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入朝才一個月,就遭美機轟炸與參謀高瑞欣一起犧牲。隨後,安葬在朝鮮。
1954年12月,志願軍撤離朝鮮時,羅榮桓囑總幹部部擬電稿,請將毛岸英遺骨運回北京安葬。
24日,彭德懷為此寫信給周恩來:
「我意即埋在朝北,以志司或志願軍司令員名義刊碑,說明其自願參軍和犧牲經過,不愧為毛澤東的兒子。與其同時犧牲的另一參謀高瑞欣合埋一處,似此對朝鮮人民教育意義較好,其他死難烈士家屬亦無異議。原電稿已送你處,上述意見未寫上,特補告,妥否請考慮。」
次日,周恩來批道: 「同意彭的意見,請告總幹部部另擬復電。」同時將此件轉送劉少奇、鄧小平閱。
就這樣,毛岸英的遺骨沒有運回中國,而是移葬於朝鮮檜倉烈士陵園,立有墓碑。
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解放軍十大統帥鮮為人知的歷史》一書記述了此事。該書為該社的年度暢銷書,曾名列中國軍事暢銷書熱賣榜第一名(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