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繼《甄嬛傳》之後,鄭曉龍攜肖戰,又一權謀大戲《藏海傳》

2024-06-10     佳琪侃娛樂

期待已久的《藏海傳》,殺青了。

從導演到製作再到演員,討論度一直居高不下,賺足了人們的關注。

其實早在《藏海傳》傳出要籌備開拍的時候,關於劇組的消息就已經有相當高的熱度;

製作團隊、選角等一系列準備活動緊鑼密鼓地推進。

而大家的關注本身就可以說明一二,這部劇的質量到底怎麼樣。

光是海報,就給人一種暗流涌動的感覺。

肖戰戴著一頂齊整的官帽,一雙黑得發亮的眸子裡,朝堂的波譎雲詭呼之欲出。

《藏海傳》講述的是架空朝代,大雍國欽天監監正之子稚奴,一夜之間遭受家族滅門。

背負著血海深仇,他開始臥薪嘗膽,學習縱橫之術,十年之後,化身藏海,重回京城。

這一次,他要沉冤昭雪。

那麼問題來了,殺青待播劇不少,大家為什麼獨獨對這部劇期待值拉滿呢?

甚至看完了製作陣容,發出了一句「好多人啊」的感慨。

除了主角肖戰、張婧儀、周奇、黃覺,所有的配角也都有自己的判詞,可見尊重。

總的來說,這部劇和其他劇的不同有三大方面。

一是創作經驗極其豐富的大導演;

二是製作的完整、原創值誠意滿滿;

三是演員陣容很吸睛。

01

說起鄭曉龍,無人不識。他導演的作品《甄嬛傳》,至今還很難超越。

早在《甄嬛傳》前,鄭曉龍早已成名,而他也遠遠不止導演這一個身份。

1984年,他開始擔任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領導層工作,在這期間,經他安排策劃的電視劇,引發轟動效應的作品層出不窮。

1895年,把老舍小說《四世同堂》搬上螢屏,是新中國第一部長篇電視劇。

而1990年的情感電視劇《渴望》,更是開啟了新中國影視作品的新紀元。

因為一部電視劇,引發全民層面的熱烈討論潮,《渴望》是第一次。

走在大街上,幾乎找不到沒看過這部劇的人;

用一句「萬人空巷」來形容,基本算寫實。

由毛阿敏演唱的電視劇主題曲,播放量數據驚人;

一時間演員張凱麗和李雪健成了眾多兒女心中的抹不去的人,多少眼淚,為他們而流。

「舉國皆哀劉慧芳,舉國皆罵王滬生,萬眾皆嘆宋大成。」中國電視劇發展轉折性的里程碑,出現了。

當年電子廣播還普及少,車站的售票員每到一站都是要報站的。

據說,《渴望》晚上要不要播,報完站售票員都要來上一句總結髮言;

這種藝術級別的廣告,也就那個年代遇上《渴望》能實現了。

不過,當時鄭曉龍並不是導演,而是製片人。隨後,他又以編劇的身份出現在電影螢屏上。

第一次展現出執牛耳操刀大局的導演的天賦,是和馮小剛共同執導《北京人在紐約》;

一部中國人在美國紐約奮鬥、迷失,反思理想與現實的故事。

這部劇也讓鄭曉龍作為導演,第一次走進了觀眾的視野。

時間邁入21世紀,一部《金婚》捧紅了張國立和蔣雯麗,鄭曉龍也水到渠成拿下第14屆白玉蘭最佳導演獎。

看到這裡,大家其實能發現,鄭曉龍一直都穿梭在現代劇里,這是他擅長也鍾情的領域。

時間很快就來到2011年,他卻悶聲不響執導了《甄嬛傳》。

那個時間點其實很微妙,前有《宮》、《步步驚心》已經火得一塌糊塗,古風穿越、宮廷霸總式戀愛盛行一時。

這時候,批判、現實主義的《甄嬛傳》一經播出,卻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可見製作的優秀。

除了狠狠滌盪了一把社會風氣,展現「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真實宮廷生活,時至今日,依舊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

而當初,鄭曉龍導演其實是不打算嘗試古代題材的;

作為《甄嬛傳》編劇,也是鄭導妻子的王小平,對台詞半白半文的處理,人物細節的設計,讓鄭曉龍的想法實現了落地。

加上演員、服裝、造型層層考究,極盡還原;

劉歡為其創作90多首音樂7首歌曲,姚貝娜傾情獻唱;

這才得以出現難以逾越的經典《甄嬛傳》。

如今,《藏海傳》作為古裝大男主權謀劇,和當年的主打宮斗揭露封建婚姻悲哀的《甄嬛傳》實在有太多元素相似,叫人不得不期待。

02

除了鄭曉龍導演坐鎮,這部劇還有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亮點。

那就是獨立完整的原創劇本。

劇本會依據影視的需要,直接增刪。這也就意味著,角色定位十分明確。

如今這樣的電視劇大概是屈指可數;

就連官博和平台宣傳也十分用心,殺青不約而同卡點在了肖戰的生日當天。

而翻開這部劇的籌備資料,編劇需要每隔一段時間,把創作的劇本拿給導演;

獲得細緻的反饋,一點點打磨未來現場拍攝的精度。

嚴格把控整部劇的質量,從造型指導、美術視覺、到禮儀規範、建築風格;

雖然是架空背景,卻要嚴格比照古代規制、研究古畫;

小到一頂帽子、一個道具,不能讓觀眾感覺到出戲。

有這樣力求有據可依的導演和製作團隊,觀眾可不是如獲福音?

幕後看起來是下了不小的功夫,那台前怎麼樣呢?

再看看這部劇的演員,好像又吃了一顆定心丸。

領銜主演里就有,在《開端》里飾演不動聲色公交司機的黃覺。

他在劇里的表現很高明,讓人捉摸不透;

正是這樣,才使得結局揭曉,眾多觀眾直呼:萬萬沒想到。

喬振宇在《藏海傳》中飾演永容王爺;

人物介紹里用了「隨心求趣,惜於往事之憶」幾個字,故事感滿滿。

余男、陳妍希同樣在演員表之列。因為之前翻拍《神鵰俠侶》受到不少爭議的陳妍希,不知這次會否破局,拭目以待。

劇中,還有沙寶亮的驚喜出演。

而鍾漢良作為特邀主演飾演了稚奴的父親蒯鐸。

這個陣容,有沒有讓你滿意呢?

03

最後,再來說說主演。

說起肖戰,不知道你會想到什麼?

一個夏天,一部《陳情令》,讓肖戰就此踏入頂流。

看劇的時候,獨屬於他的細膩,總是在不經意間讓觀眾和角色共情。

在肖戰之前,也許書里的邪魅狂狷只是一個形容;

他卻通過自己的演繹,讓觀眾對這個概念如有實質。

寄住在雲夢裡看似大大咧咧實則心思細膩的少年郎;

飽受誤解沖叛親離卻為了承諾一條獨木橋走到黑的夷陵老祖;

有時候,一個簡單的笑,就像一道光照進人心底;

而故友分道揚鑣,只是一個眼神就讓人感受到那無聲勝有聲的絕望在嘶吼。

而劇中魏無羨和藍忘機由不打不相識,到經歷世事變幻愈發深邃卻不足為外人道的情誼;

更給這個故事添上倍感慰藉的救贖。再次看劇,依然會為之動容。

他的成名之路。乍一看好像就是近兩年的事。但其實,他也在娛樂圈摸爬滾打了很長時間。

有人說是《陳情令》捧紅了肖戰和王一博;

對於演員,小火靠捧,大紅看命。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能抓住機會,需要付出的遠遠不止鏡頭前呈現的。

而看似不經意的運氣,掩蓋不住演員本身的實力和悟性。

更不用說,肖戰在娛樂圈這種神仙打架的地方,形象氣質什麼時候看都是百里挑一;

足見自律。

《藏海傳》在選角之時,少不了群雄逐鹿。

導演們卻在見了肖戰幾次後,不約而同認為這就是自己心中藏海的形象。

外表是觀察和角色適配度的第一關。導演們很快發現,肖戰在聊劇本故事的時候,很細緻;

對於某一場戲,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有自己的思考,這一點在製作團隊和演員交涉的時候,重要性不言而喻。

演員會演戲的時候,一根眉毛你都能看出情緒。

信念感是需要的,情緒激盪的時候,一點靈氣的加持,是賦予角色靈魂的關鍵。

且看肖戰飾演的藏海,如何忍辱負重、智搏奸佞;

在複雜的人性和真摯的溫情面前,為我們帶來一場復仇爽感和深度並存的權謀大戲。

除了肖戰,女主張婧儀也不容忽視。

1999年出生的張婧儀,近些年越來越活躍在電視劇螢屏上。

前段時間熱播的《惜花芷》,張婧儀用演技讓觀眾感受到她對待作品的誠意;

除了實力不可小覷,她還有一種獨屬於自己年齡段的俏皮。

《藏海傳》中,她飾演香暗荼。一個深藏不露、堅毅頑強的角色。

相信張婧儀會用她的方式為我們徐徐揭開這個神秘的女子背後的故事。

結語

觀眾想看「活」的影視作品和演員;

而不是一味按照劇本,或是為了劇情需要而表現的喜怒哀樂。

當年的《甄嬛傳》是如此,今天的《藏海傳》也必將會是。

你期待這部劇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f0ac75b1381a1f44a70784a970079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