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把東西分享給別人,培養成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氣質特徵

2023-02-22   十八點心理

原標題:學會把東西分享給別人,培養成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氣質特徵

1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一種經歷,就是今天要完成的事情,但是被其他事情給拖住了,沒有完成。

那一刻的自己就會感覺到:自己怎麼這樣子呢?為什麼要這樣呢?一定要完成的事情竟然不能完成,這太不像話了。

這時候對自己這麼說了,但是下一刻又忘記了,甚至晚上睡了一覺後,還是忘記了。這就是對自己的容忍,這是對自己的放縱。

看過不少領袖級別的人物,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嶄露頭角了,就開始思考如何謀劃自己的人生了,就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應該朝向哪裡走了。

整個人顯示出來的能量場是驚人的,是能帶動人的。

2

我們總是很容易放過自己,一旦放過自己後,就會發現:事情就是沒有完成,自我的價值感就沒有體現,整個人的自信度就上不來。

當我們對某一個事情在不斷研究、不斷鑽研、不斷思考,就會發現對這件事上心了,對這件事上手了。

比如說很多人都想賺錢,但是從小到大,很多人沒有去好好想過如何賺錢?怎麼賺錢?通過什麼手段賺錢?通過什麼渠道賺錢?

大多數人就是考上大學、找一份好工作,從而開啟自己的領工資人生,最後等待退休。

當退休後,發現自己這輩子好像很多事情沒有去經歷過,發現自己很多的抉擇沒有去選擇過。發現一直想去的地方都沒有去過。

就在這一刻,我們會發現:很多人每天生活的很辛苦、很迷茫、很痛苦,但是依然還是選擇在這個圈子裡打轉,一直轉圈、轉圈,年復一年。

畢竟跳出來,面臨的恐懼很大,試錯的機會很少了。

3

之前看到一個人,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利用自己身上的錢去投資自己,無論是穿著打扮,還是言談舉止,都在不斷往自己身上投資,而且是不留分毫投資。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會發現:這個人就形成了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氣質特徵。

之前還看到一個故事:一位奶奶給孫子準備了5個蘋果帶到學校去吃,然後告誡孫子,這個蘋果自己一天拿一個出來吃,不要給別的同學。

這時候被孩子的爸爸發現了,孩子的爸爸跟孩子說:這五個蘋果帶到學校去,把其中的4個分享給同學,剩下的1個留給自己。

後來孩子還是聽從了爸爸的建議,於是孩子在學校的人緣特別好。大家都喜歡跟這個孩子做朋友,因為知道他願意分享自己的東西給大家。

4

所以有時候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很多事情有得有失、很多事情有失有得。

如果我們感覺到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不太對的時候,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認知出現了問題?是不是自己關注的點出現了問題?

有很多東西要麼是有人在引領我們,要麼是自己逐漸意識到的。

當自己的某一個習慣長期養成之後,可能就很難去改變了,甚至需要用強大的意志力去進行改變。

信任的人、親密的人會跟自己說:你這個毛病需要改一改。而跟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也不會有這樣的意識去給自己提醒,那就需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去覺察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