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就要發射了。中國的航天之父是誰?是大科學家錢學森。
許多人知道他的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其實,他更是一個愛國的、有骨氣的人。
1955年10月,錢學森離開美國後,就再也沒去過美國。
20世紀80年代,中國搞改革開放了,美國很多機構邀請錢學森去美國訪問、參觀,但是,都被錢學森冷冷拒絕了。
一次,中央一位領導人對他說:「錢老,你在國際上影響很大,一些國家邀請你,我建議你還是接受,出去走走。世界在變,中國在變,美國也在變。幾十年前的事,過去了就算了,不必老記在心上了。」
錢學森回答說: 「總書記,當年我回國的事情很複雜,涉及到美國法律問題,美國人不公開認錯,我是不會去美國的。」
錢學森硬是不去美國,誰來勸說也不成。
可是,美國人還是希望錢學森去美國走走。甚至,他們通過官方之間發來邀請函說:
「錢是一位著名科學家,他曾在美國工作了很長時間,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一段時間,錢對美國的科學技術是作出了很大貢獻的。50年代初的麥卡錫時代,是美國歷史上的一段黑暗時期,許多正直的美國科學家也無端地受到迫害,所以那段時間美國政府那樣對待錢是很不公正的,我們查過當時的檔案,這麼評價是有根據的。」
這是美國政府的官方意見。
但是,錢學森還是不去,說:「這是美國佬耍滑頭,我不會上當。當年我離開美國,是被驅逐出境的,按美國法律規定,我是不能再去美國的。美國政府如果不公開給我平反,我今世絕不再踏上美國國土。」
他說到做到。
美國方面沒辦法了,於是改為授予錢學森一些名譽稱號。1989年,美國決定授予錢學森威拉德·羅克韋爾技術傑出獎,以表彰他對火箭、飛彈和航天技術的重大開拓性貢獻。
這是一個大獎,許多人夢寐以求。可是,錢學森還是無動於衷,也無意去領獎。
6月29日,美國人在紐約舉行隆重的頒獎儀式,可是錢學森人卻在中國,並沒來領獎。於是,只好改由中國駐美大使韓敘代領。
韓敘大使代領了獎盃後,送回國,交到中央。中南海舉行了一個儀式。國家最高領導人親自把獎盃轉交給錢學森,錢學森才勉強收下了。
但是,他還是不以為然,對祝賀他的人說:
「我覺得美國人給我發獎沒什麼。評價一個中國科學工作者的工作,最有權威的不是一個什麼美國的評審委員會,而是中國人民。如果中國人民說我錢學森為國家、為人民辦了點事的話, 那才是最高的獎賞。」
這就是中國的航天之父錢學森。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治國錄:毛澤東與1949年後的中國》(全四冊)記述了錢學森對於中國火箭、飛彈和航天技術的重大貢獻及其與毛澤東等偉人之間鮮為人知的交往。該書是毛澤東27年治國理政的精彩記錄,是經典級別的國史暢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