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昆蟲可從霧中獲取水分

2019-12-04     中國家庭報




納米比亞沙漠甲蟲為了在西南非洲乾旱的荒野中生存,能夠從稀薄的空氣中獲取水分。它們個頭如藍莓大小,當起霧時,此甲蟲將其凹凸不平的身體傾斜,使霧滴積累並從「機翼盒」滴落到嘴中。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研究此甲蟲如何在沙漠中獲取水分,以幫助缺水地區的社區得到潔凈的水。俄亥俄州阿克倫大學的物理學家亨特·金和同事們研究了此甲蟲的形狀,以及如何增加它們從空氣中捕獲水滴的數量。

研究人員花了數十年時間研究此甲蟲如何將水分傳播到其嘴中。亨特·金和他的團隊使用3D列印技術創建了多個具有不同表面紋理的球體(凹凸和光滑),並在專門設計的風洞中對其進行了測試,以查看它們可以從霧中抽出多少水。他們發現凹凸不平的表面吸附能力更強,表面上具有1毫米顆粒的球體所捕獲的液滴效率是具有相同表面積光滑球體的2.5倍。

研究小組發現一個重要因素是表面的潤滑程度。如果球體表面總是有薄薄的水膜,則水滴不易粘在球體上面。如果研究人員可以操縱這些特性材料,工程師們就可為難民帳篷設計一種集水裝置,以從風中捕捉水滴。此類材料也可以製成瓶子,然後利用空氣中的水重新填充。

在一些乾旱地區,例如摩洛哥撒哈拉沙漠的邊緣,居民多年來一直使用網格將水引導到管道中,然後將水運回村莊。研究人員表示,霧仍然是一種難以捕捉的資源,即使效率略有提高也可能使缺水的社區受益。

編譯/淑娟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lVu424BMH2_cNUgWp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