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集團陸續交付首批負壓救護車並捐獻10輛救護車

2020-02-07     政府採購信息網

眾志成城,共抗疫情。自疫情發生以來,工信部緊急安排多家國內具有生產資質和能力的汽車廠家緊急生產一批負壓救護車,以便轉運感染患者。

據華晨集團相關人士透露,作為第一批收到工信部負壓救護車生產訂單的車企,華晨集團已順利完成第一批負壓救護車生產任務,並於2月6日上午,將三台負壓式救護車緊急發往抗疫一線。

同時,在華晨集團沈北專用車生產基地,10輛新下線的救護車被當場捐贈給遼寧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馳援防疫一線。此次捐贈的10輛救護車中,有5輛是負壓救護車,5輛轉運救護車。

據了解,1月24日除夕當天,華晨集團接到國家工信部下達的負壓式救護車生產任務後,緊急聯絡供商,緊急招回工程師和員工,基礎型車的改裝同步進行,全力與時間賽跑。1月25日,生產、採購、研發、物流、售後等環節全部到位,集團領導親自指揮協調,各企業負責人深入生產一線和工人們一起加班加點,既要做好自身防疫,又要加緊生產,吃泡麵、睡沙發,放棄春節假期與親人們的團聚,不分晝夜緊張工作。

對於負壓式救護車來說,最為關鍵且耗時的是密封環節,正常全車密封需要2-3天,通過研發人員與工人的現場攻堅,硬是把這個時間壓縮到1天。在華晨集團沈北專用車現場的工程師關加雨,大年初二就上班了,他和同事們夜以繼日地對負壓式救護車進行反覆研究實驗,以確保產品質量。與此同時,一線員工宋志超、王文博、邵中海、孫慶吉等眾多工人在大年初三全部到崗,每天從早上8:20一直工作到晚上8:30,全力以赴促生產。

據悉,按照國家工信部計劃,華晨集團首先要完成抗疫一線急需的負壓式救護車生產任務,在2月20日前,完成30台負壓式救護車的生產。

這次生產的負壓式救護車,是用華晨金杯底盤改裝的。金杯是華晨集團的看家品牌,市場認可度高、產品成熟度高、用戶地域分布廣、服務保障網點多,是醫用等專用車輛領域較為理想的選擇。

此次華晨集團應急生產的救護車,全部採用歐洲先進工藝流程,高強度車身板材,醫療艙內飾採用自滅菌復合材料,具有高強度、高韌性、無揮發等特點;醫療艙布局也是參照歐洲急救原則,結合國內急救實際,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一臂化」急救設計,常用耗材、醫療設備均在一臂範圍內,方便醫護人員操作,提高搶救病人速度,能很好地滿足疫情救援的需要。負壓技術使車內氣壓低於外界氣壓,確保車內空氣能夠經充分的無害化處理之後排出,進最大限度地減少醫務人員交叉感染的機率。

該車配有呼吸機、除顫儀、心電監護儀等全套搶救設備。紫外線消毒燈、中心供氧接口等專業配置齊全,具備防範疫情、搶救監護等多種功能,可有效快速響應危重病人和傳染病等特殊疾病的搶救。

據華晨汽車有關人員介紹,在加緊生產工信部訂單任務的同時,還接到全國各地的救護車訂單20輛左右。企業嚴把質量關,落實責任制,搭建了包含整車底盤組、改裝組、供應鏈保障組、資金保障組、售後服務組等跨部門工作組,保障應急生產順暢推進,確保每一輛救護車的產品質量。如果備件充分,華晨每月至少能下線1500台救護車,如果開足產能,每天就能下線80台。為了全國早日打贏這場抗疫阻擊戰,力爭源源不斷地滿足全國各地對救護車的需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3vHH3ABjYh_GJGVf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