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這幾個鄰國,不管是從歷史上來說還是現在來說,都充滿了恩怨情仇。印度,這個國土面積是中國的三分之一,人口總量卻基本與中國持平的國家.......這幾年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願意前往印度,去這個封建卻又開放、富有卻又貧窮的國家一探究竟。
印度人口眾多,同時印度青少年的識字率是比較低的;
班加羅爾的「印度矽谷」,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基礎設施都得不到保障的貧民區,有人稱印度的57位大富豪占據了國家70%的財富......
在印度的貧民窟,與現代文明相對應的貧窮落後地區,骯髒的混亂讓前往印度旅遊的中國遊客感到不適。
印度的水污染,已經嚴重到令人髮指的程度。
印度恆河在2017年被評為「世界五條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其中糞生大腸桿菌群超過了印度自己規定標準的100倍。
但是同時,印度許多普通居民依然過著「靠水吃水」的生活:在恆河中洗浴、洗衣、焚屍、刷牙......不過當地人因此直接生病的人並不多,許多孩子甚至在污染成漆黑的河裡進行游泳。
在印度,讓去旅遊的乘客還有一件糟心的事情:沒有一個設施完善,甚至能夠遮風擋雨的廁所都缺乏。
早些年中國還能見到沒有屋頂的半露天廁所,其中甚至沒有下水道系統,需要人工每天清理,但是現在見不到了。
但是在印度,不說半封閉,可以說在有些發展程度不高的地方廁所就在路邊,幾道隔牆廁所正沖馬路,連個門都沒有。這讓許多去旅遊的人感到尷尬。
一望無際,垃圾組成的大海直至與天相交接的地方,這是印度首都新德里城市旁邊的垃圾場。身著簡陋的孩子在垃圾中淘寶,甚至有些人家養的豬、狗也跑到這裡尋找食物。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世界污染最嚴重的15個城市」調查中,印度獨攬14個席位。
印度的現在,或許是中國幾十年前部分地區的景象,但是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越來越高,國家對環保問題的重視,中國已經在極力改善環境問題。
現在中國的環境污染依然嚴重,但是已經止住了加快的步伐,許多地區斥巨資整理前幾十年粗糙發展對環境的破壞,這也讓我們感到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