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客流量那麼大,為什麼高鐵夜間卻禁止運行?原來高鐵也沒閒著

2023-12-21     微兔分享呀

原標題:中國客流量那麼大,為什麼高鐵夜間卻禁止運行?原來高鐵也沒閒著

每到逢年過節,各大車站、高鐵站以及飛機場等地客流量特別大,這一點相信大家深有體會,可即便在平常我國的客流量也是十分巨大的,常常位列全球客運量榜首。

為了滿足人們的出行,我國不得不大力建設交通運輸系統,與此同時,各種交通工具都在不間斷的運行著,然而高鐵卻是其中非常例外的一員,原因是在夜晚的時候高鐵是禁止運行的。

這種情況相信有些人已經注意到了,基本上零點之後都沒有高鐵的票,那話說晚上為何高鐵停運呢?要知道即便是飛機都有航班,火車更是全天不停歇的運行,為何唯獨高鐵例外?

其實不是高鐵「偷懶」,而是有迫不得已的原因,它也想不間斷的運行,但是目前的發展水平和交通運輸建設不允許啊?總結來看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這第一點原因就是晚上的客流量並不是很大,為了節省運行成本,也就沒有必要開設運行班次。

正常情況下,人們無論是外出辦事還是往返一些城市之接都會儘量選擇在白天的時候,到了夜晚,尤其是凌晨之後,幾乎不會有多少外出務工或者是忙於工作的人群。

如此一來購買高鐵票的人自然也不會很多,如果此時還開設高鐵班次的話,那麼高鐵連運行成本都掙不回來。

而且即便是真的有需要夜間出行辦急事的人員通常也會選擇訂航班,畢竟飛機的速度還是要比高鐵快的。

再者說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經濟條件也越來越好,所以很多人家裡都具備私家車,若是晚上急需出行的話,自駕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除此之外,目前我國高鐵行業始終處於虧損的狀態,畢竟這是一個投資巨大的行業,單單一輛高鐵動車造價就高達2億元,而每公里的鐵軌建設更是能夠達到1億元。

可想而知高鐵全線建設的費用究竟是怎樣一個天文數字,要想回本的話必然要經歷漫長的回收期,可就現在的高鐵發展和行情來看,國鐵集團已經面臨連年虧損的困境。

為了減少虧損,降低經營成本,最終不得不選擇在夜間的時候暫停高鐵的運行,以此來節省一部分的運行支出。

第二方面原因則是出於行駛安全的考慮,要知道高鐵的行駛速度是很快的,往往能夠達到300km每小時,在這種高速行駛的狀態下也意味著危險性大大提高。

如果是在白天運行的話,高鐵駕駛員以及列車員還能很好的觀察道路以及周圍環境的安全及變化,這樣能夠保證高鐵平穩安全的行駛。

可要是到了晚上的話會因為視線受阻而影響對周圍環境的觀察,即便是經驗豐富的駕駛員也擔心晚上會遇到一些突發情況。

畢竟在個別的地區很有可能發生山體滑坡或者是地面陷落的情況,一旦出現這種意外,高鐵駕駛員無法及時的得知情況。

這很容易導致高鐵在行駛過程中發生脫軌,屆時在高速狀態下列車要麼衝撞到周圍的山體或者是建築物,要麼自身折斷損毀,而列車裡面的乘客很難在這種情況下倖存。

所以出於安全考慮考慮自然也就減少在夜間行駛的時間,反觀飛機和火車就不會面臨這類高風險問題,飛機有屬於自己的航線,火車行駛速度慢能夠及時做出調整,高鐵沒有這一優勢。

最後一方面原因是為了能夠對高鐵進行及時的檢修和維護,一般來說高鐵會在0點至凌晨5點~6點的時候進行全車的檢修和養護。

這段時間是專門留給檢查員和維修員的,他們需要對高鐵的機動系統以及車身重要部件進行檢查,進而排除安全隱患。

那可能很多人會問了為何高鐵需要天天檢修,火車也沒這種情況啊?而且飛機也不需要這麼長時間檢查,怎麼高鐵這麼「矯情」?

這也不能全怪高鐵「不爭氣」,畢竟高鐵的誕生時間並不是很長,與之匹配的機動系統和運行系統尚沒有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

再加上高鐵運行速度快,各種零件組裝密度大,經過高速運行後有可能出現破損的情況發生,如果不排查的話會導致第二天無法正常運行,嚴重的會造成潛在的安全隱患。

這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容不得半點馬虎,而火車結構簡單,沒有太多的零部件和機動設備,檢修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運行速度和磨損程度也沒有高鐵嚴重。

飛機最主要的只是主體,只需要認真檢查主體即可,再加上飛機製造技術比較成熟,可以更快的進行檢查和維修,這大大減少了養護時間。

綜合來看,高鐵在晚間不運行既有經濟原因,也有安全因素的考慮,不過相信在未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我國的高鐵行業會迎來更好的發展前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81e90b1c5ed18df73cca8cb7fc05b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