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刷牙為什麼還要洗牙?洗牙會讓牙齒變松嗎?

2022-03-16     健康160

原標題:天天刷牙為什麼還要洗牙?洗牙會讓牙齒變松嗎?

在前兩天剛閉幕的兩會上,很多代表們也提了不少民生健康的提案,其中有一個就是#建議把潔牙納入醫保#。

關於牙科進醫保的話題,民眾、政府都一直在提,但洗牙又不是人人都洗,這種小事有什麼入醫保的必要呢?

其實這一次的出發點是助力大家邁出「護牙」第一步,做好預防,減輕後續牙齒治療壓力。

可洗一次牙又怎麼能預防齲齒、掉牙等牙病呢?牙齒看起來不髒不疼不癢,為什麼一定要專門去洗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能寫進人大代表提案的牙齒的那些事。

一、

天天刷牙,為什麼還要洗牙?

我們天天刷牙還不夠麼?為什麼要專門去洗牙呢?

其實牙齒上的髒東西沒你看起來那麼簡單,一般飯後2個小時不清潔牙齒,就會形成牙菌斑。

過了12小時還沒清潔,牙菌斑就會繼續繁殖、發酵,唾液中富含的鈣、磷就會在此鈣化,變厚變硬,成為牙結石。日積月累越來越厚,附著在牙齒表面、牙縫、牙齦上。

牙齦紅腫、出血、口臭等,很多時候都是牙結石引起的。

而刷牙是無法清除這些頑固結石的。所以一旦形成牙結石,只能由專業醫生用專門器械去除。

洗牙能用超聲波產生的高頻振動把牙結石擊碎,再通過水霧把碎石衝下來,達到「大掃除」的效果。

那刷牙勤快點,是不是就不用擔心會長牙結石了呢?

多刷牙的確可以緩解,但也不能避免。因為一些部位如牙縫,很難刷到;牙齒內側尤其是下牙內側又很容易被忽略。

很多人也沒有用牙線、漱口水、一天刷兩次牙的習慣,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牙結石,抽煙的話情況會更嚴重。

2017年衛計委發布的《全國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成年人的牙周健康率僅為9.1%;35—44歲的居民中,口腔內牙石檢出率達到了96.7%。

這就是為什麼幾乎每個人都有牙結石,醫生也建議每年都去洗牙的原因。

不僅如此,洗牙的同時也相當於找專業醫生看了一次牙,這時候有機會發現一些平時感覺不到的牙齒問題。

牙齒問題一開始是非常隱蔽的,就算已經有齲齒了,也不會感覺到疼。因為牙齒最外面那層堅硬的殼是沒有神經的,只有齲齒蔓延到內部牙髓(牙神經),才會感覺到疼。

但這時候再去治療就有些晚了,只能採取根管殺神經治療了。

所以洗牙時醫生不僅能幫助提前發現病灶,還能在洗掉牙齒表面的結石後,把問題看得更清楚。

二、

洗牙有很多壞處?是真的嗎?

而關於洗牙,不管洗沒洗過的人,都聽過很多種說法。這些說法,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呢?

  • 洗牙會使牙縫變大、牙變松?

健康的牙齒本身是很牢固的,洗牙的功力根本達不到讓牙縫變大、鬆動牙齒的程度,能洗掉的只是牙結石。

如果牙縫變大了,只是說明牙結石太多,之前都堵住了,幸虧現在來洗了。

洗完牙鬆動,很可能是因為之前牙就鬆動了,只是靠牙結石這層「水泥」撐著,牙齒穩固只是假象。

  • 聽說洗牙很難受?

小編可以用親身體驗保證,洗牙真的沒啥感覺!

不過這也看每個人的口腔情況,如果牙結石、牙病太多,清理起來的確會更費勁一點,也會感覺到疼,但這是隱藏牙病的反映,而不是洗牙本身帶來的。

這些更不是逃避洗牙的理由,畢竟牙病可是會越拖越嚴重的啊!

  • 洗完牙變得很敏感,是不是把牙洗壞了?

牙齒一直被牙結石包裹著,很久沒有接受外界的刺激,所以剛洗完會有一些敏感,但這種症狀在洗牙後1周左右會消失,對牙齒本身也沒有危害。

洗牙後注意暫時少吃過冷、過熱、刺激性的食物,配合使用抗過敏的牙膏,可以降低這種敏感。

  • 老一輩沒洗過牙,看起來也沒啥問題?

老一輩的確很少洗牙,但到最後基本上都會遭遇「老掉牙」,這跟沒好好保護有很大關係。

實際上,年紀大功能退化並不是掉牙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沒有保護好它、長時間累積的後果。

這也是世衛組織把80歲擁有20顆健康牙齒作為「牙齒健康標準」的原因之一。

  • 洗完牙能達到美白效果?

如果問題嚴重,洗掉牙結石和色素後,牙齒看起來的確會沒那麼黃。

但洗牙不能讓牙齒真正變白,因為健康的牙齒本身就是微黃色,明星那麼白的牙基本都是做了冷光美白或者瓷貼面。

  • 洗牙跟用沖牙器區別不大?

雖然兩者都用到水,但是洗牙是靠超聲波震掉牙齒上頑固的結石,沖牙器只能用水柱把牙縫裡的髒東西呲出來。

深入了解之後,你對洗牙的很多疑問是不是也解開了呢?如果你終於下定決心想給口腔做一次大掃除,可以去洗牙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411b1e3aa730e338fd734a62d2b85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