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雙碳目標下,中國ESG投資快速興起。相比於傳統的財務報表,越來越多的公司重視披露ESG信息。ESG到底是什麼?ESG對企業來說意味著額外成本,還是更多收益?
清華大學五道口學院副院長張曉燕在接受搜狐財經採訪時表示,ESG是從可持續發展理念中誕生的產物,是由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三個維度構成的評價體系,用于衡量一家上市公司的非財務運營情況。現在很多情況下談到的ESG,往往指的是公司的ESG信息。投資人可以通過ESG信披,來考察一家公司與自己的投資理念是否一致。
公司的ESG信息披露具體應該包含哪些指標?ESG的三個主題下包含著多項考察內容,比如在環境保護方面,指標會考察氣體排放量、植被、水源污染等問題;社會責任方面的指標,包括員工福利、慈善公益等;公司治理的指標,包括治理架構透明、企業風險管理等。
張曉燕坦言,全球多個國家地區有不同的標準和統計口徑,但全球各方都在努力共建國際ESG標準。另外,ESG信息披露與企業財報信披不同,部分指標存在不容易定量,只能定性描述。我國ESG信息披露標準目前與國際接軌,當前遵守自願和半強制披露原則,參與信息披露的企業也越來越多,占到整個A股上市公司的四分之一。
「市場上商業化的ESG評分機構,會根據公司披露的ESG信息,在E、S、G方面進行打分。」張曉燕指出,ESG的第三方評級已成為各大投資機構投資決策中重要的參考指標之一。
張曉燕說,全球最大的三大投資機構,也更願意將錢投資在做ESG的公司上。「他們特別注意對環境有污染或者ESG評分低的公司,因為只有投資評分高的公司才能倒逼差公司的改變。如果想在融資方面有一定的優勢,需要非常重視ESG理念。」
在張曉燕看來,雖然對公司來說,ESG投資在前期是額外成本,但後期卻能獲得超凡收益,長期收益遠遠大於短期投入的成本。
以下為採訪精編:
搜狐財經:雙碳背景下,ESG話題越來越火熱。ESG到底是什麼?。
張曉燕:ESG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最早大概在2004年提出,包括environmental環境,social responsibility社會責任感,governance公司治理。現在很多情況下談到的ESG,往往指的是公司的ESG信息。
對於投資人來說,可以通過ESG了解一家公司與自己的投資理念是否一致。監管可以了解公司在執行ESG理念的時候有沒有遇到困難,是否需要支持。公司ESG做得好資本市場會給予獎勵,做不到會有懲罰。
搜狐財經:針對中國上市公司,您認為ESG信披應該包含哪些指標?相比財務報表,有哪些不同?
張曉燕:國際上對於ESG的披露指標已經有十幾年的討論。比如在環境方面,公司對環境的污染指標,對污染的防治指標,有沒有多種一棵樹,多為水源的乾淨做一些貢獻,這些都是環境這方面的指標。
ESG在社會責任方面的指標分好幾部分。比如從公司內部看,收入差距、員工福利、發展潛力、培訓晉升等方面是否公平,對客戶有沒有足夠的保護。從外部看,公司有沒有做慈善、公益方面的工作。
最後,公司治理結構是否透明,公司是否有一系列的風控指標,是否會給社會帶來不確定因素,這些都屬於ESG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指標。
這些指標,跟財務報表有什麼不一樣?財務指標公布公司每年的營收與盈利,沒有彈性且強制披露,只是一個數字。而ESG是自願和半強制披露原則,不容易定量,只能定性。現在全球各方都在努力地統一ESG的標準。
搜狐財經:如何量化一家企業在ESG方面做得怎麼樣?目前國內有沒有量化的統一標準?
張曉燕:目前按照國際上的慣例,每家公司只要是在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在做貢獻,就會有一個press release(新聞通告)。市場上商業化的ESG評分機構,會根據公司披露的這些信息,進行機器學習,然後深度挖掘,在E、S、G方面進行打分。國內的萬德、華證、中證等機構都在做ESG評分。
我們在看ESG分數的時候應該與同行業進行對比,才能知道這個公司在可比樣本里到底做得怎麼樣。
搜狐財經:對於企業來說,ESG投資的意義何在?是額外成本,還是能獲得更多收益?
張曉燕:ESG是一個新的體系、新的標準,對公司來說肯定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但長期收益遠遠大於短期投入的成本。公司最在乎的是五年、十年以後的發展,而不是只看當年的投入。
整個社會推動著產業往ESG方面走,如果不做這方面的投資,那很可能在將來的發展中失去優勢。所以從公司戰略層面上來說,一定要重視ESG。公司運營計劃、產品的更新換代也一定要考慮ESG方面的因素。
如果公司在ESG方面做得好,客戶滿意度會更高,供應商更願意與你合作,員工的投入感也更強。
搜狐財經:ESG投資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如何?未來規模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張曉燕:目前與ESG相關的資產管理,主要集中在信貸和債券,股票剛剛起步。我國ESG信貸總額在過去五年裡面漲得飛快,每年增長率都在百分之二三十以上。但是ESG信貸只占社會信貸總額的10%不到,說明成長空間非常巨大。
綠色債券與信貸一樣,總體增速很快,但不足債券總量的3%。很多人都關注ESG股票,但真正的實踐還在進行中。目前與ESG相關的資產管理只是市場的小部分。
我對未來資管在ESG方面的發展非常樂觀,未來體量將會變得很大。
來源:搜狐智庫
編輯:ZZT
師友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