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四川甘孜州的理塘縣因丁真而聞名全國,讓許多人都知道了這麼一個美麗的地方。理塘地處四川西部,甘孜州的西南部,漢屬白狼地。
因為自古以來交通閉塞,屬於西南腹地,所以生態環境保存得比較完好。這裡風景秀麗,以丘狀高原和山原地貌為主,也有部分的高山峽谷,在氣候類型上屬於高原氣候,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環境造就了獨特的生態類型。
理塘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高,其中更有雪豹、金錢豹、馬麝、白唇鹿、玉帶海雕、金雕等眾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布在這裡。
隨著生態環境日益改善,動物保護意識逐漸深入人心,不少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都在上升,這也就意味著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目擊到它們的機率也更高。
事實上這些年來,人們偶遇野生動物的事件確實要比以往更常發生。尤其是一些種群增長速度較快的動物,比如野豬,甚至到了局地泛濫的地步,頻頻闖入人們的視線中。
除了這類動物,一些罕見的珍稀動物數量也在增多,近日,理塘的一位村民就在山上發現了瀕危物種小熊貓。
樹枝上「掛著」小熊貓,民間稱其九節狼
四川甘孜州理塘縣的一位村民,近日在上山撿松茸的時候,無意中看到前往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上,似乎有什麼動靜,看起來像有小動物「掛」在上面。
起初村民以為是一隻猴子,沒太在意,但仔細看了一會兒之後,發現這隻動物又不太像猴子,倒是有點像貓。
拍下視頻之後,經過專業人士的鑑定,這隻動物其實大有來頭,它是非常珍貴的紅熊貓,學名叫小熊貓。
因為它的尾巴十分有特色,上面9個棕黑色與棕黃色相間的環狀斑紋,因此民間也稱其為「九節狼」。
儘管它有著「熊貓」的稱號,但實際上九節狼與真正的大熊貓一點也不像,它的身形更像是一隻肥貓,身材豐滿,臉部跟小浣熊差不多,但九節狼的毛髮顏色更為鮮艷。
九節狼是小熊貓科、小熊貓屬的一種動物,身上的毛髮主要為紅褐色,臉頰有白色的斑紋,圓臉大耳朵,四肢粗短,尾巴長且粗,上面的毛髮很蓬鬆。
九節狼是一種非常可愛的動物,曾在2013年的時候,CNN評選過世界上最可愛的物種,它就排在榜單上的第十三名。第三名是大熊貓,第一名被耳廓狐拿走了。
被「丟來丟去」的九節狼,最終獨立成科
眾所周知,我們現在所說的貓科、犬科、熊科都是由專家們系統分類的。科學是發展的,在不同的時期,分類的依據也不同,時間越往後,分類方法越科學。
比如早先人們一般根據動物的外在特徵進行分類,到後來發展到更為科學的DNA測序,所以在過去不同的階段,有些動物的分類就會存在一些變動。
比如獵豹,早先經典分類學將獵豹單獨歸類到獵豹亞科里,後來當代分子系統學不承認獵豹亞科,將其併入貓亞科裡面去了,與美洲獅、細腰貓共同構成一個譜系。
九節狼在分類史上的命運比獵豹更「慘」。在1825年,法國動物學家弗列德利克率先向世界描述了這一物種,並將它歸類到了浣熊科裡面去了,認為是小浣熊的近親。
隨著時間發展,人們對九節狼的認知也更深入,漸漸地認為分在浣熊科下面不合適,於是調到了熊貓亞科下,後來又被提到熊科下。
兜兜轉轉,隨著分類方式越來越先進,最終它們單獨成科,為小熊貓科,與浣熊科、鼬科、臭鼬科同屬鼬總科。
不愛活動的「宅男」,受驚後會「鼓掌投降」
九節狼是一種喜溫濕的林棲型動物,相對比較耐寒,一般在海拔2500-4800米的森林裡面活動。
跟大熊貓一樣,九節狼也不愛活動,日常喜歡待在自己洞穴及附近的地方,主食也是竹子,但相對於大熊貓來說,它們會更願意去找一些漿果、鳥蛋、昆蟲等東西來吃。
九節狼除了覓食之外,平時最喜歡乾的一件事就是趴著曬太陽,是個十足的「宅男」。
吃飽喝足之後,九節狼喜歡跑到洞穴附近向陽的石頭或者樹頂上享受陽光的沐浴,因此四川一些地方的人就把它們稱作「山悶敦兒」。
別看它的俗名叫九節狼,可一點狼性都沒有,它們性情較為溫馴,而且視覺和聽覺十分遲鈍,嗅覺也不太靈敏,這樣一種動物,在自然界裡是沒啥優勢的,好在它的主食是竹子,與其他動物形不成太大的競爭關係。
在遇到敵害的時候,九節狼受到驚嚇會做出一個奇怪的舉動:它先拱起尾巴和背部,然後慢慢抬起腦袋和身子,同時發出低強度的喘氣,接著轉動頭部並鼓掌,最後成站立狀雙手舉過頭頂,似乎在跟對手投降求饒。
實際上並不是如此,這是它們示威的動作,只是它們外表萌,加上動作滑稽,看起來太像鼓掌求饒,舉手投降了而已。
九節狼很招人喜歡,在吃東西的時候喜歡用手抓著食物,站著吃、坐著吃、躺著吃,究竟是採取哪種姿勢,則看它們當時的心情了。
它們很愛乾淨,日常會在一處固定的地方排便。進食之後,也會用前肢手掌不斷揉擦嘴臉,甚至還會用舌頭將嘴邊舔洗乾淨。這種動作,我還只是在小浣熊的身上看到過。
關注我,交一個動物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