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做個速問速答題
請在一秒鐘之內回答出
以下物品的學名
三、二、一
答案公布:現金、紙幣
說吧,你愣了幾秒才想起來~
隨著線上支付的席捲
現在出門大到超市商場,小到市場買個大料
那都是 微信或者 支付寶來支付
如今手機已經成為了「流動的錢包」
生活上的大小事宜幾乎「一掃」就能解決
年輕人也熱衷於手機支付
方便快捷還不用找零
不然就會發生以下幾種情況
尷尬中透露著悲傷卻又有些好笑
你有多久沒用過現金了?
是不是也不知道五毛硬幣已經改版
你還記得自己的錢包已經放在哪了嗎?
雖然裡面可能空空如也
現在,年輕一族們享受著信息發達的優勢
而仍然有一批人掩蓋在發達的趨勢下
他們依舊保留著使用現金交易的習慣
這群白髮蒼蒼的老人
無法適應智慧型手機帶來的變化
逐漸與社會脫節,甚至被遺忘…
被時代遺忘的老人們
「微信/支付寶到帳:XX元」
相信一進入菜市場
電子付款到帳的聲音此起彼伏
每個攤位的二維碼都擺在顯眼的位置
簡單一掃,雙方都省事
但就是這樣簡單快捷的事情
對於擺攤的老年人來說卻犯了難
因為他們無法判斷
掃碼後是否就等於是收付款了
掃碼會不會意味著上當受騙
電子支付無法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
這群老人在市場的小角落裡擺攤
所賣的蔬菜、水果不多
多數是自己家種的,僅僅為了維持生計
這些老人,可能無兒無女也可能身體不便
小小的攤位支撐著年邁的身體
只有在賣到錢拿到現金才覺得踏實
有些老人攤位前會刻意不將二維碼放在明面上
他們更願意收取現金
只有顧客問能不能掃碼支付時才會拿出來
因為這些二維碼基本是子女的
掃碼支付的錢極大可能到不了自己手裡
辛苦一天的血汗錢
最終到了別人的口袋
對於這群起早貪黑的老人來說
或許這一個 小小的攤位
就是他們唯一的倚靠
不管冬冷亦是夏熱
他們就守在那小攤前不離不棄
偶爾也能在市場中聽到他們的叫賣聲
他們經常因為不會用手機「只收現金」
而 被拒絕購買,一整天下來可能分文不賺
饅頭、麵包就是他們一天的伙食
那份情景看來,不免讓人心酸
可以的話,請帶些現金吧
隨著時代的飛躍發展
一面二維碼,難住了這群老人的生活
我們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家人
不會用付款碼,不會線上繳費
不會綁定銀行卡或是提現現金
若生活中遇見這樣的老人擺攤
如果可以的話
請隨身攜帶一點現金吧
不為多買些什麼,只是想盡一份自己的心意
我們也可以從那句「 抹個零吧」
變成「 給您現金!」
畢竟,終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
也會有跟不上時代的時候
有時間的話, 請耐心教教長輩使用手機
不要讓技術進步的」便利「成為老年人的門檻
不僅是為了讓老人們方便出行、了解信息
也是為了提高他們的防詐騙意識
體諒一下長輩的笨拙、落伍
多一分理解和耐心
讓智能時代里被甩下的老人們
也能獨立而有尊嚴的生活下去
他們擁有和年輕人同樣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