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產後媽媽逼上絕路的,不止是荷爾蒙分泌,更多的是身邊人視而不見。
孩子房間外的呼喊,永遠也等不到回應,而她也永遠看不到他一朝冠禮、娶妻生子……
有媽的孩子是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棵草,這一刻你我都感同身受。
評論區不少網友都心疼孩子,卻無視了這位媽媽,甚至「冷嘲熱諷」:
一定是假的!跑網上博同情!
不負責、剩下的寶寶真可憐!
……
看到這裡,我真的覺得可悲又可笑,難道不更應該重視這位媽媽的遭遇嗎?
產後抑鬱明明那麼常見,可為什麼悲劇還在不停上演?
不論是一胎還是二三胎,她們不光要面對身體的痛,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痛。
「不用等產後,產前我就能抑鬱!」
有很多媽媽都曾給科大大留過言:在產前她們就有過情緒波動。
孩子的降臨,帶給媽媽的不是喜悅,更多的是慌亂無助。
懷孕時孕吐、晚上睡不著覺、工作壓力還很大,但身邊所有的人都只會說:
「你一定要保持好心情,寶寶什麼都知道...他會感受到的!」
我還沒生呢就這樣,要是生出來,我的任務完成了,豈不是能直接「人間蒸發」?
知道熬夜、生氣對寶寶不好...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能怎麼辦?
有那麼一瞬間我真的想把孩子打掉,或許就能恢復正常了吧。
有人可能會有疑惑,產前也能抑鬱?是的,也別覺得科大大在嚇人。產前抑鬱除了情緒異常、睡眠混亂外,還很可能影響胎兒發育,出現早產等情況。
產前的不重視,同樣也會加重產後抑鬱!
「孩子不是我生的,是我老公生的!」
來醫院看我,要不就玩手機,要不倒頭就睡,就跟個「死豬」一樣!
夜裡餓了,讓他幫我弄點吃的,人家直接甩了塊餅乾給我,扭頭又接著睡...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出院回家,我才明白什麼叫帶孩子≈「受刑」!
孩子整宿的折騰不睡覺,我也睜眼到天明。某天我突然開始尖叫,猛踢嬰兒床,整個人忍不住雙手顫抖。
很嚇人,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的行為不受控!
老公直接衝過來先抱走孩子:「你這樣會嚇壞寶的!」再來安慰我。
這句話又讓我再次崩潰,原來他更在乎孩子。
老公簡單的一句話,就能讓媽媽難過很久。
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我不懂,為什麼沒有孩子之前的生活那麼好,有了孩子我就成了「定時炸彈」?
她邊說邊給我看了曾發過的朋友圈,有一條是僅自己可見的:
聽完她的傾訴,科大大雖不能做到感同身受,但也理解寶媽們有多不容易。
生育本身已經很難了,「為母則剛」或許存在,但一定不是剛成為媽媽時需要做到的!
產後激素水平的變化,會讓媽媽變得異常敏感、易怒、頭腦昏沉......
這些症狀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在3到6個月自行恢復。但如果不重視甚至誤解,就很可能惡化,情況會變得更嚴重。
「不能親自喂孩子,我自責到抑鬱。」
這是科大大在後台發現的一條留言:
有些媽媽因為自身的奶水不足,很難母乳喂養。於是「催奶大戰」就此拉開帷幕:
家人把各種湯、偏方全用了個遍,更可氣的是那些不熟的「親戚」也來湊熱鬧!一天到晚追著屁股後面問有沒有奶。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還有些媽媽的確不適合母乳喂養,比如體質比較弱、患有傳染病、有乳頭皸裂或乳腺炎等,這都是她們的錯嗎?
「不想喂奶」這句話,很多媽媽都開不了口。
因為她們會覺得這是個極端的問題,甚至有點難以啟齒。作為母親,怎麼能為了自己舒適而犧牲孩子?
所以當孩子吸奶時,只能默默地獨自承受哺乳帶來的疼痛和生理不適。她們人生的意義仿佛只有不斷地催奶、產奶、喂奶......
你認為哺乳是美好的場景,但在她們看來卻像煉獄一般。
「以前帶孩子,哪有你這麼矯情?!」
孩子剛4個月大,我白天上班,晚上看娃,不僅失眠、暴食、易怒,還得對付一家子人...
對孩子:不到半歲就給加輔食,美其名曰:營養足,才能長得好!
對我:不論什麼事,都是我的錯,就算是我老公真錯了,在她看來也是兒媳的錯!
也有不少朋友勸我:老人帶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讓活了大半輩子的人去改,比登天還難!
我也不指望他們能改,只想多一點理解而已。
之前跟婆婆提過,我可能有點產後抑鬱,但她馬上理直氣壯的說:「我們那個時候怎麼沒有抑鬱的?生完孩子直接就幹活!」
多說一句,人家有十句等著你!
那段時間和家人每天說話絕不超過兩句一句懟人、一句發火,再送個白眼。
我曾經也是一個能幹、理性的職場白領,為什麼當媽媽後,在他們眼裡變得一無是處?
更可氣的是我那不爭氣的老公,在中間和稀泥:
我媽不是那意思!
我媽刀子嘴豆腐心!
我媽那麼大年紀了也不容易,以前也這樣,你別跟她計較!
......
有時候就連自己親媽也會覺得我「作」。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最近被催著生二胎,我果斷拒絕了!
不是因為不愛孩子,是我悟了:別跟我說兒女雙全更美滿,美滿也是你們一家子人美滿,受苦的只有我自己!
科大大欣賞的好萊塢女星格溫妮斯·帕特洛,就曾描述自己生完二胎後患產後抑鬱的真實感受:
「我就像一具殭屍,我不能夠和孩子建立情感聯繫,我想這意味著我是一個糟糕的母親和一個差勁的人……我就是一個失敗者。」
明星跟我們沒什麼不同,有良好的經濟條件又能怎樣?大部分的媽媽會墜入自愈、崩潰、再自愈的循環。
看到這裡,可以問問自己:結婚生子之後,什麼時候為自己活過一次?
媽媽不是超人,也需要家人、朋友的愛和關心,也需要幫忙分擔生活的苦和憂。
這僅是科大大分享的4個故事,而正在受產後(前)抑鬱「折磨」的媽媽們,肯定還有很多。
除了新聞報道外,我發現一些電視劇也對這件事逐漸重視起來。沒想到古偶劇里也會提及產後抑鬱,還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
科大大很欣慰有越來越多目光投向媽媽們。
所以,當你發現自己的情緒異常時,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身邊朋友的陪伴固然重要,但這種負面情緒很容易被傳染。
因為不論是產後抑鬱,還是抑鬱症都如沼澤一般,朋友拼盡全力的「救你」,把你拉上來的同時,自己很可能會陷進去。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要記住你從不是一座孤島,看心理醫生並不丟人,也不要覺得是在浪費時間和錢!
除了專業醫生外,家人、朋友的理解和關心也至關重要!
沒有那麼多完美婚姻,更多的是你給我一絲包容,我給你一步退讓,相互信任才能撐起小家。
就像日劇《產科醫鴻鳥》里所講到的:「大家常常會把關注點放在孩子身上,卻沒有人表揚媽媽帶孩子有多辛苦。」
你沒辦法走進她的內心,就無法感受她內心的昏暗。
那些矯情的背後,也許是生命的呼救,不要覺得是小事而忽略,也別因為無知,讓呼救成為遺憾。
除了這些,更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拯救自己?
科大大希望你學做一個「自私「的人。
不要把生活的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分散注意力。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運動、繪畫、看書、追劇、跟好朋友吐槽聊八卦、就算是逛街買買買都可以(如果經濟允許),只要你喜歡!
重點是你做沒做?還是想想就放棄了?
科大大身邊就有位寶媽在經歷產後抑鬱的時候發現,瘋狂購物可緩解其情緒,於是一天之內收到過近20個快遞。
當然會有後悔的時候,但人家憑藉7天無理由退換,把一部分衝動消費的東西退了回去。
不是說支持大家都這樣做(我可能會被快遞小哥罵死),舉這個例子是想告訴大家:
每位被抑鬱困擾的人,都像是一閃即逝的流星,儘管留下的只有無盡黑暗,但只要你願意帶著自己的小太陽繼續前行,這時你會發現,微笑其實不難!
我很喜歡《明星大偵探》這部綜藝里的一句話:
「每個人都有被生活的不幸所淹沒的時候,每個人都有在孤獨的夜裡哽咽的時候,但幸運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愈能力。那個能力為我們驅散黑暗,將我們從泥濘中救贖的人就是我們自己。」
別忘了曾經被全世界拋棄的時候,是我們自己拯救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