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圈爛錢,這網紅早該被撕

2023-06-24   視覺志

原標題:突然圈爛錢,這網紅早該被撕

封面@電影《西虹市首富》

來了,它又來了。

繼壺口瀑布、青海湖、天下第一關等名景點紛紛被砌上圍牆、讓你無法在路邊觀景後。

終於,梅里雪山也帶著它砌牆的石頭——後來居上了!

一位千里迢迢跑去雲南梅里雪山自駕游的博主,到了卻發現景區214國道旁,修建著厚厚的圍牆。

沒法兒路邊觀景了,想看只能付費去觀景平台遊覽, 由於這一操作實在太過熟悉,質疑聲很快在熱搜上刷屏:

這玩意兒到底咋做到的全國如此統一?難不成批發了什麼防偷窺設置,一鍵Ctrl C+Ctrl+V?

調侃以後景區,怕是都要變成付費玩家限定,他們稱其為 「祖國大好河山,嚴禁偷窺!」

到底有多少景點,

突然砌起了高高的圍牆?

早在這波景區修牆熱前,網上就流傳著一個段子:

「世上本沒有景區,自然風景旁打圍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景區。」

然而最近去梅里雪山景區自駕游的人會發現,敢情這還是一個套娃段子——

在祖國的山河裡面挖呀挖呀挖,砌長長的圍牆,把門票量加。

@大桔小橘的旅行

連雲南當地的遊客都沒料到,從小聽到大的金沙江大轉彎,咋還突然專門修了一面牆——

景區裡面又劃分出了景區,即 封景區

「想看點免費的景點也太難了。」

更何況很多外地來的遊客,在約2米多高的黃牆下,一個個風塵僕僕的摩旅朋友,被攔在牆內不知所措:

景點就在那頭,我卻在這頭。

更荒謬地是,連國道214旁邊的觀景台,都活生生用鐵欄杆圍了起來,搖身一變成了需要門票的付費景點。

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員會不定期跑來檢查:

「買票這裡,20元一張,不買就出去。」

@同上

說得粗鄙一點,這可真是,拉屎啃雞腿—— 虧他張得開口。

要知道,光沖梅里雪山「八大神山之首」的名號,每年就有多少外地遊客慕名而來。

在網上,一直盛傳在該景區自駕游的美麗傳說,「如果你沒見過日照金山,那麼梅里雪山,一定是最容易近距離觀察的一座」。

「最好是自駕,從麗江出發。」

@北魏先生

現在倒好,君不見,214國道旁 修建了一丈圍牆攔截你,想看景最好是自費帶上無人機

因為如果你不想為這風光買單,就只能絞盡腦汁為眼睛打上一輛「飛的」:

藉助無人機的魔力,跨越牆的距離。

然而,即便是這絕(反)妙(骨)的idea,從誕生到破滅往往也不會超過5秒。

因為很快你就會發現,在高高的圍牆旁邊,它還特地為遠道而來的你立了一塊無情的警示牌:

「此區域禁止放飛無人機。」

@瓊海陳氏

看看, 什麼叫下有對策,上有政策;

什麼叫深謀遠慮,慮周藻密。

那一刻,金光打在遠處流雲飛舞的雪山上。

恍惚間,你覺得腦海里想像的所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都在一股神秘的人為力量下,幻化為了一隻金燦燦的陽澄湖大閘蟹——

大閘蟹它待價而沽。

「想賺錢無可厚非」「但連這都要收錢,吃相就太難看了」的指摘迅速被點上了高贊。

坦白講,如果金沙江景區這一做法只是孤例,網上的民憤也未必如此沸騰。

群起群罵是因為,這類新聞曝出早已不是頭一回。

往近了說,今年五一,在淄博以「火了之後誓死不坑遊客」制霸網際網路流量時,壺口瀑布就做出了驚人之舉——

反其道而行之,在沿途路段用鋼板焊接起了近兩米高的圍牆,整整修出了約一公里。

黃河,咱們偉大的母親河,原本沿著這條路下去,一路能瞅見咱「母親」,車想停就停。

沒成想有一天,被牆遮了個嚴嚴實實,只能聽到轟轟水聲。

從此不花人均100票錢進景區,就再難一睹黃河水。

一時間,吐槽四起:

「啥意思,有本事把整條黃河都圍上。」

@同上

老實說,像梅里雪山和壺口瀑布這種景區,在沿途部分路段砌個牆的做法,看起來還不算太過荒謬。

更讓人不解的,是青海湖環湖360公里,竟然也全部用鐵絲網圍了起來。

「除了官方景區,沒有一條路能夠走到青海湖水邊。」

@旅行蒲公英

不滿圍欄後路離湖太遠、沒有了曾經可以進去的小門、自駕停車遠眺也沒戲了,「真純純一條路開到黑」。

這些視頻被發到社交平台後,各種納悶不解的聲音,不一而足。

但讓網友們更生氣的是,即便如此,圍牆熱還是以春風吹又生之勢,一個箭步又吹到了聖潔的梅里雪山。

說好的「祖國河山我的媽」,

憑啥娃看媽還得掏錢?

如果單單從票價來看,掏個幾十、百來塊錢,去所謂的觀景平台,其實並不算多貴。

中國人口頭禪之一,就是「來都來了」。

但景區平地起高牆的做法,一爆出來就戳廣大普通人的肺管子,是因為 這還真不是心疼錢的事兒,而是覺得景區太膈應人。

這麼說吧,這就好比是你在鳥巢外場聽個五月天的演唱會。

結果人居然在舉辦地外把牆修上了天,就差加個蓋子——除了檢票口外,連只鳥都甭想飛進去。

關鍵是,牽頭的居然還不是哪個黃牛小販,私人舉辦方,而是鳥巢官方。

誰也不是傻子,誰都知道這麼做沒有個名正言順的理由,是說不過去的。

梅里雪山國道旁修牆這事兒, 德欽縣文旅局給出的回應,是為了扶持村民。

根據紅星新聞的報道,該局工作人員稱砌牆是因為當地屬於邊疆地區,經濟條件不好,所以「委託德欽梅里雪山國家公園開發經營有限公司,對景點進行日常經營和維護。」

「公司與當地村委會簽訂了合同,旅遊收益會作為 '旅遊反哺'資金,發放給村民。」

這個理由乍一聽好像非常合理,「當地人憑啥不能利用優勢資源,增加點收入?」

然而很多人一細想,又調侃起是不是有哪裡不對。

如果說德欽縣文旅局搬出的「扶持村民」「旅遊反哺」等解釋,還算直白。

景區在回復媒體時,提到的怕遊客「不買門票」,投資建設的觀光車、公園步道和觀景台會打水漂, 等於間接承認了修牆是為了創收,態度也還真誠。

那麼壺口瀑布作為陝西和山西共有景區,兩地對於砌牆給出的不同回應,則讓網友 更感到一絲「被戲弄感」。

陝西宜川縣黃河壺口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發布的情況說明里,稱砌牆是出於安全考慮, 「因為該路段容易落石,遊客離太近會有生命危險。」

還列舉了此前發生過的案例,因為車輛逗留,被落石砸中,發生交通事故。

結果呢,另一邊,山西吉縣方的解釋卻是 「因為景區內部在擴建施工,所以要在路段外圍修建圍擋。」

@封面新聞

同一做法,兩種理由,聽上去都很合理,合在一起卻引發了網友更深的懷疑:

譬如, 為了安全,完全可以只修個矮點的交通防撞墩,為啥偏偏要築那麼高的圍牆?

更多圖片在網上被PO出,圖中顯示在陝西側景區的部分路段上,明明用的還是鐵絲網——

可就是靠近壺口瀑布的地方,圍擋就被改成了 全牆砌磚。

相比之下,青海湖景區管理局給出的理由,合理性就強多了。

闢謠了青海湖突然圍了鐵絲的說法,工作人員稱這規矩在青海已經是上世紀的事兒。

「圍起來是為了劃分牧民的草場,防止牛羊串門,而且是出於生態保護的需要。」

「不圍的話,有的遊客車直接開湖邊去了,又是洗車啊、又是在湖邊生火野炊啊,破環環境。」

所以哪怕有網友惋惜,這一管控變嚴後,原本很多牧民可以靠家小道旁種的油菜花,賺點20來塊的門票錢。

現在小道被強制關閉後,沒了收入讓人心酸。

但景區舉例的種種遊客亂象,包括安全問題很多人確實難以反駁。

@青甘自駕 大鵬

各景區砌牆的理由五花八門,但這一措施最終指向的結果卻很明顯:

失去了其他選擇,只要你還想看這一景點,就只能老老實實去觀景平台交錢。

畢竟大老遠跑過去,總不能真就聽個響兒,咋辦呢?掏錢。

因此,一邊是文旅工作人員 個個解釋得冠冕堂皇

一邊是網友感到 天天地被當傻子,恨不得當面拷問景區的良心。

評論區也成了一出《景區砌牆學大賞》:

「照這邏輯,我們沿海城市,是不是也要建一道圍牆?」

什麼太平洋上加個蓋,珠穆朗瑪峰上修電梯等腦暴靈感,也紛紛湧現。

景區發展一條龍,「誰贊成,誰反對?」

而到今年,事情甚至發酵到了梅里雪山,除了對景區的調侃外,人們更關心的是:

「都是國有土地,名義上你有我有大家有,怎麼偏偏就成了你們的提款機?」

「審批的流程又是否合理?」

據過往新聞報道,在景區管理過程中,引入所謂「打包轉讓經營權」的模式在整個國內旅遊界都不是新聞了。

就如前文提到的,德欽縣文旅局就把景點日常經營和維護權,委託給了德欽梅里雪山國家公園開發經營有限公司。

而以這家「梅里雪山國家公園」(簡稱公園)為例,根據天眼查公開顯示的控股信息,它的股東僅一家——

迪慶州旅遊集團有限公司。

而這家「迪慶州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背後呢,顯示49%的持股方為 迪慶藏族自治州財政局

51%的持股方是雲南民族文化旅遊產業有限公司——同樣也是國資控股。

即100%國資背景。

換句話說,明面上,這個景區是由公園方出面搞各種舉措,實際把持方卻是當地財政局。

和梅里雪山國家公園開發經營有限公司一樣,幾乎所有在景區沿途修砌高牆的當地工作人員, 都會解釋初衷是為了保護行業、發展行業。

然而,且不說所謂「反哺村民」的做法,實質是把資源使用的成本傳遞給了遊客。

就單單金沙江景區修牆事件里,所謂旅遊收益作為「旅遊反哺」資金髮放給村民,誰能給大家一個交代:

究竟最後錢發出去了沒有、發了多少?

所謂保護景區,最後被保護、被發展的又到底是什麼,恐怕也沒人說得清楚。

擺在眼前的事實,只有網上聲量越來越大的民怨。

多名網友發帖反應,梅里雪山砌牆後,景區管理卻更加混亂。

「停車場入口轉三圈都找不到」「隨處可見遊客維權」「景區里沒有導遊指示, 也沒有工作人員主動引導」等爭議不算少見。

至於梅里聲稱的,隨著旅遊環境日益發展,景點可能「擴大化」,然後慢慢取消圍擋、讓遊客 將來無須前往觀景台付費、即可免費賞景的允諾,細究起來也相當曖昧。

「慢慢」這種時間詞,我上一次聽到,還是我們小區門口允諾臨時占用、修建一下的公交車站。

然而一晃好幾年—— 人都老了,站還在。

在幾大因修牆遮擋觀光視野、引發爭議的著名景點裡,已知已經拆掉圍牆、正式全面免費開放的,是去年的桂林象鼻山。

至於杭州西湖,早在多年前就拆除了周邊多處公園圍牆,所以才有更多遊客絡繹不絕。

而當初聲稱是因為修建停車場、建好後會拆除的壺口瀑布,反正上個月,一位路經當地的遊客表示:

「牆沒拆,停車場建好了要收停車費倒是不假。」

所以梅里雪山景區國道旁的牆,究竟多久後會拆除,我們還很難得出論斷。

不過從這一波評論區激起的濃烈逆反情緒來看,可能很長一段時間,將打消一大批人的出遊意願了。

畢竟, 牆砌起來容易,名聲塌了想再找回來可就難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Vista看天下

不苛求正確,只好好說話

24 / Jun / 2023

監製:視覺志

轉載:Vista看天下

微博:視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