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3歲愛上他,78歲才當新娘;等了他55年,換來了2年的奇蹟

2019-11-30     說歷史的女人

(說歷史的女人——第1041期)

這也許是上帝的安排。上帝曾用一隻諾亞方舟拯救了人類,自此,船,就承載了許多美麗的傳說。

不少美麗的愛情都開啟在一隻船上。比如鐵達尼號上的羅絲和傑克,傑克遜總統號上的冰心和吳文藻。今天的主人公也是如此。在一條船上,23歲的她愛上了25歲的他,可她直到78歲才當新娘;等了他55年,卻換來了2年的奇蹟,這值得嗎?本期分解。

(一)海上邂逅

1924年。那天的海上有風。一艘從上海到英國的輪船在茫茫碧波之上航行。在船身的顛簸之中,一位少女突然哇哇地吐了起來。她的女伴匆忙之中,也顯得不知所措(顯然她們像是首次乘船遠遊)。正在尷尬之時,一位男士從容地走了過來,他跑前跑後,讓兩位女士感到了安全和溫馨。

傍晚時分,風停了。美麗的夕陽讓海面充滿詩意。那位美麗的少女站在船頭欣賞著一天中最壯美的景色。此時,一件衣服輕柔地搭在了她的肩上。搭衣服的人,正是她暈船時照料她的那位男士。

他風度翩翩,像一位紳士。接下來的故事並不像鐵達尼號上發生的那樣,很快進入浪漫的傳奇(那個顯然過於誇張)。當時23歲的她還很矜持,當然對方也很克制。不過在她少女的芳心裡,愛的種子已經種下,此生對他再也忘不掉了……

(二)名門之後

她叫張茂淵,直隸豐潤(今河北唐山)人,1901年出生於一個官宦世家。其父張佩倫是清末名臣,曾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張佩倫早年因才學出眾,被清廷重臣李鴻章賞識,成為其幕僚,並招之為乘龍快婿。

張佩倫和妻子李鞠耦十分恩愛,有一子一女。兒子張志沂就是後來的才女張愛玲的父親;女兒即張茂淵。所以張茂淵是張愛玲的姑姑。那天和張茂淵一起在船上的那位女伴就是她的嫂嫂,即張志沂之妻,張愛玲之母黃逸梵。

張茂淵自小就漂亮聰慧,自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然不幸的是,她兩歲時,父親便去世了。她的母親李鞠耦,這位名臣之女當時才35歲,至此她守寡後半生,沒有再嫁。她把希望都寄托在一對兒女身上,對他們兄妹二人倍加呵護,悉心培育。為了培養女兒的獨立性,母親將小茂淵當男孩養,讓她自小就穿男孩的衣服,還叫她「少爺」。

張茂淵沒有辜負母親的苦心,她讀書十分優秀,而且很有個性,處事很有主見。在她23歲時,這個身材挺拔,姿容秀麗的大姑娘卻不談婚論嫁,她不滿足於自己的才學和見識,要求到外國留學。

母親同意後,張茂淵於1924年踏上了馳往英國的輪船。當時是她嫂子陪同她去的。張茂淵儘管不太喜歡自己的哥哥(她的兄長沒有什麼志向),卻跟嫂嫂很合得來,兩人形同閨蜜,並對侄女張愛玲有很大影響。

那天在船上,她們碰上的那位紳士一樣的男子叫李開弟,時年25歲。他剛從上海交大電機專業畢業,並獲取公費名額赴英國留學,也是位青年才俊。當時張茂淵對風度翩翩的李開弟十分傾慕;當然,李開弟也對美麗清雅具有貴族氣質的張茂淵印象極佳。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當李開弟在船上用英文縱情朗誦拜倫的詩歌的時候,張茂淵再次為之怦然心動。不過做為一名大家閨秀,矜持的張茂淵沒有朝前再走一步。而李開弟當然更加理智,因為他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家已經定了親。再者,當他得知張茂淵是名門之後,有李鴻章這樣的家族背景的時候,他就望而卻步了。

不過,自此,張茂淵和李開弟便有了不解之緣,他讓她痴情地等了半個多世紀。

到英國後,張茂淵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就讀,而李開弟到利物浦大學讀碩士。二人相距較遠,沒什麼來往。

(三)獨立女性

直到1927年底,張茂淵和李開弟相繼學成回國後,二人的交往才多了起來。不過他們也只是君子之交。因為回國不久,李開弟就在父母的催促下和未婚妻,一位門當戶對的小姐夏毓智結婚了。當時,重情義的張茂淵還為他做了婚禮的女儐相 。

後來,李開弟前往香港工作。而張茂淵則留在了上海,她成為一名獨立的女性,過著自由的生活。她小時候,算命先生就說她是晚婚的命,她也就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婚姻。她儘管眉清目秀,相貌優雅,不乏有人追求,但她性格清冷孤傲,不為任何人所動。

因為,在她的心裡,李開弟才是唯一。但既然李朗心有所屬,她就不便打攪,她不是一個離開始誰就不能活的人,也不屑做一個第三者。

父母雖然給她留下了一份豐厚的財產,她吃喝不愁,但作為新時代的女性,張茂淵有自己的事業。她不依靠任何人生活。她先是憑著留學的經驗,進入英商怡和洋行做職員,後來又到電台做廣播員,成為中國第一代「女主播」。她報告新聞,誦讀社論,每天工作半小時,卻有著很高的薪金。以至於她感嘆:「我每天說半個鐘頭沒意思的話,可以拿到幾萬的薪水;我一天到晚說有意思的話,卻拿不到一個錢。」

於是,她感到在電台太無聊,後來又跳槽到戲院去為國外原版影片做現場翻譯,成為中國最早的一批女性「同聲傳譯」。憑著過人的才幹,她被大光明戲院的總經理器重,聘任為機要秘書,並一做就是十年。作為一個獨身的職業女性,張茂淵憑藉不錯的收入,也活得自由而精彩。

她還自己做過投資,炒過股票,甚至買過法幣保值等。她炒股票時,曾輸掉萬貫家產,但她卻一笑了之,淡然對待。她的身上似乎有一種傳統知識分子的淡泊明志。

張茂淵被人津津樂道的,也有許多跟後來名滿天下的才女張愛玲有關。因為她跟嫂子黃逸梵關係好,所以一直對侄女張愛玲關懷備至。尤其是當張愛玲的母親離婚出走之後。

個性張揚的張愛玲一向跟繼母不和。一次她與繼母吵架,繼母打了她。心高氣傲的她居然要還手,此時她繼母尖叫起來:「她打我,她打我!」愛玲父親聽到,立刻跑了出來,給女兒一頓毒打,並揚言要打死她。張茂淵聞訊,趕來與哥哥理論,也被哥哥毒打,她的金絲眼鏡也當場摔碎了。

在感情方面,她還曾理智地教育張愛玲:「這些男人只是看重你外在的東西,他們只是活動的精蟲,最後還是會離你而去的。」如果張愛玲聽了她姑姑的話,她的愛情生活就不會那麼悲催。

1939年,18歲的張愛玲要到香港大學讀書,因張茂淵與李開弟的相互信任,她便委託李開弟為侄女的監護人。李開弟從此待張愛玲如同親生。

(四)為你守候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李開弟回到上海。張茂淵和李開弟重新相遇後,與他們家來往頻繁。此時的張茂淵已經44歲。一個絕對的大齡剩女。但她毫不在意。

就像那個情種大哲學家金岳霖一樣,一生默默愛著林徽因,同林徽因、梁思成住鄰居,同他們夫妻經常交往。但僅是君子之交,從不插足人家的婚姻,不塗抹雙方的感情。張茂淵也是如此。她經常到李開弟家,跟他的孩子們玩,甚至教他們讀書學習等。李開弟夫人夏毓智起初對她也存戒心,但後來看她心無城府,便索性放開,兩人還無話不談,成了閨蜜。他們夫妻還經常同張茂淵一塊出去吃飯、喝咖啡。

張茂淵不談愛情,不喜歡裝飾性東西,也不喜歡珠寶之類的首飾。但她一直珍藏著一塊寶石。它鑲嵌在一塊霞帔上。而這塊霞帔正是李開弟送給她的。

張愛玲曾在她的散文《姑姑語錄》中寫道,「她手裡賣掉過許多珠寶,只有一塊淡紅的帔霞,還留到現在……每隔些時,她總把它拿出來看看,這裡比比,那裡比比,總想把它派點用場,結果又還是收了起來。青綠絲線穿著的一塊寶石,凍瘡腫到一個程度就有那樣的淡紫紅的半透明……」

文學奇才張愛玲居然把這顆姑姑心愛的寶石比作淡紫色的凍瘡,也是絕了。想必是,張茂淵已經把這塊寶石跟自己永遠融在一起了。即便是一塊凍瘡,也是我手上長的,今生是棄不掉的了。

(五)千金遺囑

張茂淵獨立地生活著,同李開弟保持一段距離,但心中只留他一個人的位置。她以自己對人生的感悟來勸導侄女張愛玲,讓她小心愛情的陷阱,並且告誡她,那個胡蘭成的政治身份不清,且家庭關係模糊(家有妻子和姨太太),勸阻她不要與胡蘭成多加來往,對她的聲譽不好。但她固執己見,並未聽從。

建國後,張愛玲身為「漢奸前妻」,自感前途黯淡,便離開上海去香港,後又輾轉到美國定居,最後在孤寂和落寞中離開人世。儘管她在文學上是成功的,但在愛情婚姻上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李開弟因是資本家出身,後來也命運坎坷。1965年,其妻夏毓智患病,在醫院度過了她人生的最後歲月。做為她的密友,張茂淵承擔起了自己的責任,她和李開弟在醫院輪流陪護夏毓智,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讓後者極為感動,越發對張茂淵視為知己。

臨終前,夏毓智拉著張茂淵的手,終於說出了藏在她心中多年的肺腑之言:

「我早知道你和李開弟是情投意合的一對,當初李開弟對你的出身抱有偏見,對你的個性也不甚了解;他是一個粗人,就斷然拒絕了你的初戀,貿然和我戀愛並結婚了。真的,當初我一點也不知情,你把你的戀情暗藏在內心深處,我竟然一點沒有察覺出來。」

然後,夏毓智接著說:「等李開弟了解你的為人個性,了解你的堅韌的戀情之後,我已經懷孕,和李開弟再也分不開了。李開弟苦惱過,悔恨過,內責過,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晚了。你作為李開弟的初戀情人是那麼地專注於愛情,在長達50多年不間斷的交往中,你沒越雷池一步,這點是我在暗自觀察中的深刻認識。李開弟也是一位謙謙君子,你視我兒子為己出,李開弟視張愛玲為己女,這一切的一切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最後,夏毓智囑託張茂淵:「我將不久於人世,我過世後,希望你能夠和李開弟結為夫婦,以了結我一生的宿願,否則我在九泉之下會死不瞑目!」

一生洒脫,一生堅韌的張茂淵此時再難抑制自己的感情,她一邊擦拭著如潮水般湧出的眼淚,一邊鄭重地點著頭。李開弟夫人夏毓智在安詳中離開人世……

而此時的張茂淵已經64歲,已到了兩邊染霜的花甲之年。她如何面對自己的餘生呢?她真的還會有愛情嗎?她真的會遵從夏毓智那貴比千金的遺囑嗎?

(六)白髮新娘

接下來的日子裡,中國再度進入特殊歷史時期。老年喪妻的李開弟的命運再次受到無情打擊。他的女兒遠在廣州;兒子被逼自殺,親友唯恐避之不及,只有這個似乎已經進入風燭殘年的老翁,被抄家、批鬥,或者下放到鄉下勞動,到弄堂里打掃垃圾……

同時,出身清朝貴族的張茂淵的處境也好不到哪去,她也曾被抄家,去干打掃廁所的活。

苦難顯真情,在這段非常歲月,張茂淵不顧他人的風言風語,果斷地走向了李開弟。她對他悉心照料。她用那雙曾經彈鋼琴的手幫李開弟做家務,洗衣做飯,幫他干又髒又累的活。這時用相濡以沫來形容二人,毫不為過。

他們彼此真愛著,度過了那令人心酸的10年。這10年究竟是痛苦的,煎熬的,還是幸福的,浪漫的?看你如何解讀了,總之,這10年是不尋常的,是沉重的。也許,在張茂淵和李開弟心中,何止百年!

終於,百鍊成鋼。10年的滄桑,10年的打磨,張茂淵和李開弟終於修成正果。

人已老,心還在。55年前那一場海風再度吹來。而這次不是狂風,而是和煦的暖風。滿頭青絲變成了白髮蒼蒼,但張茂淵不再暈船。

改革開放,中華大地再次復甦,李開弟重獲新生。張茂淵終於鼓足勇氣對李開弟表白:「不是我不願再等,我怕時間不再等我。」

李開弟回覆:「雖然我曾經走遠,但心卻沒有離開過。」

再說一句都是多餘。

1979年,那是個春天。等了55年,已經78歲的張茂淵終於嫁給了李開弟,成了他的白髮新娘。當然80歲的李開弟也當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新郎,儘管也是銀髮如雪。

當在大洋彼岸的侄女張愛玲收到姑姑結婚的信息時,禁不住熱淚盈眶。她回憶起張茂淵曾經對她說過的話:「姑姑一定會結婚的,哪怕80歲也會結婚。」

(七)12年的恩愛,2年的奇蹟

張茂淵:她這一生愛得好苦!

人生從頭白開始。張茂淵和李開弟婚後共同度過了12年。這是段遲到的愛情,但也是幸福的愛情。在這段最後的歲月里,他們二人的生活很簡單,但很安詳,是一種真正的夕陽紅,一種真正的歲月靜好。這也許真的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事」。

但歲月不饒人,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張茂淵得了乳腺癌。為了不讓妻子難過,李開弟沒有告訴她病情。他暗中為她尋找治癌專家診治,對她百般呵護,病榻前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但病魔還是無情地吞噬著張茂淵衰老的身體。當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她肺部時,醫生宣布,張茂淵頂多只有幾個月的生命了。

然而,李開弟仍沒有放棄。他以老邁之身,四處打聽名醫,到處尋找治癌良方,控制愛人的病情。

結果,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在醫生早已宣布了「死刑」的情況下,張茂淵的生命硬是又延長了兩年三個月,這兩年多堪稱奇蹟!要知道,當時張茂淵可是快90歲的老人了。這連醫生都感到佩服。

這就是愛的力量。

​1991年6月,張茂淵帶著微笑離開人間,享年90歲整。

張茂淵23歲為李開弟埋下愛情的種子,一生珍藏;它悄悄發芽,她細心呵護;等了55年,78歲時終成正果;他們共度了12年時光,也換來了兩年的奇蹟。張茂淵對愛情如此執著,也是千古罕見。

他的愛人李開弟,也好人長壽,於1998年無憾離世,享年100歲。他將欣然跨過「奈何橋」,與張茂淵在天堂重逢……

(文/說歷史的女人·冰島啖冰)

參考資料:《張愛玲姑姑 張茂淵的痴戀》《姑姑語錄》《張愛玲傳》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yhfvm4BMH2_cNUgykk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