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疫情全面放開後,大家會感覺賺錢更困難?有5個現實原因

2024-06-11     平說財經張平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這3年里,很多人都盼望著:只要全面放開疫情管控,大家的好日子就會到來。此外,也有專家預測,疫情全面放開之後,國內將出現報復性消費。而事實上,我國在2023年放開了對疫情的管控之後,不僅是報復性消費沒有出現,而且很多人都感到賺錢越來越困難了。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大家都感覺賺錢越來越困難呢?對此,我們歸納主要有以下5個現實原因:

第一,消費需求恢復需要時間

新冠疫情持續了3年,很多老百姓收入減少或失業,即使是全面放開疫情之後,大家的收入要恢復到之前的水平,還是需要一些時間。而在此期間,國民消費需求就會出現萎縮。

這就會導致企業的商品賣不出去,庫存積壓嚴重,資金無法及時回籠。所以,就會感到賺錢越來越困難了。此外,在經歷了疫情之後,老百姓的消費也越來越理性了,也不會像過去那樣衝動購物,而是更喜歡把錢存在銀行裡面。

第二,傳統行業都已經過剩了

現在電力、煙草、金融、電信、石油等都屬於壟斷行業,這些行業賺錢就會相對容易得多。而多數民間資本都擠在一些傳統的行業裡面,這些行業早已經產能過剩,再加上同業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要在傳統行業中求生存,當然就會感到賺錢越來越難了。

此外,這些傳統行業又提供了85%以上的就業崗位,對於穩定國內就業市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一旦傳統行業都不景氣,企業的效益不好,甚至出現虧損,也就很難給職工漲工資。所以,傳統行業的職工覺得收入增長緩慢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三,全球經濟低迷,外貿業務少了

在經歷了3年疫情衝擊,以及國際各地衝突不斷之後。很多國家經濟增長放緩,進口需求就出現了萎縮。於是,就減少了對我國商品的進口。所以,現在很多出口加工企業的訂單較過去明顯減少了。部分生產企業由於開工不足,一星期上也只上二、三天的班。外貿出口行業的人也感受到賺錢越來越難了。

第四,低端製造業轉向東南亞國家

過去很多外資企業都在我國建造工廠,給國內勞動力市場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而最近這幾年,很多外資企業都把工廠建到印度、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國家。主要是國內的原材料成本、用工成本、土地價格等越來越高。

特別國內每個職工月收入都要達到了5-6000元,而如果在越南的用工成本只要1500-2000元。至於建造廠區的土地的價格,一些東南亞國家也要比國內更便宜。所以,現在國內低端製造業賺錢難也在預料之中。

第五,電商對實體企業帶來衝擊

現如今,電商對實體企業帶來的衝擊非常明顯。主要是疫情期間,很多人被封控在家,也就養成了網上購物的習慣。網上購物不僅價格便宜,而且還能送貨到家。而在疫情過後,很多人還是習慣於在網上購物,並且減少逛街購物的次數。這樣一來,電商對實體企業帶來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

實際上,現在真正賺錢的並不是中小電商,而是各行各業的頭部電商,以及電商平台。這就造成了,只有少數人賺到了錢,而多數人卻感到賺錢越來越艱難了。社會貧富差距也就進一步拉大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71747e962a05ee2505691ee2431d5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