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冬小麥播種及越冬管理關鍵技術要點
一、種子準備
1、品種選擇:以新冬18號為主栽品種,搭配種植新冬52號、新冬53號和九聖禾D1508品種。
2、種子要求:種子質量符合GB4404.1-2008的規定,即籽粒飽滿,大小整齊、無病,純度≥99%、發芽率≥85%、凈度≥98%、含水量≤13%,嚴格精選種子,沒有大麥及燕麥等草籽混入,嚴禁以糧代種。
3、種子處理:要求100%麥種實施藥劑拌種。為有效防治小麥黑穗病(腥黑穗病)、全蝕病等,推薦使用內吸性長效殺菌劑3%敵委丹,按每100公斤小麥種子拌敵委丹200毫升加少許水,拌勻晾乾後即可裝袋播種;若採用福美雙(原拌種雙)拌種,每100公斤種子用福美雙160-180克(干拌),注意一定要在充分拌勻的情況下,堆悶4-6小時後進行播種,以提高拌種效果。
二、土地準備
1、地塊選擇:注意輪作倒茬。選擇前茬為油葵、豆類、玉米、甜菜或僅種過1年小麥且病害輕的地塊種植。
2、精細整地:播前要及時做好犁地耙耱工作,耕深25-30cm,達到「齊、平、松、碎、墒、凈」六字標準(即深淺一致,地頭、地邊整齊,地面平整,土壤鬆軟,土塊碎小,清除雜草、茬根,墒情良好)。
3、施足基肥:結合秋翻每畝施入腐熟農家肥2-3方、磷酸二銨13公斤左右、尿素3-5公斤、硫酸鉀3-5公斤,鋅肥1公斤。
4、帶肥下種:播種時每畝帶5公斤磷酸二銨作種肥,以促進麥苗健壯生長。
三、適時播種
1、播種時間:秋季日平均氣溫下降到16-18℃為冬小麥播種適期。為達到糵足苗壯的標準,要做到「早中求適,適中求快,快中求早」,縮短播期。全州冬小麥適播期為9月10日-10月5日。哈日布呼鎮以東小營盤鎮、青得里鄉和烏圖布拉格鎮適播期為9月15日-10月5日,最晚不超過10月10日;哈日布呼鎮以西適播期為9月10日-9月25日,最晚不超過10月5日。
2、播種量:適期播種麥田,畝播種量23-28公斤,每推遲一天每畝增加播量0.5公斤左右;土層瘠薄、土壤肥力水平較低的地塊畝播種量適當增加3公斤左右。
3、播種深度:4厘米。
4、播種質量:要求播量準確,播深一致,下籽均勻,播行端直,接行準確,覆土嚴密,鎮壓確實,確保一播全苗,苗齊苗壯,為冬小麥生長和安全越冬營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5、滴灌毛管布置:選擇滴距為20-22厘米迷宮式毛管。播種與布毛管同時進行。戈壁地1根毛管管3行小麥,毛管間距為40-45厘米;其他地塊1根毛管管4行小麥,毛管間距為50厘米,毛管埋深(覆土)1-2厘米。
6、滴水出苗:播種完隨即接好毛管及時滴出苗水,確保苗早苗齊苗勻苗壯。
四、越冬管理
1、適時冬灌:在日均氣溫下降至3-4℃時進行冬灌。土壤質地較重適當早灌,土壤質地較輕適當晚灌;苗壯應晚灌,苗弱應早灌。一般博樂市10月下旬至11月初、溫泉縣10月中下旬開始冬灌,畝灌水量60-70立方米,要做到不漏不積,灌水均勻,上凍時地表無裂隙、無冰蓋,確保冬小麥安全越冬。
2、入冬時雪腐雪霉病防治:對於早播旺長冬麥,上凍前可畝噴20%三唑酮乳油50克(或選用多抗黴素、苯醚·甲環唑等殺菌劑)加50%矮壯素200克於葉面,對增強抗寒、抗倒伏及早春防治雪腐雪霉病具有積極作用。
3、保護好麥田雪層:嚴禁牲畜進地踐踏、啃青,以免破壞雪層、損傷麥苗,確保冬麥安全越冬。
五、冬麥返青管理
1、早春施藥防病:為防止冬麥雪腐雪霉病發生危害,促進冬麥早生快發,開春後積雪即將消融時及時進行雪墒追肥施藥防病,即畝追施尿素5公斤+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20克+50%多菌靈粉劑150克拌勻後用無人機撒播於融雪之中;若未進行雪墒追肥施藥的麥田,積雪融化後及早用無人機畝噴施20%三唑酮乳油50克,防止病害發生。
2、灌好返青水,追好返青肥:冬麥返青後、地表有2-3厘米干土層時,要及時追肥澆水,根據苗情和土壤質地畝追尿素8-10公斤,促進冬前分櫱成穗,為豐產搭好架子。(博州農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