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洗屁股」的習慣嗎?

2024-10-09   斷片的帥哥

最近,27歲的小莉快要被肛門瘙癢逼瘋了,尤其是每晚睡覺時都感覺到奇癢無比,但又怕去一個年輕女孩去醫院看這個會被指指點點,便一直強忍著,可是情況越來越嚴重,無奈之下,小莉只能放下面子去看醫生。

經檢查發現,小莉被診斷為肛周濕疹,只是對於這一結果,小莉甚是不解。

「醫生,我每天都認真清潔,怎麼會患上肛周濕疹呢?」

「肛周濕疹,可不簡單是髒不髒的問題。有時候太講究了也會得病,比如頻繁使用強力清潔劑,或是洗澡時水溫過高以及時間過長等!」

「原來是我太過了,以為越乾淨越好,沒想到反而害了自己。」

……

肛周瘙癢是肛腸科十分多見的疾病,是指肛周沒有任何皮膚損害只有瘙癢症狀的皮膚病。這類患者的瘙癢在夜間往往會更加嚴重,給正常的睡眠和工作帶來了極大影響。

不少患者在出現瘙癢症狀後,第一反應覺得是衛生工作沒做好導致的,日常會頻繁更換內褲、清潔肛周,甚至會用過燙的水燙洗,但這些措施都治標不治本,很快瘙癢又會捲土重來。即便是塗抹藥膏,也會得到相同的效果。

事實上,誘發肛周瘙癢的原因有很多,肛周不潔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

1、糞便殘留

部分人肛周出現瘙癢是由於皮膚殘漏糞便造成刺激所致,也可能與內褲、褲子過緊導致私處潮濕相關。

2、寄生蟲感染

如蟯蟲感染,在3~6歲的幼兒身上較為多見,會引起異常的肛周瘙癢症狀出現。

3、皮膚病變

肛周濕疹、接觸性皮炎、真菌感染、性病也會引起肛周瘙癢症狀出現,其中最為常見的是肛周濕疹。這類患者除了瘙癢症狀外,皮膚上多會有紅斑、丘疹、滲出、結痂以及脫屑等表現。

4、肛腸疾病

患有痔瘡、肛瘺、肛竇炎等肛周良性疾病或肛門、肛周腫瘤的患者,也會出現肛門瘙癢症狀。

5、全身性疾病

患有糖尿病、膽汁淤積、白血病、淋巴瘤、腎功能衰竭、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全身性疾病,可能會引起全身性瘙癢,肛周也會有異常的瘙癢感。

6、食物/飲料/藥物

食用了大量咖啡、啤酒、辛辣食物,可能會對肛門帶來刺激,引起瘙癢症狀出現;還有些人則是由於服用了四環素、薄荷油、局部麻醉劑以及新黴素等藥物後引起。

生活中很多人排便後只是擦拭下肛門就完事了,但這個行為其實並不推薦,很容易殘留糞便。

肛周上有很多褶皺,便後對肛門進行擦拭還是會殘留糞便、分泌物。紐約大學微生物學和病理學的教授曾進行實驗發現,無論多認真用衛生紙擦拭,便後肛門褶皺內都會殘留0.1g左右的糞便,內里有上百萬個病毒、10萬個細菌。

杭州市紅會醫院肛腸科醫生表示,本身肛周就長期處於不透氣狀態下,殘留大量細菌無疑會成為肛周健康的「殺手」。且如果擦拭過於用力的話,很容易讓肛周皮膚破損,增加感染的風險。

便後清洗可以很大程度改善肛周亞健康問題,健康人清洗可保持肛周衛生,減少肛周皮膚的摩擦程度;肛裂患者清洗有助於括約肌放鬆,緩解疼痛;便秘人群清洗可讓肛周肌肉放鬆,促進便意。

長期清洗屁股,還有助於預防以下幾種疾病:

肛周瘙癢:肛門長期被糞便、分泌物刺激,很容易引起瘙癢症狀出現。而長時間的瘙癢,會給正常生活帶來極大影響,甚至會誘發其他的肛周疾病發生。

痔瘡:長期沒將排泄物、分泌物清潔到位,會對肛周皮膚帶來刺激,進而容易引起慢性炎症、局部組織增生,引起痔瘡。

肛周濕疹:肛門長期有糞便,且處於潮濕、不透氣的狀態下,很容易誘發濕疹,引起瘙癢、滲出、潰爛等發生。

肛瘺:肛門一直處於潮濕狀態下,很容易誘發肛腺膿腫、肛竇炎發生,最終容易演變成肛周膿腫。沒有及時干預可能會穿破皮膚和肛管直腸,形成肛瘺。

清潔肛門聽起來簡單,但其實有不少的細節,這幾件事一定要注意。

1、用溫水清洗

很多人覺得用沐浴露、香皂等清洗屁股會更乾淨,這樣做會破壞肛周皮膚的酸鹼平衡,引發皮膚乾燥,從而造成肛周瘙癢,長期以往反而會降低肛門的抗病能力。

清潔時建議用溫水,這樣做不會給肛周皮膚帶來刺激,對肛周健康有好處。

2、用淋浴方式

使用流動的清水清洗可讓肛門更為乾淨,溫度注意要控制好,約在40℃即可。

3、頻率要適度

過度清潔反而會改變肛周皮膚的生理狀態,容易讓其受到刺激,反而會增加肛腸疾病的發生風險。建議每日清洗1次即可,清洗外周即可。

4、要專盆專用

無法使用流動清水的情況下,要注意做到專盆專用,不要和其他人共用一個盆,避免交叉感染。

肛周健康是每個人都需要關注的,對此一定要多上心,有出現異常症狀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