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晚期患者,經中醫一個方法,至今已帶瘤生存10年

2022-07-18     小狐狸的寵物家

原標題:食管癌晚期患者,經中醫一個方法,至今已帶瘤生存10年

我國是食管癌的發病大國,新發和死亡患者的人數幾乎占到了全球的一半以上,成為僅次於胃癌的,由癌症導致死亡的第二大病因。

在中醫上,食管癌被歸為「噎嗝」範疇,屬於本虛標實之證。本虛為氣虛、津虧、血耗;標實為氣鬱、痰阻、血瘀。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腫瘤科王澤民教授指出,食管癌在早期的時候,病人基本上沒有什麼不適症狀,隨著病情進展,才會出現典型的症狀——進行性吞咽困難。

就是說在初期正常吃飯時,吃比較干硬的食物容易被噎到;之後吃麵食、米飯等下咽時也開始出現困難;再之後喝米粥、菜湯等也會受阻;到最後可能連最簡單的喝水都成為一件困難的事情。並且在這個過程中,被噎到的次數越來越多,程度越來越嚴重,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進行性吞咽困難。

當代人的生活節奏比較快,吃飯的時候常常會狼吞虎咽,當出現吞咽不適,常以為是吃得過快或者是咽炎所致,而忽視了食管癌早期也會出現這樣的症狀。

正因為以上原因,很多人在早期沒有引起重視,所以等出現比較重的症狀後,去醫院檢查常發現已經到了中晚期了。王澤民教授之前接診的一位患者李女士就是這樣的情況。

62歲的李女士,在查出食管癌的時候,疾病已經進展到了晚期,處於什麼吃都吃不進的狀態,由於經濟問題沒有選擇放化療,而選擇中醫進行調理。

經過中醫辨證,王澤民教授發現李女士,屬於中氣不旺,胃氣不能息息下降,而乘虛上乾的類型,辨證後啟用中醫泰斗張錫純的參赭培氣湯加減。

方中用人參大補中氣為主,代赭石、半夏降逆安沖、清痰理氣為輔,加知母、天冬、當歸等清熱潤燥、生津養血,桃仁、三七、土鱉蟲活血逐瘀。這幾味藥組合起來使用,既能扶正培本,又可清痰逐瘀。

在服藥的同時,李女士聽從了王澤民教授的建議,每天摘取新鮮的蒲公英榨汁配伍服用。沒想到,在服藥3個月後,李女士居然可以進食了,在用藥一年後之前的不適症狀減輕了許多,用藥1年左右,吃飯基本恢復了正常,到現在十多年過去了,她還健康地活著。

蒲公英,又名黃花地丁,是植物類良藥,有「天然抗生素」之美稱。中醫認為,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入肝、胃經,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利濕退黃,通淋止痛之功,為中醫傳統清熱解毒的藥物,歷代醫家將其用於治療噎膈、乳癰、癤腫等,療效十分顯著。

值得注意的是,新鮮的蒲公英全草清熱解毒的藥力更優於干藥。但蒲公英性寒涼,脾胃虛弱的人應忌用。此外,蒲公英常會配伍其他中藥使用,所以在服用前一定要諮詢醫生喲!

#健康養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d50b3c6c33ad07fb9d581fb28cb2e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