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沙縣:以「小切口」做實做細民生保障工作

2023-07-29     陌路花開

原標題:英吉沙縣:以「小切口」做實做細民生保障工作

英吉沙縣步行街停車場。

保障出行安全厚植為民情懷

英吉沙縣公園。

據李龍軍介紹,「按城市精細化管理要求,縣財政投資130萬,在艾古斯路、芒辛路、薩罕路等路段,在人行道劃有小車停車位1300個、摩托車停車位3000個左右,標識標線12千米,在人行道設置硬質隔離護欄3500米,有效提升了城市交通文明程度。」

「來英吉沙縣談點生意,交通很有秩序,停車方便,環境也很好,路面乾淨整潔,下次準備帶家人過來旅遊一趟。」外地客商王帥濤長期在英吉沙縣從事蔬菜批發銷售,對於今年的道路交通環境以及城市精細化管理帶來的變化,他深有感觸。

英吉沙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教導員阿布都偉力·熱西提說:「人行道和電動車道分開之後,交通事故明顯減少,通過長期的宣傳教育,群眾都能遵守交通規則,佩戴頭盔、不逆行,今後我們也會繼續加大宣傳教育,全力提高英吉沙的文明交通形象。」

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民生品質

如今,走在英吉沙縣新老城區,乾淨整潔的人行道路、修葺有序的綠化景觀、亮堂一新的外立牆面……從「面子」到「里子」都發生了許多有深度、有品質的變化。

英吉沙縣大十字路口。

今年畢業的大學生阿孜古麗說:「家鄉的新面貌煥然一新,夜晚霓虹燈閃爍跟大城市沒有區別,這更加堅定了我回家鄉就業的想法。」

「人行道維修好了後,走路比較方便,道路乾淨也比較通暢。」英吉沙鎮和諧社區居民阿卜力克木·喀伍力說。機動車輛違規占用人行道,不僅容易損壞路面,影響市民行走,而且存在交通安全隱患。為改善人行道現狀,提升城區綠色出行環境,縣相關部門安排專業施工隊對城區內人行道路進行不間斷巡查維修,完善城市道路步行設施。

「目前完成芒辛路、英也爾路、喬勒潘路等多條街道人行道維修約4000平方米。」縣住建局陳方說,今年英吉沙縣維修損壞路沿石1公里,同時投資21萬元,設置車道隔離欄,對芒辛路、新市路低矮護欄3100多米進行更換,有效阻止機動車逆行、行人橫穿馬路,跨越護欄防止發生交通隱患。設置30名交通指導員,保持道路交通順暢,減少交通事故發生。

2022年,還投資402萬對烏恰路進行改造擴建,改造長度1.6公里,提升完善了城市道路基礎設施,全力保障群眾安全順暢出行。

加快推進社區管理服務、物業服務提升等工作,做到物業全覆蓋。按照市場化思路,遞進式推進專業化物業工作,幫助成立業主委員會36個,有力提升了社區服務治理能力。「我在這小區住了十年了,小區環境越來越好,路面乾淨整潔,物業也很負責,有啥事給他們說能都及時給我們解決好。」英吉沙鎮幸福社區居民哈斯耶提古麗·伊司馬伊力對物業服務非常滿意。

工作人員檢修小區供暖管道。

供暖工作涉及千家萬戶,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英吉沙縣投資1770萬元,改造老舊管網2.5公里,更換暖氣閘閥及新建閘閥井900餘處。進一步完善全縣供熱配套設施,提升供熱質量,增強群眾的幸福感。

持續推進老舊小區供排水管網改造,不斷完善供排水設施。今年,改造了電信公司家屬院等8個老舊小區,投資100餘萬更換老舊管網1600餘米,老舊小區供排水管道、供熱管道老化問題全面得到解決。

電信公司家屬院是典型的老舊小區,整個院落的管道年久失修,腐蝕嚴重,導致供水管道跑冒滴漏、排水管道經常堵塞、家中暖氣溫度不熱,種種因為管道老化產生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改造完成後,居民張先生說:「我在這個家屬院生活了近20年,最近幾年,房子經常出現下水堵塞問題,小區裡面因為管道維修經常停水,各種問題導致我幾度想要賣掉老房子,但是通過這次老舊小區改造,家裡的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解決,這真是為群眾辦的實事好事。」

投資2800萬元,開展城市綠化質量提升工作,新種植喬木2萬株,灌木1萬株,草坪、花卉0.5萬平方米,對新老城區綠化面積106248平方米進行補植補造;提升綠化面積12公頃,同時,對已有喬木進行壓高、修枝,面積1.5萬平方米,城市園林綠化品質大幅提升。

英吉沙縣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為群眾安裝定頻廣播。

英吉沙鎮居民阿依努爾·麥麥提說:「現在城市建設更漂亮了,出行也更安全了,英吉沙越來越好,生活在這裡,感覺到很幸福。」

堅持人民至上為民服務擔當

英吉沙縣縣委大樓。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英吉沙縣將繼續抓好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立足便民出行,規劃新建停車場14處,合理布置充電樁,進一步完善停車場基礎設施建設,規範管理好停車場;對模糊不清、斷斷續續的道路標線重新劃置,合理加裝隔離護欄;加大城區破損路面、故障路燈、丟失井蓋的巡檢力度,做到及時維修、更換;加快城區非機動車道路磚維修改造工作,解決群眾關心重點問題。結合城區現狀,計劃在人員密集區新增20座公共場所公廁,解決群眾「如廁難」問題。按照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標準,繼續推進折遷還綠、折違補綠、拆圍透綠工作,通過補植補造、栽植喬灌花、精心修剪養護,提升城市綠化品質,徹底改善縣城生態環境。持續落實門前「五包」,通過加強城市管理、環境衛生、公共基礎設施、城市亮化美化、建築外立面改造等系列務實舉措,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展現新作為,堅持「小切口大變化」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c7a81ab2abf14e2a424f2be2b2cc3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