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產業園:用活「類飛地」政策 打造共建園區樣板
膠東在線12月8日訊松山產業園是煙台市首個以「類飛地」模式打造的經濟園區。自成立以來,產業園依託政策和區位優勢,不斷加大招引力度,優質項目不斷匯聚,園區實力不斷提升。
在煙台黃渤海新區松山產業園煙台力高模塑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趕製新能源電池注塑殼體和配套線束產品,這兩樣產品被用於新能源汽車電池的信號傳輸。
力高模塑是位於煙台黃渤海新區的力高新能源的全資子公司。兩年前,由於發展需要,力高新能源計劃建立新公司,拓展業務。然而,受到成本和土地等因素制約,企業沒有在黃渤海新區找到合適的地方。就在這時,由黃渤海新區和棲霞共建的松山產業園伸出了「橄欖枝」,力高模塑成為第一家落戶產業園的企業。得益於園區的「類飛地」模式,企業不僅享受到黃渤海新區同等的政務服務和稅收政策,還在園區的幫助下,以優惠的價格租到了4000平米閒置廠房。
力高模塑科技有限公司廠長郭培曉:正常一個籌建工廠,可能大概要6個月到1年的時間,像我們前期籌建整個過程用了三個月。
不僅如此,園區管委還幫助企業聯絡了一百多名因原企業停產而回家待崗的熟練工人。
力高模塑科技有限公司廠長郭培曉:相對來說,從煙台開發區到這個棲霞這個地方,相對的人工成本這塊,大概能降個5個點左右,再就是廠房租賃這塊,園區給我們一些扶持,降幅五六個點的樣子。我們今年銷售預計超過5000萬,明年預計是在一個億,後年大概是兩個億的樣子。
在做好企業服務的同時,煙台黃渤海新區松山產業園還加強與平台公司的合作力度,提升園區基礎設施條件,築巢引鳳,讓企業拎包入駐。前不久,泰和新材新能源汽車復合材料項目正式投產,從落地到投產,企業也感受到了園區全方位的服務。
煙台民士達先進位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鵬周:其實在來松山產業園之前,我們心裡也是有顧慮的,不知道這裡的政策是什麼樣,服務是什麼樣。在我們來了以後,當地政府也為我們配套了企業服務專員,幫我們辦業務、跑窗口,遇到什麼問題也是一對一上門解決,給我們的感覺和在黃渤海新區沒有區別,我們享受的政策和在黃渤海新區是一樣的。現在正式投產之後,我心裡這塊石頭也是落地了,安心在這發展,感覺這種「類飛地」的發展模式,也是非常好的。目前我們設計產能是1500噸,達產後營收是達到3個億,利潤能達到3000萬。
用活用好「類飛地」政策,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成立兩年來,已經有八個優質項目落戶園區,園區的基礎設施和管理運營效能大幅提升,為土地、資金、技術等要素跨區域重構提供了「松山經驗」。
煙台黃渤海新區松山產業園管委副主任譚曉明:預計到今年年底,較2021年合作共建的基數期財政收入可以增長20%。預計到2024年年底,我們新增的工業項目將達到12個,我們新增的工業增加值預計突破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