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古今研究:杜鵑花(二)

2023-03-10     墨渲旅行

原標題:中藥古今研究:杜鵑花(二)

白花杜鵑(白花映山紅):為杜鵑花科植物白花杜鵑。(《中藥大辭典》)

一、典籍摘要

1.《中藥大辭典》:「白花杜鵑和血,散瘀。治吐血,腸風下血,痢疾,血崩,跌打損傷。」

2.《分類草藥性》:「白花杜鵑味甜,性溫。治吐血、崩症,去風寒,和血。梗葉同仙人對坐草,洗風火瘡。」

3.《貴州民間方藥集》:「白花杜鵑根及花:通經散瘀,治白帶。」

4.《四川中藥志》:「白花杜鵑性溫,味辛甘,無毒.花及根:治吐血紅崩,赤白痢下,腸風下血及跌打損傷。」

5.《中華本草》:「白花杜鵑辛;甘;性溫.和血;散瘀;止咳。主吐血;便血;痢疾;崩漏;咳嗽;跌打損傷。」

二、現代研究

1.成分:花含杜鵑黃甙和少量的杜鵑黃素。葉含多種黃酮類:有槲皮素、棉花皮素,山柰酚、楊梅樹皮素、杜鵑黃素和二氫槲皮素。另含杜鵑醇、對-羥基苯甲酸、原兒茶酸、香莢蘭酸和丁香酸。

此外,從該植物中還發現鄰-焦兒茶酸。

2.毒性:白花杜鵑如作野菜食用,常易發生中毒。曾報道一家4口因吃白花杜鵑而中毒,每人服食2~8兩不等。食後1~2小時,4人相繼發病,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心慌、頭昏、眼花、胸悶、呼吸困難、四肢發麻等.體檢:口唇及指端紫紺,呼吸次數增加,血壓降低,心音弱,心律慢而不規則,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動徐緩及室性期前收縮(5~7次/分)。經按一般食物中毒處理,2~3天後均痊癒。

光背杜鵑:為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植物隴蜀杜鵑。(《全國中草藥彙編》)

一、典籍摘要

《全國中草藥彙編》:「光背杜鵑苦,涼。有大毒。止咳,祛痰,降血壓。用於老年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

二、現代研究

馬纓杜鵑:為杜鵑花科麻葉杜鵑。(《全國中草藥彙編》)

一、典籍摘要

《全國中草藥彙編》:「馬纓杜鵑苦,涼。有小毒。清熱,解毒,止血,調經。治骨髓炎,流感,痢疾,消化道出血,衄血,咯血,月經不調。」

二、現代研究

大杜鵑:杜鵑花科大杜鵑。(《全國中草藥彙編》)

一、典籍摘要

《全國中草藥彙編》:「大杜鵑辛,溫。有毒。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消炎。主治崩漏,白帶;外用治跌打勞傷,瘡,癤,癰,癬。」

二、現代研究

雲錦杜鵑:為杜鵑花科雲錦杜鵑。(《全國中草藥彙編》)

一、典籍摘要

《全國中草藥彙編》:「雲錦杜鵑清熱解毒,斂瘡。主治皮膚抓破潰爛。」

二、現代研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38ad10eb825b5027f3a17ce11bc4f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