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這座老火車站,是當年張作霖投入巨資修建的,只為爭一口氣

2022-07-02   看見不如不見

原標題:瀋陽這座老火車站,是當年張作霖投入巨資修建的,只為爭一口氣

上期文章小琦與您聊了瀋陽現存的奉系軍閥將領的住宅建築,本期文章我們繼續聊聊與奉系軍閥相關的話題——當年張作霖在奉天(今瀋陽)斥資修建的火車站:一座是奉天總站(瀋陽老北站,始建於1927年),另一座是奉海站(即瀋陽東站,上世紀20年代,張作霖投資興建了初始站房,由一座木板房的候車室和一座9開間的青磚瓦房組成。如今的站樓始建於1930年,當時張作霖已被炸死)。相信這兩座火車站對於老瀋陽人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它們承載著幾代瀋陽人關於鐵路的記憶。本文小琦先和您聊聊當年的奉天總站,即瀋陽的老北站。關於奉海站(瀋陽東站)的故事,後續小琦會作他文單獨講述。

奉天總站:張作霖砸下2000萬銀圓修建的火車站,瀋陽老北站

在瀋陽市和平區南京街與北三經街之間有一條並不寬的小馬路,名字叫「總站路」。

那麼這條路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很多老瀋陽人都知道,這條馬路旁有一座火車站,那就是瀋陽的老北站,由於現在已經停用了,所以它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上世紀80年代,瀋陽老北站

那麼問題來了,這明明是瀋陽的老北站,為什麼站前的馬路叫「總站路」呢?接下來,我就先給大家講一講關於這座火車站的故事。

1879年清政府允准開平礦務局出資修建一條自唐山至胥各莊的運煤鐵路,名叫「唐胥鐵路」,後來這條鐵路的兩端分別延伸至天津和山海關,再後來又延伸至奉天(今瀋陽)。1907年這條鐵路正式被命名為「京奉鐵路」。

京奉鐵路老照片

起初,京奉鐵路奉天一端的終點是盛京城外的皇姑屯,距離奉天城根兒還有3.9公里。一直到1911年底,京奉鐵路才修到了奉天城內,終點叫「奉天城站」,當時的車站十分簡陋,是用小學的校舍改造出來的三間小瓦房,用來做辦公室、售票處和候車室。後來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掌控了東北,奉海、吉海等鐵路線的修建,打破了南滿鐵路對奉天以及整個東北的鐵路壟斷控制。

張作霖一看,日本人修建的奉天驛(今瀋陽站)如此豪華氣派,心中很不服氣,於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在奉天城內修建一座比奉天驛更豪華、規模更大的火車站,爭一口氣。

奉天驛(瀋陽站老照片)

說辦就辦,1927年張作霖砸下了2000萬銀元,設計建造了新的奉天城站,並命名為「奉天總站」。整棟車站的設計者是我國近代著名的建築設計師楊廷寶先生,可以說是當時國內建築設計師當中響噹噹的人物,足以見得張作霖對於這座車站的重視程度。

就這樣,歷時三年的時間,這座精緻氣派的火車站於1930年正式竣工。然而彼時的「東北王」張作霖早已在兩年前的「皇姑屯事件」中(1928年6月4日)被炸身亡,因此他並沒有親眼看到這座他期待的新火車站。

建造中的奉天總站

從」奉天總站「到」遼寧總站「,再到」瀋陽北站「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主政東北,並於1928年12月29日通電全國,宣布東北易幟。東北易幟後,原來的奉天省更名為遼寧省,於是「奉天總站」也更名為「遼寧總站」。

1946年,「遼寧總站」正式更名為「瀋陽北站「。新中國成立後,瀋陽城區面積日益擴大,鐵路運輸需求量也逐漸增大,這座瀋陽北站的接待能力越來越無法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就連售票大廳也變得擁擠。終於在1988年6月25日,在距離原瀋陽北站兩公里處,一座現代化的新北站開始破土動工,歷時近兩年半的時間,1990年末,瀋陽新北站正式竣工並投入使用。

當年的新北站

新北站的華麗轉身

2003年,新瀋陽北站首次進行了大規模整體改造。2011年3月,瀋陽北站啟動了自1990年底建成以來最大規模改造。到2012年4月25日,新落成的瀋陽北站北廣場正式啟用,此時崑山路北側已建起與原新北站南廣場車站樓相呼應的新車站樓,而原車站樓也舊貌換新顏,看上去更具現代感。

瀋陽北站北廣場的新站樓

這就是瀋陽北站的前世今生,這座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老火車站見證了瀋陽城市的發展與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