「公轉鐵」,內蒙古水泥進京這樣減排

2019-08-08     愛播

8月6日晚,滿載2800噸散裝水泥專列在飛馳500多公里後,由內蒙古呼和浩特沙良貨運站到達北京豐臺西貨運站。這是公路轉鐵路運輸水泥的首趟進京專列。

北京市住建委介紹,一輛重載卡車排放量相當於200輛小汽車,尤其是超載大卡車,存在極大污染。但改用鐵路運輸後,以本次滿載專列為例,由於採用了100個新型罐式貨櫃運載散裝水泥,可以減少100輛重載卡車,相當於減少20000輛小汽車尾氣排放量對進入北京沿途地區的空氣污染,全程運輸中鐵路運輸占90%,碳排放量與傳統方式相比可以減少八成。

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貫徹 「公轉鐵」有關精神,2018年6月底,北京市住建委專程前往內蒙古等地調研水泥供應工作,與內蒙古自治區散裝水泥辦公室和水泥生產企業進行面對面交流,引導當地水泥以鐵路運輸方式供應北京。

在2019年實施的《北京市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管理規程》地方標準和該規程執行情況的專項檢查通知文件中提出了水泥公轉鐵的相關要求,遵循「鐵路優先、公路優化、宜鐵則鐵、宜公則公」的原則,促進部分進京水泥實現公鐵聯運方式。同時,積極協調鐵路部門和交通部門共同幫助企業排憂解難。

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內蒙古水泥實現公轉鐵方式進京,有利於保障北京市工程建設需要,降低水泥錯峰停產引發的不良影響,同時能通過消費帶動內蒙古地區經濟發展,實現了當地水泥資源和北京市場需求的優勢互補,更有利於兩地乃至區域內打贏藍天保衛戰。

來源:澎湃新聞

監製/李月

責任編輯/喬喬

編輯/喬喬

@騰格里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EwSdGwBvvf6VcSZul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