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這個月齡內就會喊媽媽,說明大腦發育得比同齡寶寶還要好

2020-02-17     長脖子媽咪

對寶媽來說,寶寶出生之後每天都有進步,每天都有驚喜,特別當寶寶在某一天能喊出媽媽的時候,是最令自己激動和幸福的時刻。

在6個月內的寶寶,會時不時發出一些「爸爸」或「媽媽」的詞語。很多父母覺得寶寶是在叫自己,其實這時的寶寶只是純粹的發音,還不會有意識的叫爸爸媽媽的。

當然,每個寶寶成長的環境不一樣。有的寶寶受先天基因跟後天環境的影響,在各方面都會發育得比同齡寶寶更快、更好。

如果你的寶寶在七八個月時看到寶媽能喊出「媽媽」這兩個字,即使不是很清晰,也可以說明他對媽媽這個發音是有意識的,並不是隨意叫的,說明你家寶寶大腦發育很不錯。

如果寶寶到一歲的時候還只會簡單發音,爸爸媽媽也不用太擔心,因為每個寶寶的發育過程不同,有的寶寶比較早,有的晚一些。

當寶寶能簡單的蹦出一些詞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對他進行一些語言能力訓練,讓寶寶在玩中學習,效果會比較好。

1、給寶寶準備一些發音的玩具。

在寶寶出生之後,父母會給他們買各種各樣的玩具,建議可以買適合的益智玩具。要選擇顏色比較鮮艷的,讓他的視覺神經受到更好的刺激,同樣選擇能發出悅耳聲音的,能讓寶寶有意識的模仿學習,這也能促進他們的語言發育。

2、爸爸媽媽要正確發音。

許多父母在跟寶寶說話時,會習慣性的說一些不大準確的發音。寶寶在幼小的時候,接受能力不強,如果大人一直用不太準確或比較複雜的詞語,寶寶學不會,就容易生氣,有可能就索性不學了。所以父母要從最簡單的字詞教起,自己要有耐心。

另外,當寶寶學習有進步的話,爸爸媽媽一定要及時鼓勵、誇獎他,這能讓寶寶更有動力,愛上說話。

3、多聽兒歌童謠。

寶寶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即使平時在玩玩具的時候,也是處於不斷吸收、學習的狀態。要讓寶寶更快說話,父母可以給他們聽一聽兒歌和童謠。這些帶有韻律性的歌曲和旋律,會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去模仿學習,從而更快開口。

總之,想讓寶寶更快地學說話,家長們可以試一下上面三個方法哦。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5gAVXABjYh_GJGV3c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