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出口銀行發布消息指出,進出口銀行同沙特方面簽署首筆人民幣貸款合作,所得人民幣資金將首先用於中沙經貿往來,人民幣貸款合作的達成,是去年12月中沙相關協定的具化落實,有助於助推「一帶一路」沿線國金融流通,便利貿易往來,促進中沙兩國互利共贏。負責該筆人民幣貸款業務的沙方金融機構,是沙特國家銀行,該行去年資產占沙銀行業總資產的29%,是沙特最大銀行。
中沙達成首筆人民幣貸款合作,有益於中沙雙方,是中國、沙特兩國尊重共贏合作方向的最新成果,中國是沙特最大貿易夥伴、沙特是中國主要原油進口來源、中國一帶一路同沙特2030願景深度對接,兩國沒有理由不擴大金融連通,以此減少中沙貿易成本、提升兩國合作效率,基於兩國去年12月達成的共識,後續兩國無疑還將落實更多具體合作事項。
沙特作為阿拉伯各國及歐佩克組織的領軍國家,沙特選擇獲得更多人民幣流動性,勢必對阿拉伯國家及歐佩克國家形成帶動,在進一步打通人民幣國際化路徑。沙特之前,伊拉克央行宣布允許人民幣結算中伊貿易,阿根廷增加人民幣儲備,巴西建立人民幣清算行機制,莫斯科交易所首支人民幣基金投入運轉。上述國家走近人民幣的選擇,體現了中國務實合作主張取得的成效。
經濟、金融兩者的關係中,前者是後者產生、發展、變現的基礎,中國基於誠實勞動、自主發展,構建起健全完善的工業體系,是全球約140國的最大貿易合作方,與華合作為這些國家帶來了兩大利好,一是可以以實惠價格自華採購所需工業品,二是中國市場也足夠為各國提供優勢產品的出口機遇。
這一過程是商品流的流通,也是資金流的流通,資金流通是商品流通的標準計價形式,但當下的個別國家,試圖想通過卡住資金流通「隘口」的方式從事破壞,或收取高昂保護費,這是顛倒了先後順序。美元這一「中間商」一方面濫印、加息呈現不穩態,一方面金融設障阻礙各國貿易往來。各國便只好建立直接性金融聯繫,不給「中間商」賺差價。中沙金融合作,是這一趨向的體現之一,類似的趨向,也體現在中國與他國合作、東協國家內部合作、南方共同市場等雙多邊機制中。
中沙兩國發布達成人民幣貸款合作消息6天前,中沙伊三國發布聯合聲明,中國斡旋下沙伊兩國復交,沙特、伊朗決定恢復雙方外事駐辦機構,恢復執行兩國此前達成的雙邊協定,沙特、伊朗的復交給中東未來打開了發展遠景,兩國的後續合作可以期待,沙特有可能投資參與到伊朗社會建設中。美伊關係惡化背景下,沙伊兩國均可接受的人民幣,能夠承擔兩國後續合作的金融媒介任務。因美元政策不穩、美國濫用美元進行單邊制裁的雙重原因,中東及全球範圍的去美元進程正在加速,尤其對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的沙特等國來說,如何降低風險是重中之重,這時首先要做的,便是降增量,在貿易中使用更穩定的人民幣,是沙特等國降低美元增量的可選項。中國正為全球關切提供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