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電影「看得很累」?

2024-10-13     上觀新聞

今年國慶檔共計10部新片上映。數據顯示,2024國慶檔總票房已超21億元。首日票房就突破4.94億元,超去年同期,單日總場次達46.4萬,刷新中國影史國慶節場次紀錄。

市政協常委、上海戲劇學院電影學院院長厲震林認為,今年國慶檔電影供給充足、風格多樣、質量上乘,票房佳績令人振奮。

國慶檔多部影片來自頭部企業聯合出品,多部影片為原有的或新打造的系列影片,整體質量上乘。類型方面,有戰爭片《志願軍:存亡之戰》、科幻片749局》、災難片《危機航線》、喜劇片《熊貓計劃》《爆款好人》、犯罪片《浴火之路》、動畫片《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6:迷你大冒險》、歌舞片《只此青綠》等,為觀眾提供了豐富的觀影選擇。

其中,改編自同名舞蹈詩劇,由舞台原班編、導、演陣容與電影人合作的電影《只此青綠》尤其值得關注。歌舞片在好萊塢是一個主打的類型片,但在當今中國電影市場類型稀缺。影片為觀眾展現了傳世名畫《千里江山圖》背後的宋風雅韻與傳統文化之美,也為歌舞片這個類型在中國電影市場開了一個好頭。

此外,各地開展惠民觀影活動,有效激發群眾觀影熱情。上海於928日至1231日期間,發放總價值4500萬元的電影消費券,預計惠及超150萬觀影人次;北京市發放1000萬元觀影補貼,預計惠及近100萬人次;‍江蘇省電影消費惠享活動發放3.5萬張「立減20元」優惠券……

厲震林認為,今年暑期檔不及預期、中秋檔表現平平後,國慶檔票房強勢復甦令人振奮。然而,業態變化給行業帶來的挑戰仍不容忽視。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微短劇行業市場規模超350億元,預計2024年可達500億元2023年全國電影票房為549.15億元。「若今年電影票房不及預期,微短劇市場規模或將首次超越電影。」

目前來看,短視頻與長視頻的競爭已趨白熱化,資方的投資信心正在搖擺。電影行業的頭部效應將更趨顯著,投資集中度越來越高,業界形成合力對電影加持,用大製作、大題材、大場面、大演員,給觀眾一個走進電影院的理由。

行業的頭部效應,使得電影行業的投資成本更高、面臨的風險也更高。這種投資壓力反映在內容上,是影片設計感過重、戲劇性過強。「比如近期上映的一些影片,片方每走一步都在算計,每場戲都在不遺餘力調動觀眾情感,甚至每個鏡頭都在考慮在短視頻平台如何切條分發。厲震林說,觀眾觀看這樣的影片很累,觀影體驗也失去了原先的流暢感、輕鬆感。

「中國電影的長遠發展,要更多回歸初心,用真誠的故事打動觀眾。」他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8844b4d4c5530866d2e89b2c65980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