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化是上海全球資管論壇的一大特色,此次論壇設置對話頂級投資人的環節以及國際化專場,多位海外金融機構高管表示,在政策利好的推動下,對中國資本市場的信心增強,看好中國市場的長期投資價值,建議投資者保持長期主義。本次論壇還特設「攜手推動中阿金融高質量合作」專場,深入探討中國和中東地區金融合作的現狀、挑戰與前景。 ]
10月10日,由第一財經和中國銀行聯合舉辦的2024上海全球資產管理論壇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本次論壇以「深化改革 引領開放 煥新動能」為主題,匯聚了國內外金融行業領袖和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上海全球資管中心建設的機遇與路徑,以及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變革與發展。
本次論壇共有10餘場主旨演講和圓桌對話,涉及「全球經濟金融2025:重塑與應對」「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等多個話題,還分別以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為主題召開圓桌討論,重點探討金融五篇大文章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廣播電視台(上海文廣集團)黨委書記、台長、總編輯方世忠,中共上海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葛平,中國銀行上海人民幣交易業務總部常務副總裁、上海市分行行長王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等嘉賓出席了論壇並發表了致辭。他們均表示,上海在全球金融格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並且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方世忠在開幕致辭中表示,此次聯合合作夥伴中國銀行發起舉辦上海全球資產管理論壇,就是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和金融機構的各自優勢,合力構建專業性強、內容豐富的金融生態圈,更好地服務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資管中心。
葛平在致辭中強調了上海建設全球資管中心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堅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保持擴大對外開放的恆心、堅定機構和人才在上海發展的信心等三個「心」的發展方向。
王曉表示,資管機構應立足服務黨和國家總體戰略部署,在投研能力、產品設計、渠道拓展、風險管控等方面持續發力,助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全球財富管理市場中發揮更大作用。中國銀行始終積極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全球資管中心建設,全力當好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中的渠道和橋樑,為全球投資者參與我國資本市場提供「一點接入,全球響應」的綜合化金融服務。
國際化是上海全球資管論壇的一大特色,此次論壇設置對話頂級投資人的環節以及國際化專場,多位海外金融機構高管表示,在政策利好的推動下,對中國資本市場的信心增強,看好中國市場的長期投資價值,建議投資者保持長期主義。本次論壇還特設「攜手推動中阿金融高質量合作」專場,深入探討中國和中東地區金融合作的現狀、挑戰與前景。
論壇期間,還發布了《2024上海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建設報告》(下稱《報告》)和《海外資管機構赴上海投資指南2024版》(中英文版)(下稱《指南》),旨在展示上海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投資機遇,吸引全球資管英才。
《報告》以「全球方位、協會功能、資管實踐、財富管理、前沿探索、數智特色」等六大視角,聚焦上海資產管理行業最新發展實踐。《指南》聚焦「為什麼選擇中國」「為什麼選擇上海」,外資資管機構來華來滬展業涉及的法律法規、監管和稅收政策,基金行業數據等內容。
今年論壇上還首次發布了上海資產管理行業踐行資本市場「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優秀實踐的機構名單,共39家機構位列其中。
朱民就「全球經濟金融2025:重塑與應對」進行了主旨演講,分析了全球經濟金融的發展趨勢。朱民認為,全球經濟正面臨持續性低增長的新常態,去全球化和貿易碎片化的趨勢削弱了貿易作為經濟增長引擎的作用。同時,全球政府債務和財政赤字的上升,加劇了金融風險的積累,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球經濟的未來發展方向正在急速轉變。
在「對話金融基礎設施: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圓桌環節,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副總裁崔嵬、上海黃金交易所副總裁滕巍、上海票據交易所副總裁李中紅以及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鄔向陽作為嘉賓參與了討論。
嘉賓們探討了如何通過金融科技賦能,提升金融基礎設施服務的安全性和效率。李中紅強調了金融科技在票據業務發展中的重要性,鄔向陽提出了跨境人民幣支付服務中的不足和改進措施,崔嵬則討論了銀行間市場在產品和服務創新方面的需求。
此外,論壇同步啟動的全球資管中心上海國際活動周,舉辦時間為10月10日~10月19日,涉及高質量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數字金融等多場論壇。論壇當日,上海資產管理協會搭建的博士研究生實踐基地正式揭牌,未來將為上海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61e0144ccb8ef22f5e57662a8a1a8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