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不怕屋後塘,就怕抬轎房,啥是「抬轎房」,有什麼講究?

2022-07-18     百曉生侃歷史

原標題:俗語:不怕屋後塘,就怕抬轎房,啥是「抬轎房」,有什麼講究?

房屋,是人類生存的寄託,也是一個家庭的基體。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為了躲避寒暑風雨,防範蟲蛇猛獸,在山洞以及樹木之上,建立「穴居」和「巢居」。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運用自然中的材料,建造房屋。

在我國古代,房屋建築大多以土木結構為主。寬闊的台基,規整的布局,精密的結構,高聳如雲的飛檐,絢麗多彩的彩畫,無不彰顯著中國古代建築的獨一無二的風格。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不僅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同樣與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息息相關。

除了存在嚴格的等級規格制度之外,我國古代建築還蘊含著一種獨特的建築風水文化。作為中國古代建築理論的三大支柱之一,建築風水學在中國建築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上至皇家宮殿,下到百姓民宿,在建造房屋時都十分講究房屋風水。

中國古代建築風水學,是一門包含地理學、氣象學、生態學、規劃學以及建築學等多種基礎學科的綜合自然科學。它以自然法則為基礎,講究「天人合一」,主張人與自然相輔相成、和諧統一,同時也相信房屋風水能夠影響到屋主的人生命運。

在中國古代民間,也曾流傳著許多關於住宅風水的俗語,例如「不怕屋後塘,就怕抬轎房」。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抬轎房」又是什麼?有什麼講究?

所謂「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可見「水」在中國古代住宅風水學中的重要程度。在住宅風水學中,水為萬物生機之源,是人類生存所必需之物。因此,「傍水」是中國古代住宅風水學中的一個基本原則。

但僅僅有水還不夠,往往還要講究水的來去匯聚。如果是一潭死水,則會起到負面的作用。因為在古人看來,「山管人丁水管財」,只有滾滾流動的活水,才能夠帶來財富,如果是死水,則會阻斷財路。

不久如此,長期沒有流動的死水,往往容易滋生細菌,可能危害人體的健康。因此古人在建造房屋時,會儘量避免屋後有塘的布局。但相比於「屋後有塘」,另外一種情況更加為人們所避諱,那就是「抬轎房」。那麼什麼是「抬轎房」?

所謂「抬轎房」,在中國古代民間的說法就是中間的房屋比兩邊的房屋要高,兩側的房屋如同轎轅一樣架住中間的房屋。我們都知道,我國古代建築大多為庭院式組群布局。這樣一來,對於通風和採光就十分的講究。

然而如果有一間房屋過高,則會對其他房屋的採光產生影響。同時,由於抬轎房布局的不合理,往往會造成通風效果不佳。在古人看來,不規整的建築格局,會使陰陽失衡,破壞自然環境。而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居住,則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以及時運。

所以在我國古代民間才會有「不怕屋後塘,就怕抬轎房」的俗語流傳。意思就是雖然屋後有塘可能會帶來不好的事物,但仍然可以有挽救的餘地,例如引水、排渠。但如果居住在「抬轎房」中,則可能遭受厄運,甚至有「住了抬轎房,家破人也亡」的說法。

當然,這無疑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中國古代住宅風水學中雖然蘊含著古人長期以來對於自然的觀察與實踐經驗,擁有著一定的借鑑意義。但其中也不乏一些落後的、糟粕的部分,我們應當予以仔細甄別,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f366d3476d006516977f596ff2edf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