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薩氏烏龍之「蔣百里專業版對日作戰方略」
成都雙爺
經公號「雙石茶社」授權轉發
摘要:蔣百里被網絡大嘴薩蘇在其書中言之鑿鑿地吹捧成在日本比在中國名氣還要大的軍事家,甚至兩次打敗了整個日本陸軍,這得多牛啊!但可惜這完全是薩蘇自己炮製的烏龍神話。
說說薩氏烏龍之「蔣百里專業版對日作戰方略」
著名網絡大嘴薩蘇在其暢銷專著《國破山河在——從日本史料揭密中國抗戰》中「氣高骨硬——蔣百里將軍側記」中言之鑿鑿地寫道:
日本老一輩人中提起這位蔣方震將軍(蔣百里名方震,以字行),他的名字比在中國還大,日本人記得他的《國防論》,他的抗日戰略理論。在這位只講武不動武的陸軍上將面前,他們說:「一個蔣百里就兩次打敗了整個日本陸軍」。第一次,蔣百里在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時候,輕鬆奪魁,在所有日本畢業生面前把代表第一名的日本天皇佩劍帶走了,而他的這些同學如荒木貞夫等恰好是太平洋戰爭中日本陸軍的主要將領。第二次,八年血戰之後,看百里將軍的抗戰理論,日軍恰似按照將軍的指揮,老老實實的自東向西,前進到湖南,而後陷入中國泥沼式的持久戰中不能自拔,直到戰敗。戰役上,中國失利的例子雖多,戰略上,日軍的失敗早已註定。
他在《國防論》和其他著作中闡述的對日戰略,歸納起來有三:第一,中國對日不懼鯨吞,乃怕蠶食,故對日不應步步後退,而要主動地實施全面抗戰,化日軍後方為前方,使其無暇消化占領區,從而使日本無法利用占領的地區提高戰力,第二,主動出擊上海日軍,迫日軍主力進攻路線由東北華北華中華南的南北路線改為沿長江而上的東西路線,從而充分利用沿江的山地與湖沼地利,抵消日軍兵器訓練方面的優勢;第三,以空間換時間,行持久戰,通過時間的消耗拖垮日本。具體做法為將日軍拖人中國地理第二稜線,即湖南、四川交界處,和日軍進行相持決戰。
——《國破山河在——從日本史料揭密中國抗戰》第207~第208頁,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說得跟真滴似滴。
但是,但是滴但是,這並不是真滴,而是薩蘇自己炮製的烏龍神話!
第一段中第一句話,薩氏就不守「5W+1H」原則,利用自己居留倭國被人認作天賦「倭國通」既定印象,沒得任何證據支撐就亮出來自倭國對蔣百里將軍的盛讚。試問,這「一個蔣百里就兩次打敗了整個日本陸軍」,究竟是在何時,何地,出自哪位倭人之口?薩氏為神馬不能亮出來以增加其話語地位?嗯?雙爺我及其醬油眾們是不是有充分理由問一句:這是倭人說的,還是薩氏自己杜撰的?薩氏是不是有義務出來解一哈惑?
至於天皇贈刀,已網友們的大量證據證偽,雙爺我按下不提。
「八年血戰之後,看百里將軍的抗戰理論,日軍恰似按照將軍的指揮,老老實實的自東向西,前進到湖南」,雙爺及其醬油眾們可以姑且認為這是真滴,不是假滴,在這個前提下,請老少爺們兒展開天朝地圖,瞅一瞅東來的太君要想拿下天朝,既或沒有果軍「主動出擊上海日軍」,太君們除了「老老實實的自東向西」(暫且不提太君從平津南下,從廣州北攻),他還能腫麼走?
即或從東北或華南來的太君,最後不還得轉向西攻麼?
這算是多麼傑出的軍事預見?
果府主動出擊上海日軍,是按民國二十六年作戰計劃(甲案)的既定部署(沒有證據證明這個來自蔣百里的意思):
長江下游地區之國軍,於開戰之初,應首先用全力占領上海,無論如何,必須撲滅在上海之敵軍,以為全部作戰之核心,爾後直接沿江海岸阻止敵之上陸,並對登陸成功之敵,決行攻擊而殲之。不得已時,逐次後退占領預設陣地,最後確保乍浦—嘉興—無錫—江陰之線,以鞏衛首都。對杭州灣、江陰之江面,實行封鎖,阻絕敵艦之侵入。
——《民國二十六年度作戰計劃(甲案)(1937年1月)》,《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上)》第7頁,鳳凰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這個作戰計劃及意圖,有薩氏吹得神乎其神的那個意思麼?
而且,淞滬作戰及沿長江而上的作戰,恰恰有利於太君優勢海空火力的施展,對果軍有神馬有利可言?
雙爺看法,這個「主動出擊上海日軍」恰恰是薩氏的一個大BUG,弄巧反而成拙!
第二段具體言及了「蔣百里專業版對日作戰方略」,《國防論》中反正是找不到的,至於蔣氏「其他著作」,薩氏一如既往地沒有提供出處與證據,但蔣百里將軍抗戰開始一年後即故去,其言及抗戰的文字及信函,包括演講和答記者問的內容,也是不多的,屈指就能數得過來,這麼多年過去了,薩氏難道還找不出來?這些文字薩氏究竟讀過沒有?讀過多少?讀懂沒得?
而且,而且的而且,這個所謂的方略,概念混淆,相互矛盾之處甚多,很難相信是出自民國著名軍事家之口,倒更象是薩氏牽強附會地自我演繹。演繹的結果是非但沒有拔高蔣百里將軍,反而抹黑了人家。比如,「不應步步後退」與「主動地實施全面抗戰」,是相互獨立互不相容的概念麼?全面抗戰究竟是神馬意思?節節抵抗且後退了,就不是全面抗戰?而不後退,談何「以空間換取時間」?談何「將日軍拖人中國地理第二稜線」?再比如,「相持決戰」是個神馬意思?哪家的軍事術語?抗日戰爭有過決戰麼?後來的相持,僅僅發生在「湖南、四川交界處」?
更大的問題是,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蔣百里全集》,收錄有蔣氏所有與抗戰有關文字,這些文字恰恰起到的是對薩氏烏龍神話證偽的作用!按上述薩氏神話第二段中「主動出擊上海日軍」一句可以判斷,所謂蔣氏「專業版對日作戰方略」應該出自抗戰之前或之初。但從蔣氏此前的文字及信函中,不僅找不到有關證據,反而有不少證偽的證據!
比如,「七七事變」到「八一三」淞滬抗戰期間,蔣百里至少有兩封給蔣介石的建議信函,這些信鑿中涉及的部署,主要還是向華北增兵,準備持久作戰,「兵力應有縱長之配置」。而對淞滬方面,則要求迅速解決,「不宜多控置預備隊於後方」,以免「敵以少數兵力牽制我大部兵力」,這都是戰役戰術措置,而且沒有被統帥部所完全採納——至少淞滬部分就是如此。
哪裡有神馬「對日作戰全面方略」,還「專業性」?
《蔣百里全集》附錄收集有蔣百里去世後時人的紀念文章,其中有梁漱溟先生在抗戰勝利後寫的一篇,,這篇文字很有意思,從中可以得窺蔣氏當時矚目所在,以及與韓復榘之間關於抗戰全局局勢的基本判斷。梁老先生對蔣氏的抗戰決心和態度多有讚譽,但從辦法上來說,並沒有解梁先生心中悲觀之惑——梁老先生對時局的悲觀態度,還是在去延安與故人毛公潤芝先生深談後,才得以基本釋然。而毛先生使梁老先生基本釋然的談話內容,差不多就是《論持久戰》的東東——那時《論持久戰》已經發表。
持久戰的辦法,究竟出自誰?
這個嘛,反正與薩氏的烏龍神話,完全相反!
結論:如果這個「專業版對日作戰方略」真是蔣百里的文字,那說明他這個民國著名戰略家是個假冒偽劣;如要這個「專業版對日作戰方略」是薩氏杜撰了,說明薩某吹捧打粉用力過猛,適得其反,狠狠地黑了人家蔣百里!
附:蔣百里致蔣介石的兩封建議函——
文章已於2018-07-18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