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地圖市場之爭:四維圖新與百度的官司有了新進展

2024-01-10     藍鯨財經

原標題:高精地圖市場之爭:四維圖新與百度的官司有了新進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財經記者 王健文

時隔六年,四維圖新與百度間的訴訟案終於有了結果。

1月9日午間,四維圖新發布公告稱,二審駁回了百度方面的上訴,並要求百度方面在判決生效後10日內賠償四維圖新6450萬元。

在百度未取得甲級測繪資質的四年時間,雙方合作關係密切,事件轉折發生在2013年,取得甲級測繪資質後百度在高精度地圖板塊持續發力,反超四維圖新市場份額,四維圖新也在尋求自身突破。

四維圖新二審勝訴,百度稱將申請再審

四維圖新與百度的這起訴訟還要追溯到6年之前。

2017年11月,四維圖新將百度旗下的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百度網訊」)、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下稱「百度在線」)、百度雲計算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下稱「百度雲」)三家公司告上了法庭,理由為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

四維圖新表示,自2009年起,公司與百度在電子地圖數據領域開展商務合作,至2016年末合作到期後,雙方並未續約。不過,在《合作協議》終止後,百度產品中使用的仍然是此前四維圖新提供的電子地圖。此外,百度還在合同範圍外的車載相關應用上提供相關電子地圖。

因此,四維圖新認為,百度方面未經公司允許實施侵權行為,侵害了其署名權、修改權、複製權等,且嚴重違背商業誠信原則,擾亂了市場競爭秩序,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了公司的合法權益。

在3年後的2020年11月,法院對案件作出了判決,要求百度方面停止侵權行為、賠禮道歉,並在判決生效後10日內,賠償四維圖新經濟損失6450萬元。

在一審判決後,百度方面並未接受判決,而是進行了上訴。但正如前文所述,二審判決顯示,法院駁回了百度方面的上訴,仍維持一審判決結果。

而針對二審判決結果,百度回應《科創板日報》稱,百度地圖在2016年與四維圖新的合同終止後,使用的是自采數據,並非對方數據。針對判決結果,百度將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同時也已對四維圖新侵犯百度地圖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發起訴訟。

關於百度對這一判決的回應等事項,藍鯨財經也致電四維圖新,但截至發稿,公司未作出回復。

作為對簿公堂的雙方,四維圖新與百度的淵源由來已久。

四維圖新成立於2002年,在成立之初,公司就獲得了甲級測繪資質,也是國內首家獲得導航電子地圖製作資質的企業。彼時,公司主要從事導航電子地圖產品的研發、生產工作。

不過,與主要面向C端的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等導航軟體不同,四維圖新的地圖業務主要面向B端客戶。四維圖新招股書顯示,2007年至2009年,公司主要客戶為豐田、本田、大眾等車企以及諾基亞等消費電子企業。

2009年,四維圖新與百度開啟了合作。四維圖新公告顯示,根據雙方簽訂的《合作協議》,百度網訊、百度在線可以在約定範圍內使用公司的電子地圖作品,並支付相應許可費。

但在導航市場的逐漸擴張的背景下,百度也開始逐漸加大對相關領域的投入。2013年,百度收購了電子導航地圖製作公司長地萬方,並藉此獲得了一張甲級測繪資質。而這也讓四維圖新與百度產生了競爭關係。

而隨著自動駕駛浪潮的到來,高精度地圖市場更是成為了相關地圖產品提供商的「必爭之地」。而在這一領域,百度與四維圖新同樣是競爭關係。在百度的持續投入下,其市場份額逐漸反超了四維圖新。

頭豹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高精度地圖行業短報告顯示,2020年,高精度地圖市場的前五大廠商分別為百度、四維圖新、易圖通、高德和HERE,其中百度的份額為28.1%,四維圖新的市場份額約為21.6%。

或受上述事件的綜合影響,在2016年四維圖新與百度的合約到期後,雙方並未選擇續約。而在結束合作僅不到一年後,四維圖新就將百度方面訴至了法庭。

被百度反超,四維圖新謀變

隨著電子地圖業務競爭加劇,四維圖新也在謀求轉型,而轉型的方向是從電子地圖產品提供商變為覆蓋產業鏈上下游、軟硬體結合的服務商。

2016年,四維圖新開始開展自動駕駛業務,開始研發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核心算法。2017年,公司以38.75億元的對價收購了聯發科旗下的汽車電子事業部傑發科技,並藉此進入了車載晶片行業。

不過,無論是晶片業務還是自動駕駛業務,都未能真正讓四維圖新實現業務突破。

2017年,四維圖新的晶片業務營收為5.17億元,但在隨後的幾年間,這一業務的營業收入起伏不斷。2022年,這一業務的營收為5.02億元,尚不及2017年剛剛收購時的水平。而在收購傑發科技時共計產生了30.43億元的商譽帳麵價值。受此影響,2018年,公司一次性計提了8.86億元的商譽減值。

此外,企業重金押注的自動駕駛業務也未能為企業帶來應有的收益。自開始開拓自動駕駛業務以來,四維圖新在自動駕駛業務上投入了大量資金。2018年,公司曾表示,研發投入有很大一部分是投入在自動駕駛相關領域,且未來一段時間仍將在主營業務領域,特別是新產業方向上持續投入。

2018年,四維圖新的研發投入達到11.66億元,占總營收的比重為54.65%。此後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研發投入占比均高於45%。但直到2023年上半年,公司自動駕駛業務的營收也僅為1.44億元,占企業總營收的比重為9.59%,毛利率也僅為7.01%,遠低於企業其他主營業務。

同時,自2018年以來,企業的凈利潤水平也不斷走低。2020年至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企業的凈利潤分別為-3.57億元、1.26億元、-5.11億元、-5.44億元,近兩年多以來已持續陷入虧損。

或也因此,在此前的2023年股東大會上,四維圖新財務總監姜曉明表示,未來2至3年,除了晶片板塊之外,公司會對研發投入規模有所控制。

在公司陷入持續虧損的背景下,四維圖新的第一大股東變陣。

在經歷了多次股權變動後,早在2014年,四維圖新就已經成為了無控股股東、無實控人的公司,其中,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中國四維的持股比例為8.21%。

8月,四維圖新發布公告稱,中國四維以20.82億元的對價,將所持的6.22%公司股份轉讓給了屹唐新程。由此,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將由中國四維變更為亦莊國投控制下的屹唐新程。

隨著第一大股東的變動,四維圖新的管理層也發生了變動,2023年10月,公司董事長岳濤辭任。而在同年12月的股東大會上,亦莊國投董事長張鵬當選公司新一任董事長。

在近期的一次投資者問答中,四維圖新也表示,未來將在投入端量入為出,力爭通過聚焦盈利模式清晰的核心產品與服務、為客戶提供極致性價比的Tier1(汽車零部件一級供應商)產品、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加速人才隊伍的汰換與疊代升級等舉措實現業績改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f519b078978b292a2de035f025213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