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7月26日訊(記者周丹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輝 實習生李曼 楊莉)眼下,酷暑難耐,不少網友調侃稱:這條命都是空調給的。這最熱的天氣里,也就成了空調安裝工們最忙碌的時候。毒辣的陽光下、懸在空中、淌著汗水,只為早點給市民送上清涼風。26日,記者跟隨格力空調安裝工——李志強、李志學兄弟倆一起,體驗夏日安裝空調的酷熱與艱辛。
衣服濕了又乾乾了又濕
26日中午2點,烈日當頭,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在武昌東湖天下小區里,某棟19層樓的居民家中,記者注意到,李家兄弟倆的工作服上,都已泛起了層層白色的鹽印。「上午已經裝了一台櫃機,衣服汗濕了又乾了。」李志學笑著說,最近天天如此,他們已經習慣了,一天下來,衣服濕了干、乾了又濕,如此反覆是常事。
李志學45歲,哥哥李志強50歲,所謂「上陣親兄弟」,在他們工作中就是如此。1993年,李志強從鍾祥老家來漢,踏進了空調安裝行業,一干就是26年。李志學跟著哥哥入行後,二人就成了最佳拍檔,一直到現在。
「這裡空調外機沒地方放,只能掛在外牆上。」考察好安裝環境後,李志學從工具包里拿出了一根安全繩,一端牢牢系在陽台扶手上,一端系在了自己身上的保險繩上。李志強有些不放心,又替弟弟多打上兩個結,才讓他爬出陽台外,嘴裡反覆念叨著:「慢點!小心!」
李志強說,儘管已經乾了26年,但每次高空作業仍然提心弔膽:「出不得事,一出事就完了,一定要按操作要求來。」
19樓高空「飛檐走壁」
轉眼間,李志學已經一隻腳踩在陽台上僅5厘米寬的邊沿上,另一隻腳懸在19層樓高空,他一手抓住陽台玻璃,一手在外牆上定位、鑽孔、打膨脹螺栓,一氣呵成,單只空調支架裝好了。李志學整個人站上那隻裝好的空調支架,拿著水平儀,準備定位另一側的支架點位。
記者上前與李志強一起,牢牢抓住安全繩。「沒事,每隻支架打了4顆膨脹螺栓,安全著呢。」見記者緊張,李志學用手甩了甩頭上的汗水,安慰記者道。
空調支架裝好後,李志學翻回了陽台內,準備和李志強一起,將重達50公斤的空調外機,一起搬到空調支架上固定。檢查好外機沒有問題後,剛回到地面沒幾分鐘的李志學,又翻出了陽台外,他雙腳站在支架上,緊貼著牆面,慢慢接過空調外機,放在支架上,準備安裝鉚釘。
140多斤的李志學、100斤的空調外機,支架能承受這麼重的重量嗎?「我自己打的膨脹螺栓,心裡有數,三百斤都沒問題。」李志學自信滿滿,他說,最麻煩的就是固定空調外機,整個人要趴在外機上,頭朝地面,俯下身去一點點擰緊螺帽。「剛入這行的時候,別說擰螺帽了,看到樓下都手腳發抖。」他說,如今緊張是沒有了,但安全的弦始終得緊繃著,直到安裝完成。
安裝高峰期到家已是深夜
「夏天裝空調,最難的是什麼?」記者問道。
「溫度越高,裝空調的單子越多,有時候一天下來要跑六七家。」李志學說,特別是高空作業的時候,汗水順著頭髮、沿著額頭流下來,流進眼睛裡,刺痛難忍,又騰不出手來擦汗,真的是難受。
正如其所說,記者的後背都汗濕了,更不用說一直在工作的李家兄弟倆,他們的上衣又濕透了。李志學抖了抖衣服上的汗水,記者才注意到,他頸子上已經曬得通紅,微微有些脫皮,手臂上露出來經常被太陽曬的部分,和被袖子遮擋住的部分,已形成典型的「黑白配」,對比明顯。
「辛苦是辛苦,但天氣熱,用戶們天天催得急,再晚我們也要完成當天的安裝任務。」李志強介紹,夏天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早上5點起床出門,晚上10點到家,成了常事,「超過10點沒回家,全家人都在擔心,電話一個接一個,生怕我出事了。」他說,一起入行的不少同齡人,有的出了意外,有的中途轉行,堅持到現在的已經很少了。
「不過,用戶們都挺好的,經常給我們送冰水,幫忙拉安全繩,還一直說著謝謝我們,挺有成就感的。」李家兄弟都覺得,入行這麼多年,不少用戶成了朋友,他們也憑藉這份工作,在武漢安了家。儘管乾的是高危與高溫下的特殊工作,讓兄弟倆付出不少汗水,但他們樂在其中、收穫滿滿。
下午5點,兄弟倆收拾好工具包,又趕往下一戶安裝點,繼續「送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