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名將郭子儀的幾次涕淚俱下

2023-06-25     寒雲天

原標題:唐代名將郭子儀的幾次涕淚俱下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偉大的人物往往都有著超凡的毅力,堅韌的品格,但這絕不是說他們只是鐵一般的面目,冷若冰霜,不食人間煙火。相反,他們對於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有深刻的體察,他們能夠打動人的,也有不輕彈的眼淚。唐代中後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郭子儀就是這樣。

他以熱淚釋解同事恩怨。安思順任朔方節度使時,郭子儀和李光弼icon都擔任牙門都將。這兩個人都非尋常之輩。郭子儀年輕時候,武藝超群,參加武舉icon,以「異等」成績而被提拔為軍官,可謂少年得志。而李光弼的父親是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可謂出身名門,年紀輕輕就文武兼備,英氣逼人,被時人所看好。

兩個很厲害的人放在一起,就像兩個老虎放在一個籠子裡一樣。他們不能和睦相處,雖然同桌吃飯,卻互相瞪眼,不肯交談,更談不上交心。後來郭子儀代替安思順節度使的職位,李光弼心中忐忑,就有意離去。很快,唐玄宗icon下詔命郭子儀率兵東伐趙、魏叛軍,李光弼到官衙見郭子儀說:「我情願一死,只求你赦免我的妻兒子女。」聞聽此言,郭子儀即刻起身走下堂來,緊緊摟著李光弼一起走上堂,流著淚道:「當今國家遭逢亂事,連皇上避難去了。沒有你的協助,我怎麼能夠出兵打仗呢?現在哪裡是心懷私怨的時候呀!」一番話,兩人熱淚盈眶,互相扶持對拜,前嫌盡釋,成為推心置腹的摯友,為唐室共謀破賊安邦大計。

此後郭子儀第一個向唐玄宗舉薦的就是李光弼。唐玄宗接受建議,任命李光弼為河東節度副使、知河東節度事兼雲中太守,由此拉開了他九年的平定「安史之亂」功業。若論功勞,李光弼當為平亂的第一功臣。

他以熱淚凝聚士氣。公元763年,唐代宗廣德元年,吐蕃icon軍隊攻入長安。唐代宗被迫逃亡陝州。一時唐軍群龍無首,四處潰逃。有很多禁軍將士聚集在商州,既無人節制,又沒有供應保障,於是散兵游勇四處搶掠,官吏商戶紛紛四處躲藏,社會秩序大亂。於是郭子儀派人去商州安撫人心。當時各位將領聽說郭子儀要來都非常欣喜,表示甘願聽從他的指揮。郭子儀到達商州時,迅速收容殘兵,整合部隊,得到4000人的軍隊。這在危難之時是一支非常寶貴的力量。人聚起來了,但是心未必聚起來了。郭子儀把部隊集合起來,哭著曉諭將士們,勉勵他們要共雪國恥,早日攻取長安!將士們深受感染,為郭子儀對國家的忠誠,為他無私無畏、視死如歸的精神,都表示願意在郭子儀統帥下,為國靖難。

指揮員如何能打動人?如何能把話說到人心裡?首先在於以身作則,其次必須發諸真情,其三必須有高揚的旗幟。郭子儀站在那個時代的道義高點,安定了人心,更激發了大家的勇氣和鬥志。

他以熱淚換來上下安定。唐代宗大曆二年12月,很多散兵游勇為盜,郭子儀父親的墳冢竟然也被挖掘了,官府搜捕也沒有抓獲。也有人說是權臣魚朝恩icon支持人乾的,因為魚朝恩向來討厭郭子儀。這件事兒唐代宗知道後,也非常震驚和擔心,當時郭子儀帶兵駐紮在奉天icon(乾縣)。安祿山icon、史思明icon的造反,讓唐王朝有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危機感,對擁有重兵的人心有餘悸。郭子儀從奉天入朝拜見代宗,代宗提到了這件事,郭子儀痛哭流涕地說,我長久帶兵,卻不能禁止殘暴的行為,因而許多士兵挖掘別人的墳墓,今天挖到我的頭上,這是蒼天在譴責我,不是別人給我找的事兒。

一番和著熱淚的話,讓人對郭子儀的境界肅然起敬。在封建時代自己家的祖墳被盜,無異於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的事情。郭子儀沒有把怒氣撒向別人,而首先從自身的職責入手,做自我批評。也沒有去抱怨人們所懷疑的魚朝恩,更沒有絲毫對朝廷的絲毫怨忿。於是君臣以至社會都安定下來。

這裡在捎帶一句郭子儀和魚朝恩後來的故事。有一次,魚朝恩邀請郭子儀一同狩獵,家人勸他不要去,郭子儀卻不帶一兵一卒,隻身一人去見魚朝恩,讓魚朝恩大為驚訝:「你怎麼就這麼來了?」郭子儀便將有關魚朝恩要加害自己的流言如實相告,並說自己不會相信這些。魚朝恩流著淚說:「您如此相信我,真不愧為德高望重的長者!」

他以熱淚詮釋「國之大者」。公元774年唐代宗大曆9年。郭子儀入朝進言說,朔方是國家的北大門,地位重要,但那裡的兵員消耗散失僅僅剩下1/10,力量嚴重不足。如今吐蕃吞併河西icon、隴右icon地區,裹挾著羌族icon、吐谷渾部眾,勢力比過去強大十倍,對於大唐朝虎視眈眈,欲伺機而動。因此,郭子儀建議唐王朝早做準備,由各道輪流分別派遣精壯士兵,組成四五萬人的軍隊,那麼一定能夠克敵制勝。當時唐代宗並沒有表態。等到了當年夏季,郭子儀要回到自己的屬地邠州,向唐代宗辭行之際,又向代宗談到邊疆大事,以至涕淚俱下!

在那個時代,位高權重的人,往往更需要明哲保身。此時的郭子儀已經77歲。對於關乎國之大者,時時掛在心上,以睡不著、等不得的心態,一遍又一遍地爭取著,努力著。

郭子儀的幾次熱淚,原因不一,人們理解也各有不同。但這其中,有真情,有境界,有智慧,有政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c4e4a879905525cc295aa70976264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