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吃6個豆包的馬爾他姑娘走了:懂事的孩子,因為缺愛被迫成長

2022-02-14     奶爸聊教育

原標題:一天吃6個豆包的馬爾他姑娘走了:懂事的孩子,因為缺愛被迫成長

北京冬奧會,我們認識了很多國內優秀的冰雪運動員,有正在史丹福大學讀書的谷愛凌,也有在北京體育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任子威,他們不僅有著讓人羨慕的學歷,還能在奧運賽場上爭金奪銀,真是文武雙全,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也讓很多家長心動,都想「挖掘」一下他們接受的家庭教育,複製一條成功之路。

除了中國選手,也有不少國外運動員給國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其中,一位一天吃了6個豆包的馬爾他姑娘,成為本屆北京冬奧會最受歡迎的外國運動員。她的比賽項目全部結束,準備走了,離開中國,還有無數網友留言:「歡迎她再來中國!」

這位名叫珍妮絲的馬爾他運動員,能夠得到國人的喜愛,除了因為她對中國美食的熱愛,還有她背後感人的勵志故事。有網友說:「媽媽的教育太好了!」不料,另一位網友的回覆讓人直接「破防」:懂事的孩子不一定得到過多少母愛,往往因為缺愛被迫成長。

珍妮絲是馬爾他歷史上第一個參加冬奧會的選手,也是馬爾他參加北京冬奧會的唯一選手,但是,她能夠最終走上冬奧會舞台的路,卻遠沒有天縱奇才的谷愛凌那麼順利。

珍妮絲在18歲之前,接觸過單板滑雪的時間不超過5天,但是,就是在18歲的時候,她立志要成為一名專業的單板滑雪運動員,很多人不相信她能夠成功。不僅是因為接觸這項運動時間太短,還因為單板滑雪是一項「燒錢」的運動。

她沒有在乎外界的看法,堅持自己的夢想,拼搏努力。沒有足夠的資金,她就儘可能節約日常開支,房子也不租了,天天住在麵包車裡。由於訓練比賽的地方都很冷,每天早晨醒來,整個車裡,除了她的睡袋有溫度,其他地方都凍住了,牙膏凍住了、窗戶凍住了、護理液凍住了、瓶裝水凍住了。

儘管生活如此艱難,她依舊堅持了下來,靠著堅強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終於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前的兩個月,拿到了冬奧會的入場資格。儘管比賽中她僅以25.25分的成績排名第21位,未能獲得任何獎牌,但是,卻完成了她在奧運會上登場的夢想。

許多網友聽完這個故事都深受感動,為珍妮絲點贊,稱:每個奧林匹克運動員都是傳奇,無論有沒有獲得獎牌。還有網友敬佩的說:「有夢想,誰都了不起!」還有網友看著她善待食物的方式,說:「我就知道,這種會把免費食物小心翼翼帶回去吃的女生,肯定有辛酸立志的奮鬥史!

也有網友聯想到了谷愛凌的成功離不開谷媽媽的支持和正確的教育方式,讚美道:「媽媽的教育太好了!」好多人正沉浸在「珍妮絲接受媽媽良好的家庭教育,從小養成堅毅、勤奮等良好品質」的幻想時,另一位網友對這句話的回覆讓人瞬間「破防」:懂事的孩子不一定得到過多少母愛,往往因為缺愛被迫成長

我們不知道珍妮絲從小是否接受了媽媽良好的家庭教育,可是並不妨礙我們對這句話的理解和深思。

想一想周邊的人,陡然發現這句話是多麼地現實。中國是一個重男輕女與家庭多孩的社會,很多女孩從小並不受到父母的重視,甚至為了撫育男孩,父母還會苛責乃至壓榨女孩,就像那個因為男方給不起50萬彩禮,硬生生從男方家裡被拖走的女孩。但是,這沒有妨礙許多女孩成長為優秀的人,甚至成人之後,她們還成為了家裡的頂樑柱,成為了一個溫暖的人。

是什麼讓這些女孩如此優秀?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不是!是缺愛,是被迫懂事、被迫長大!她們從小就知道無法從父母手中得到什麼,一切都要靠自己拼搏努力才能獲取。我想,這才是給予當今家庭教育最好的箴言,我國現階段都是一孩家庭,兩代人的溺愛,讓太多孩子變成了金絲雀,他們從未感受過生活的壓力,很多時候都認為一切所得都是天經地義、順理成章。直到他們走上社會,脫離了父母的懷抱和象牙塔的圈養,才醒悟過來,就晚了。

孩子想要長大,就要多摔打幾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74ab7d58c4f157697c5d9ca68cf8d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