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癌症高發,都是味精惹的禍?提醒:真正「致癌」的是這5種食物

2024-01-19   簡食記

原標題:中國癌症高發,都是味精惹的禍?提醒:真正「致癌」的是這5種食物

有很多人都說,中國癌症高發,都是味精惹的禍,這對嗎?味精成了「背鍋俠」?其實,關於味精與癌症之間的關係,目前科學研究並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適量食用味精會增加患癌風險。味精,即谷氨酸鈉,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主要用於增強食物的鮮味。在國際上的食品安全評估中,包括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都認為,在正常食用量下,味精是安全的。

儘管有公眾擔憂味精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但這些顧慮大多源於早期不實報道或誤解,如「中國餐館綜合症」等現象,後來被科學界證明與味精並無直接關聯。關於味精與癌症的關係,目前沒有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或實驗室研究數據支持味精是導致癌症高發的原因。

實際上,我國癌症高發可能涉及多種因素,如環境污染、吸煙、飲酒、飲食結構不合理(比如過多攝入腌制、燒烤、油炸食品以及含有黃曲黴素的食物)、缺乏運動、遺傳因素等。提醒:真正「致癌」的是這5種食物。

1:腌制和加工肉類。腌制食品如鹹魚、鹹蛋、腌菜、鹹肉、火腿等,在製作過程中通常會添加亞硝酸鹽作為防腐劑。這些亞硝酸鹽在某些條件下可以與肉類中的胺類物質反應生成亞硝胺,而亞硝胺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對人類具有致癌性的物質,歸類為「一類致癌物」。

2:燒烤和煎炸食品。在高溫烹調過程中,特別是燒烤、烤肉、煎炸等方法,食物表面可能會產生多環芳烴(PAHs)和雜環胺(HCAs),這些都是已知的潛在致癌物質。它們是在肉類脂肪滴落到熱源上燃燒產生的煙霧中形成的,並且可以在食物表面吸附。

3:酒精飲料。長期大量飲酒已被證實是導致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肝癌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因素。IARC將酒精列為明確的人類致癌物。

4:檳榔及其製品。檳榔是一種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常見的嚼食習慣,但咀嚼檳榔與口腔癌之間存在強烈關聯。含有檳榔的製品也被IARC列為一級致癌物。

5:黃曲黴素污染的食品。黃曲黴素是一種由某些黴菌產生的強致癌性真菌毒素,常見於受潮發霉的穀物、堅果及油脂類產品中。長期攝入低劑量黃曲黴素也可能增加肝癌和其他消化系統癌症的風險。

除了以上列舉的五種之外,過量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也可能間接增加癌症風險,因為它們與肥胖、糖尿病和慢性炎症等疾病相關,這些疾病狀態被認為是多種癌症的風險因素。

因此,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儘量減少攝入上述可能含有致癌物質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均衡膳食,並採取健康的烹飪方式,對於降低癌症風險至關重要。

我們生活在一個複雜多變的世界中,面臨著種種挑戰和困難。但是,只要我們堅守內心的信念和夢想,就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價值。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只有經過風雨的洗禮,才能看到彩虹的美麗。讓我們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為自己的人生書寫一個精彩的故事。加油,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