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故事內容為網友「月明風清」的生活經歷,她說自己作為長輩對兒子一家算是仁至義盡了,但是面對著兒媳婦一天天的作,是時候狠下心不再管了。以下內容已隱去真實姓名,網友們認為遇到不好說話的兒媳婦該怎麼辦呢?
兒子結婚的時候,我提前給他買好了房子,車不是新的,是我愛人之前開的車,兒子工作後我們兩個就買了輛新能源電動汽車。結婚的時候給了兒媳婦10萬彩禮,具體這錢她是拿了回來還是放在了娘家我不清楚,因為本就是給他們生活用的,具體怎麼處理讓一對新人自己解決吧。
兒媳婦剛嫁過來的時候不想要孩子,我也沒有逼迫她,那時候剛退休,正好可以享受一下退休以後的時光。那兩年一直相安無事,直到兒媳婦懷孕之後。我想著畢竟要升級做奶奶了,要有一點奶奶的樣子,就去學了育嬰師,雖然沒有考證,但是科學育兒方面確實是有準備了。
結果孩子剛出生有黃疸,我看著不像病理性的,就沒要求住院,醫生也是建議回家曬太陽。結果到家之後兒媳婦就開始跟我賭氣,跟我兒子說我不心疼孫子,不肯出錢出院。不得已,我給了他們一萬塊錢,如果他們願意可以去醫院治療一下,但後來不了了之。
因為當時體力還可以,也自詡有些育兒知識,所以我沒有給孩子請月嫂,而是親力親為的伺候著,除了洗尿布和做飯的時間之外,我都在帶孩子,希望兒媳婦能吃好睡好。結果她還是動不動就發脾氣,導致堵了好幾次奶,她本人也受了很多罪。
我把原因歸結為我兒子的參與度太小,所以我讓他多陪陪兒媳婦。結果我兒媳婦理解為我不想帶孩子,把大事小事都推給了他兩個。我的解釋她根本就不聽,月子裡高高興興的時候不到一周,孩子吃不飽哭,她一邊發脾氣一邊哭。不得已,我勸兒子叫親家母過來照顧,畢竟親媽比婆婆好說話。
當時已經出了月子了,可親家母在這邊待了不到一周就要回家,據我兒子說她們母女也是天天吵架,孩子哭了也不管。咱當奶奶的還是心疼孩子,不管兒媳婦願意不願意,還是主動回去帶孩子了,想著兒媳婦已經出了月子,不必事事照顧她,我只要帶好孩子就可以了。
但是出錢出力的我並沒得到兒媳婦的感恩,反而到處跟人說我教著孩子和她不親。才幾個月大的孩子,基本就是誰抱得多和誰親,兒媳婦在家幾乎不理孩子,還嫌孩子跟她不親,這算什麼道理?我受不了這個氣,提出把孩子帶到我那邊帶,結果兒媳婦不同意,最後我一氣之下直接走了。
兒媳婦請了保姆帶孩子,每個月4500塊錢,還只帶白天,晚上需要自己帶。我知道有兩次保姆回帶孩子回農村老家,兒媳婦還美其名曰讓孩子體驗農村生活,難道不怕把孩子拐跑了?我對此不想插嘴了,既然兒媳婦認定保姆比我這親奶奶還好,我還能說什麼呢?
結果上個月,兒媳婦帶著孩子回我這邊,我好菜好飯的招待他們,結果吃飽之後兒媳婦跟我說:「婆婆,以後請保姆帶孩子的錢你出吧,本來就應該奶奶帶孩子,既然你不想出力,那你就出錢吧,反正公公還賺錢,你的養老金也不低,留著錢幹什麼啊?」
兒媳婦請保姆是為了自己能上班,她放心孩子給外人養不放心給我,合著她就提防我這個人會害孩子,倒不提防我的錢啊。可惜我不是傻子,我出錢也好出力也好,是為了我兒子我孫子,可兒媳婦這麼能作,好好一個家被她搞得人心渙散,不是我帶大的孩子不會跟我親,我有什麼可繼續幫的?我跟她說:「誰的孩子誰花錢養吧,我沒有這個義務,我也不至於錢多到給外人。」
隨後我就進了臥室,不肯再理兒媳婦。我愛人和兒子都不在家,任憑她想說什麼隨她去吧,我年齡大了,不找那個氣受了,自己好好保重身體多活幾年吧。兒媳婦肯定會和兒子鬧,可這是他自己選的老婆,他自己去承擔吧。
事事兒有話說:這個案例中的兒媳婦是典型的不會珍惜,結了婚就有房有車,婆婆為了帶孩子去學育嬰知識,月子裡任勞任怨的照顧,時時刻刻為產婦著想,結果換來了兒媳婦的百般刁難,任誰也接受不了吧,別忘了這個兒媳婦可是連自己親媽都能氣走了。
很多女人為了避免和婆婆正面衝突,所以不想要婆婆幫著帶孩子,這個是可以理解的,自己忙不過來想要請保姆也可以理解。但這既然是自己的選擇,就應該自己去承擔這個結果,無論是費用還是風險,都應該自己承擔,否則就不應該拒絕婆婆想要幫忙的好意。
不怕遇到壞事,就怕遇到壞人。一家人同在一個屋檐下,磕磕絆絆是難免的,女人剛生產完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有點產後抑鬱的問題。可這都不是難為老人的理由,如果遇到不講理、不幫忙還添亂的老人,我們應該據理力爭,但大部分婆婆是真心實意對孩子的,再不識好歹就真的是不惜福了。
本文由大俠李事事兒原創,歡迎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