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飛,新年這幾天,天天都有太陽。坐在院裡小凳子上,沐浴在暖洋洋的太陽下,明顯感覺這是春天在向我招手了。
中午吃飯時,飛嫂說要把厚衣服全拿去洗洗,看這天,好像不會再冷了。老媽說明天才立春,雖說立春了,不出正月也不能把厚衣服都洗了,說冷還會冷。
要立春了,這兩天只顧享受過年休閒的時光呢,冬天要走了這麼大的事,咱怎能錯過。不但不能錯過,還要把這個消息給大家分享分享,總算把冬天給熬走了,天天穿著大棉襖,撓個癢都不痛快。
趕快起身去翻一下日曆,2022年北京時間2月4日4時51分將迎來立春節氣,今天就是冬天的最後一天了。
立春,這可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就是春天來了,雖然春天要來了,溫度還是忽高忽低的,穩不住。棉衣服還是不能脫,
「春捂秋凍嘛,老傳統不能丟」
。
今年立春的這個時間點非常好,明天立春,剛好也是六九的頭一天,有句老話說「
春打六九頭,吃穿都不愁」,
說明今年是個好年景,莊稼豐收有望了。
明日立春,老話說「立春三要吃,三不做」,都指的是啥?
我爸常說:「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立春在各個地方的習俗也不一樣,阿飛簡單地聊一下我們豫東這地方的習俗。
第一、要吃薺菜
薺菜可是立春第一鮮,
今天我就準備去地里挖薺菜了,不但能帶著孩子去田裡踏個春,還能吃上平日裡吃不到的新鮮蔬菜。
第二、立春要吃蘿蔔
我們這講究,立春這天吃蘿蔔叫「咬春」。取古人
「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
之意。這是從哪朝哪代傳過來的規矩,我還真不知道,在網上查也查不到,看來我還是太年輕了,總之都是老祖先傳下來的。
我想應該是蘿蔔是根生植物吧,能生吃還能炒菜,舊時的冬天除了蘿蔔也沒啥能吃的,就吃個蘿蔔,寓意著把根咬斷了,百事都順利,都能做,在立春這天求順利。
明天別忘了吃個蘿蔔,傳說誰先咬住春,誰就能年輕漂亮不會老。
第三、立春要吃春餅
農村立春這天吃春餅。其實我們這裡春餅和饅頭差不多,都是主食。吃春餅卷的菜品種比較多,內容豐富。
寓意著這一年裡風調雨順,六畜興旺,農業大豐收。
立春這天「三不做」指的是哪三不做?
1、立春不能理髮
發乃人身之草木,立春回暖,草木叢生,剛生出的草木去損害,不合天地運行之規律。
其實我們這還有正月里不能理髮的說法,別看這頭髮,可不敢亂動。
清·龔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感觸》詩:「一發不可牽,牽之動全身。」
宋·蘇軾《成都大悲閣記》:牽一髮而頭為之動,撥一毛而身為之變。
2、不熬夜不生氣
春天來了,天氣是暖和了。不知大家是不是也和我一樣,越是暖人越懶,一到春天就犯困,小時候上學,春天打瞌睡的同學最多。
春天晝長夜短,晚上休息不好,白天做事就不能集中精神,春天不要熬夜。
更不能生氣,氣大傷身,別說春天,一年四季都不要生氣。
開心是一劑良藥,70%以上的疾病都與情緒有關。這可不是亂說,是有科學依據的,經得起推敲的。
3、立春之日不搬家
立春當天不能搬家,因為搬遷意味著動盪,動盪則寓意著沒有安寧的日子。
立春是交接之時,氣息駁雜,應該順應時節,據說此時搬遷不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