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看到好友妻子漂亮,當即題首詞誇讚她,最後一句感動後世千年

2023-11-25     無風卻起念

原標題:蘇軾看到好友妻子漂亮,當即題首詞誇讚她,最後一句感動後世千年

蘇軾堪稱千年來第一才子,他的一生起起伏伏,他率真、豪爽的性情得罪了不少人,也情讓他經歷了不少風雨,但他那顆樂天派的心始終沒有改變。然而,正是在這坎坷的歲月里,他為後世留下了許多令人動容的詩詞佳作。

北宋時期,王安石變法引發了朝野的黨爭,新舊黨派互相攻擊,持續了幾十年。在這個時期,蘇軾因為堅持自己的主張,經常與新黨發生衝突。最終,他在「烏台詩案」中遭受誣陷,被貶到黃州。

在這個困難的時期,蘇軾的好友王鞏也遭受了同樣的命運,被貶謫到嶺南賓州。王鞏的家中有很多人因為他的被貶而逃離,身邊的人沒幾個願意跟隨,但他的妻子宇文柔奴卻選擇了陪伴他。她毅然決然地跟隨王鞏前往嶺南,在那個荒蠻之地生活了多年。

幾年後,王鞏終於恢復名譽返回京城,蘇軾激動地迎接了好友和他的妻子。乍一看去,宇文柔奴絲毫沒有變老變醜,反而越發添了幾分風韻,讓蘇軾十分好奇。

原來,柔奴出身名門望族,是當年洛陽第一流的歌妓,不僅長得標緻,而且擅長音律,極有風情。後來家道中落,她被賣到妓院,後來幸得一個好心人救了出來。

柔奴後來和王鞏成親,兩人正打算安度晚年,卻因王鞏被牽連入獄,連累他們夫妻二人都被發配到了遙遠的嶺南去。

嶺南那個時候可不是什麼好地方,那裡蠻荒貧瘠,滿目瘡痍,到處矮樹叢生。一般人被發配到那裡去,十有八九都是死路一條。可王鞏和柔奴最終都活著回來了。

蘇軾禁不住好奇,就詢問柔奴嶺南的生活是否很苦。柔奴微微一笑,淡然說道:「心安處就是我的家鄉。」

蘇軾聽後大為感動,靈機一動寫了《定風波》詞作答謝和讚美:

常羨人間琢玉郎,
天教分付點酥娘。
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在這首詞中,蘇軾極盡讚美之能事,將柔奴的美貌和風韻描述得淋漓盡致。

他寫柔奴歌喉高亢,聲音如泉水般清脆甜美;她的微笑燦爛,猶如春風化雪;她的舉止端莊大方,如山間白梅芬芳。最後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直接道出了柔奴在艱難歲月里那種淡定從容、知命樂天的人生態度。這句話一出,撼動了無數讀者的心靈,成為千古絕唱。

後人常常感嘆,生活中的苦難磨鍊,一般很容易把人逼瘋逼死,可王鞏和柔奴不但是活了下來,反而通過這些磨難更加升華了自己,這份人生境界確實令人肅然起敬。

蘇軾寫的這首詞,也成為他對好友和佳人致以最崇高敬意的生動寫照。

他用樸實的文字道出了面對逆境時那種樂在其中、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這種精神力量深深打動了無數後人,激勵著歷代讀者在命運艱難時仰望星空,尋找生活的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81b42c7bf8dc8601edbec05bcbfda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