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策劃:郭文劍 宋聖英
策劃統籌:蘇東峰 張富義 聞 力
執行統籌:李艾凌 胡緒全 王義才 蔡明慧 任 威 邵超傑 劉 輝
采 訪:司鶴欣 高會鵬 成紹峰 張 坤 魯 超 戚丹青 宋雲層 張 博 霍天燕
1978年 為「剎妖風」運動中受打擊迫害的幹部、群眾平反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決定,今後停止使用不適用社會主義社會的「以階級鬥爭為綱」「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等錯誤口號。從1979年起,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12月31日,中共商丘地委發出《關於為「剎妖風」運動中受打擊迫害的幹部、群眾平反的決定》。決定指出,所謂「剎妖風」運動是錯誤的,對在「剎妖風」運動中受批鬥的地方、軍隊的幹部、群眾一律給予平反,恢復名譽,受到株連的家屬、子女亦應妥善解決。
1979年 把經濟工作當做頭等大事來抓
1979年10月29日至11月5日,中共商丘地委召開全區經濟工作會議,貫徹省委召開的地、市委書記座談會精神和胡喬木對葉劍英國慶講話的說明,理出並總結了經濟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制訂發展商丘經濟的新思路和新舉措。會議認為這次國民經濟調整是前進中調整、在調整中前進,不抓經濟、光搞空頭政治是假社會主義。會議強調,一定要把經濟工作當做頭等大事來抓。要解放思想,按經濟規律辦事。打破官辦工廠、官辦企業的老框框,改變「任務靠計劃、物資靠分配、設備靠調撥、產品靠包銷」的老規矩,變坐商為行商,廣開門路,搞活經濟。
1980年 完善各種形式的生產責任制
1980年10月,全區貫徹執行中共中央【1980】75號文件及省委召開的地、市委書記座談會精神,完善各種形式的生產責任制。11月5日,地委又發出了《關於認真貫徹中共中央75號文件的意見》,分析了各種生產責任制的利與弊,肯定其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作用,提出了需要處理好的問題,諸如:解決好集體用工問題;建立基本勞動日制度,解決好牲口、機器、水利設施的管理使用問題;建立健全林、牧、副、漁、企業等聯產責任制,解決責任田分包過零問題;加強農業科研站、組工作,合理解決大、小隊幹部,民辦教師,赤腳醫生等人員的補償報酬問題;合理確定集體積累和社員分配的比例及合理定產等。
1981年 農業生產實行統一經營、包干到戶
1981年10月25日,中共商丘地委制訂下發了《關於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點意見》,強調堅持亦統則統、宜包則包的原則,因地制宜地、積極地解決統一經營管理問題。此時,全區90%以上的生產隊實行了統一經營、包干到戶的生產責任制。《意見》要求加強對生產責任制工作的領導,切實做好農村社隊的財務整頓工作,認真解決農民負擔過重問題。
1982年 部署「一根扁擔兩頭挑」的造林工程
1982年12月4日,中共商丘地委、行署召開綠化黃河故道南大堤會議,研究部署了「一根扁擔兩頭挑」的造林工程(即以146公里長的黃河故道南大堤林帶為「扁擔」,西挑民權縣雙塔沙荒防護林網1萬畝,東挑虞城縣八里堂綠化鹽鹼地1萬畝)。這項工程把修堤、開路、植樹三項任務統一規劃,路寬6米,路兩側植樹,共需植樹150萬到170萬株,按照各種樹種的技術要求達到規範化;貫徹「誰造誰有」的林業政策,明確林權,頒發林木證。這項工程是實施,不僅能提供木材,增加經濟收入,而且將對防風固沙、治沙改鹼、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起重要作用。
1983年 農民技術人員評技術職稱
1983年1月13日,關於全區農民技術員的技術職稱評定工作的總結指出:根據《河南省農民技術人員技術職稱暫行規定》的要求,自1982年2月開始,在全區進行了農民技術員的考試、評定工作,參加考試的7426人,經過考核和評定,已發證書5917人,其中一級農民技術員1928人、二級農民技術員2385人、三級農民技術員1604人。這一舉動成為農村一大新聞,促進了農民學習文化技術、進行科學種田的積極性。
1984年 196個農村人民公社完成建立鄉政府工作
1984年1月14日,中共商丘地委【1984】7號文件指出,全區農村人民公社體制改革工作自1983年12月中旬全面展開,截至目前,196個公社,除11個公社作為政社分設試點及商丘市3個農村公社隨試點完成建鄉工作外,其餘182個公社已完成鄉黨委、鄉政府和經濟聯合社的分設工作,正在制定各項 規章制度,建立崗位責任制以及制訂農村發展規劃等。村一級的改革,春節前將有80%的大隊、生產隊完成建村委員會和村民組的工作。
1985年 勞動、人事、工資制度改革全面鋪開
1985年,全區勞動、人事、工資制度改革全面鋪開。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下放了部分幹部管理、調配、任免、使用和獎懲權限,簡化了手續,試行了鄉(鎮)幹部選舉招聘制,實行了條件放寬、待遇從優的對外招聘引進技術人才制度;進行了供銷社體制改革,試行和推行了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勞動工資改革方面,研究實行了勞動合同制的方案,並在當年招收合同制工人中試行。
1986年 開展殯葬改革工作
1986年9月15日至17日,商丘地區行署召開全區殯葬改革工作會議。會議要求各級領導要把殯葬改革當做精神文明建設的一件大事來抓,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殯葬管理暫行規定》和《河南省殯葬管理暫行辦法》,根據不同情況,實事求是地劃分火化區和土葬改革區。在火化區實行火葬,在土葬改革區實行深埋不留墳頭。同時堅持節儉辦事,取締迷信活動。
1987年 鄉鎮企業嶄露頭角
1987年3月11日到12日,商丘地區鄉鎮企業工作暨表先大會在商丘市政府禮堂召開。數十名鄉鎮企業家走上領獎台,代表全區367個先進單位和個人,從地委、行署領導手裡接過省和地區頒發的獎盃、錦旗和證書。改革開放後,鄉鎮企業發展很快,特別是院戶企業發展更為突出,占五級企業總數的89%。隨著院戶企業的蓬勃興起,專業村相繼湧現,1986年比1985年增長86%。建築建材業、食品加工業、交通運輸業、養殖業、第三產業,已成為全區鄉鎮企業的五大支柱。
1988年 桐木綜合加工廠花落商丘
1988年4月份,國家計劃委員會批覆了河南省計經委、河南省林業廳報送的關於商丘桐木加工廠可行性研究的報告,同意在商丘建廠。商丘桐木綜合加工廠是在1985年10月立項的。它受到了國家、省計劃、林業、外貿、中國銀行等有關部門和單位的高度重視。有關方面經過對國內外技術設備考察和市場調查預測,全面地進行了可行性研究。商丘桐木綜合加工廠建成後,將年產刨花板3萬立方米,刨花板二次加工(刨切單板貼面)150萬平方米、刨切單板200萬平方米、膠合板1萬立方米、拼板8000立方米,將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1989年 18個酒類產品被評為省優質
在1988年度評選出的河南省優質食品中,商丘地區18個酒類產品被評為省優質,占全省優質酒數的22%,其中,一輕系統16個,居全省各地市、各系統之首。優質酒產品如下:
民權酒廠生產的寶塔牌特質紅葡萄酒、白葡萄酒、珍珠葡萄酒;寧陵張弓酒廠生產的張弓牌皇封酒、優質張弓大曲、低度張弓大曲;商丘林河酒廠生產的林河牌38°林河酒、45°林河特曲、林河大曲;虞城縣響河酒廠生產的響河牌響河特區、38°響河酒、優質響河大曲;柘城縣王貢酒廠生產的王貢牌57°王貢特曲、48°王貢酒;永城縣酒廠生產的豫永牌永城特曲。
商丘縣酒精廠生產的商宋牌50°商宋特曲;睢縣酒廠生產的睢州牌睢州大曲;民權第二葡萄酒廠生產的國農牌中國白葡萄酒。
1990年 經濟體制改革工作向縱深推進
1990年3月16日至18日,商丘地區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指出:一要繼續深化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特別是增強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業的活力。二要繼續深化農村改革,穩定和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進一步加強服務體系建設,試行「雙向承包」。三要繼續深化流通領域的改革,以穩定物價為中心,整頓市場秩序,健全市場法規。四是進一步深化宏觀調控領域的改革。
1991年 三義寨引黃清淤工程開工建設
1991年11月25日,商丘地區重點水利工程——三義寨引黃清淤工程準備就緒,全線開工。為做好前期工作,11月21日,地區引黃清淤工程指揮部在工地首次召開各縣指揮部指揮長會議,要求上下齊心協力,以臨戰的姿態,從難從嚴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全線按時施工。
這次引黃清淤戰線長達50公里,明水多、淤泥多,有十幾萬人出境施工。指揮部要求以縣為單位統一開挖土方、統一排水,改善施工條件,苦幹加巧幹。嚴格按1989年省設計的堆土線堆土,不准亂開路,不准踏青,與沿河群眾團結治水。
1992年 商丘成為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
1992年11月27日,商丘地區行署新聞發言人宣布:國務院日前正式發函,將商丘地區「農村流通體制改革試驗區」列入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序列。兩年來,商丘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發展商品經濟,全面實施了商業「四開放」、糧食商業企業「四分設」、供銷社「綜合商社」、鄉鎮七所八站改革下放、「小政府,大服務」及外貿、物資建設基地、綜合開發、多功能、全方位服務等大的改革,使全區糧食產量大幅度增長,創下歷史上的最高紀錄;農民人均純收入顯著提高,人民生活大大改善;工業生產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經濟效益逐步提高。
1993年 商丘開通首家股票市場
1993年9月24日,河南省證券公司商丘營業部開通與深圳股票市場聯網交易,這是全區的首家股票交易市場。在商丘地區人民銀行一樓股票交易大廳里,現代化的SM網絡系統控制的大型螢幕,隨時展示出遠在千里之外的深圳股票的沉浮,股民們在約3分鐘內就可完成股票交易的委託手續。商丘地區首批股民已擠向交易市場,持股票者最低持股額3000元,最高額達3.1萬元。
1994年 京港大道破土動工
1994年4月5日,京港大道開工典禮舉行。地區有關領導及商丘市主要領導出席了典禮。京港大道是擴大開放、振興商丘的一項關鍵工程,將為商丘市奠定大城市框架的基礎。如果把二環路比作商丘擴大對外開放的西服,京港大道就是西服領帶。京港大道的建成,不僅代表商丘市發展進入新階段,同時,也預示著整個商丘地區走向繁榮的新時代的到來。據悉,京港大道以火車站為起點,經民主東路、軍分區、靶場,往南過運河伸入商丘縣境內,全長1760米、寬60米,總投資1200萬元。
1995年 掀起招商引資熱潮
1995年8月22日,商丘地區招商引資會議召開。會議強調,商丘要發展,必須堅持開放帶動戰略,在盤活存量的同時,積極招商引資。招商引資要講藝術,改變招商的手段,發動個人、企業參加,進行全民招商。當年3月23日,中共商丘地委、行署召開地直機關招商引資動員大會,要求把招商引資工作納入地直機關領導目標管理,動員方方面面的積極性,進一步掀起招商引資高潮。
1996年 京九鐵路建成通車
1196年8月31日,京九鐵路正式開通,首列128次合肥——北京客車19時到達商丘南站。地、市、縣領導和附近群眾熱情接站,並與128次列車的乘客和列車員合影留念。京九鐵路全長2381公里,總投資340億元,從山東曹縣梁堤頭過黃河故道進入商丘,在商丘區內58.72公里,設商丘北站、南站、伊尹站和木蘭站。
1997年 鄭祥義紮根人和六年傳科技
1997年4月4日 中共商丘地委發出《關於向鄭祥義同志學習的決定》。鄭祥義是河南農業大學教授,中共黨員。1991年響應黨的號召到民權縣人和鄉搞科技扶貧,承擔省級科技星火開發項目。6年間舉辦科技培訓班380多期,受培訓農民7000多人,為商丘的科技興農作出了貢獻。他身患癌症之後,仍帶病堅持工作,1997年1月26日病逝,葬於民權縣人和鄉。《商丘日報》、新華社對他的先進事跡進行了宣傳。
1998年 商丘舉行撤地設市掛牌儀式
1998年1月6日上午,商丘撤地設市掛牌儀式在豫東賓館舉行。省市領導分別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市紀委揭牌,副省長李志斌、市委書記劉新民及來賓代表祖松臣分別發表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史培德主持儀式。國家、省有關單位和領導紛紛題詞或發來賀電、賀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宋平題詞:「團結奮進,振興商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李長春題詞:「搶抓京九機遇,發展商丘經濟。」原中顧委常委段君毅題詞:「藉助大京九鐵路優勢,加速發展商丘經濟。」
1999年 商丘開始創建省級衛生城市
1999年5月13日,商丘市召開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動員大會。動員全市各級黨政組織和廣大幹部群眾,深入開展創建衛生城市活動,實現1999年創建省級衛生城市的目標。會議強調要全面加強硬體和軟體建設,確保項項達標,要突出工作重點,抓住薄弱環節,集中力量搞好市容市貌、整治環境衛生及城市交通秩序等工作,力爭近期內有較大改觀,一是突出綠化,加強管理。二是全面治髒,凈化環境。三是大力治亂,優化秩序。四是狠抓美化亮化,提升市容市貌整體水平。
2000年 全國鄉鎮企業經貿洽談暨產品產銷會在商丘舉行
2000年9月6日,由國家農業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農業部鄉鎮企業局、河南省鄉鎮企業局、商丘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00全國鄉鎮企業經貿洽談暨產品產銷會在商丘隆重開幕。來自海內外的友人、全國各地的1萬多名代表及數萬名群眾參加了開幕式。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布赫及夫人珠蘭出席了大會。經貿洽談會暨產品產銷會期間,27個省、自治區的1.1萬人來商,參展企業4000多家,參展產品2萬多種,與會群眾60萬人次。簽訂合作項目及貿易合同4852份,協議資金347.2億元。
2001年 商開高速公路勝利建成通車
2001年12月6日,由3萬名參建人員歷時3年精心鋪設的商開高速公路勝利建成通車。商開高速是承東啟西的一條通道,是體現和諧自然的綠色長龍,也是一條連著中國東西部的一條金腰帶,更是一條商丘人民群眾的愛心路、奉獻路。商開高速在我市境內長177.28公里,橫穿永城、夏邑、虞城、睢陽、寧陵、民權等7個縣(市、區)。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和沿線廣大群眾以當年支援淮海大戰的精神甘願自我犧牲,在全省創造出征地、拆遷任務最大,清障實際工作時間最短的紀錄。
2002年 中國·商丘首屆農業博覽會舉行
2002年9月16日,商丘市310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彩旗獵獵,彩球高懸,中國·商丘首屆農業博覽會隆重開幕。本次大會的主題是「新世紀、新農業、新商丘」。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尤其是在產業化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經營、興農網建設、「四位一體」工程、市場體系和農民經紀人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關注和充分肯定。在加入WTO之後,商丘市委、市政府在農業方面不斷地更新,由傳統的農業轉化為現代農業,這為全省各地市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
2003年 商丘市發布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十條禁令」
2023年11月20日,商丘市發布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十條禁令」。禁令規定:嚴禁不經當地政府批准對企業實施檢查、收費、罰款;嚴禁任何部門向企業集資,要求企業捐贈和贊助;嚴禁對企業擅自採取封門、斷水、斷電、扣押財物等處罰措施;嚴禁違規使用票據和無票據進行收費、罰款;嚴禁自行設立審批事項或對已經取消的審批事項繼續實施審批;嚴禁利用職權向企業吃拿卡要報,或借審批項目、辦理證照、分配資金、收繳稅費之機,向企業索取財物;嚴禁變無償服務為有償服務或超標準收費;嚴禁下達或變相下達收費、罰沒指標;嚴禁強制企業征訂報刊書籍、參加培訓、考察學習和評先、評優、評比活動。
2004年 專家考證:中國商業起源於商丘
2004年5月16日,由商丘市政府和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共同舉辦的中國·商丘與商業起源研討會舉行。來自中國商業史學會、中國人民大學、中科院考古所、中央黨校、上海財經大學,省社科院、省考古研究所、鄭州大學和我市的專家、學者代表80餘人就商丘與商業、商文化起源、中國商業起源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座談會上,專家們論述了商丘是商部族主要活動地區,先商文化源頭在商丘,商人起源於歷史上商朝,商朝、商部族又發源於商丘,因此商丘也成了中國商業的發源地。專家們對王亥的商業活動進行了高度評價,認為他是商人、商業的鼻祖。
2005年 鄭州海關駐商丘辦事處開關
2005年1月6日,鄭州海關駐商丘辦事處舉行開關典禮,鄭州海關黨組書記、關長周冀中和商丘市委書記劉滿倉為鄭州海關駐商丘辦事處揭牌。鄭州海關駐商丘辦事處的開關,進一步完善了鄭州海關的監管布局,形成了以鄭州為中心的東(商丘)、南(南陽)、西(洛陽)、北(安陽)的全省監管框架,為河南的外貿進出口企業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通關服務,促進了開放型經濟的發展。
2006年 首屆中國·商丘國際華商文化節舉行
2006年11月10日,2006國際華商文化節·丙戌年華商始祖追思拜謁儀式在商丘舉行。本次活動是一次盛世盛典,也是全球華商的一次和諧盛會。節會的成功舉辦,豐富了華商文化,弘揚了商業道德,樹立了河南和商丘良好的外部形象。為進一步豐富華商節的內涵、把節會做大做強並形成品牌,華商節籌委會決定從2010年起將節會名稱由「國際華商文化節」更名為「國際華商節」。同時將商祖王亥誕生日即農曆九月初九定為「國際華商節」固定日,逐步在河南形成「三月三拜軒轅、九月九拜商祖」的習俗。
2007年 劉雲山調研商丘文化產業
2007年4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蒞臨我市,先後到「中國畫虎第一村」民權縣王公莊村、商丘演藝集團和永城芒山漢文化景區實地考察,就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情況進行調研。他充分肯定了我市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取得的突出成績,指出發展文化產業,政府要給予政策上的支持,要提供好的環境、好的條件,文化生產力解放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商丘演藝集團文化體制改革的經驗可在全國推廣。
2008年 開展思想大解放、經濟大開放、全民大創業實踐活動
2008年5月22日,中共商丘市委、商丘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深入開展「思想大解放 經濟大開放 全民大創業」實踐活動的意見》,要求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觀念、機制、制度「三項創新」為保障,以工業經濟、民營經濟、縣域經濟「三項突破」為重點,領導帶頭,加壓驅動,務實有為,促進思想觀念新解放,加快商丘發展新跨越,努力實現在黃淮四市中率先發展,為建設美好家園、促進中原崛起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009年 商丘經濟開發區產業集聚區建設拉開大幕
2009年8月28日,商丘經濟開發區隆重舉行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及安居工程奠基儀式,標誌著開發區產業集聚區建設正式拉開大幕。商丘市委書記王保存、市長陶明倫等出席開工奠基儀式,並為項目開工奠基。商丘市委、市政府把產業集聚區建設作為擴大內需、促進增長、加快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大力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企業向產業鏈集中、產業向集群集中。
2010年 商丘逐步明確在中原經濟區中的戰略定位
2010年10月16日,我市舉行構建中原經濟區與加快商丘發展高層研討會。多位國內知名專家齊聚一堂,各抒己見,圍繞中原經濟區戰略背景下商丘的功能定位和發展路徑進行了深入探討。市委書記王保存說,商丘作為河南的東大門,是中原地區東引西進的「橋頭堡」,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產業特色明顯,人口、農業、糧食等優勢突出。我們要緊緊抓住中原經濟區戰略機遇,走好「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之路,努力把商丘建設成為區域性中心城市,構築中原經濟區東部重要戰略支點。
2011年 全市開展「三治三提」推進作風建設專項活動
2011年6月17日,中國共產黨商丘市第三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召開中國共產黨商丘市第四次代表大會的決議》和《中共商丘市委關於開展「三治三提」推進作風建設的決議》。決定在全市開展為期半年的「三治三提」推進作風建設專項活動。開展這項活動,目標是規範從政行為、優化發展環境、強化服務意識、樹立為民形象,以黨風帶政風促民風,著力提高服務質量,著力提高辦事速度,著力提高工作效率。
2012年 商丘全力建設中原經濟區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市
河南省政府印發《商丘市建設中原經濟區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市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要求商丘市認真組織實施,儘快取得成效;省政府有關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能分工給予指導和幫助;省發改委要做好指導和督促檢查工作,及時總結和推廣經驗。《方案》確定了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市主要目標:到2020年,經濟總量在全省位次明顯前移,對外開放高地基本形成,實際利用外資位居全省前列,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城鎮化水平持續提升,「三化」協調科學發展格局全面形成,生態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富裕,社會文明和諧,對中原經濟區東部戰略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2013年 鄭徐高鐵建設拉開序幕
2013年1月14日,鄭徐鐵路客運專線商丘段征地拆遷動員會召開。會議明確了征地拆遷工作節點計劃,要求當年6月底前全線基本完成征地拆遷任務。鄭徐鐵路客運專線全長361.9公里,河南省境內252.8公里。在商丘市境內146.9公里,涉及民權縣、寧陵縣、梁園區、開發區、虞城縣、夏邑縣等,設立3個車站。其中我市徵用土地5305畝,拆遷建築物近80萬平方米。鄭徐客專是三省一部合作項目,是國家和河南省重點工程,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四縱四橫」客運專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4年 全省首家「家事審批合議庭」在寧陵縣人民法院成立
2014年3月17日,全省首家「家事審批合議庭」在寧陵縣人民法院成立。寧陵縣人民法院將離婚糾紛、婚姻無效糾紛等10類案件列為家事審批合議庭受理案件,安排了4名有豐富的審判工作經驗且熟悉婚姻家庭審判業務的女法官。在審判的場景布置上,該院將突出濃厚的家庭氛圍,採取「圓桌式」布置。
2015年 商丘食品博覽會舉行
2015年11月20日至22日,由商丘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商丘市食品工業協會主辦的2015商丘食品博覽會在市體育館舉行。全國人大財經委原主任委員、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會長石秀詩出席開幕式。本屆食品博覽會展區面積2萬多平方米,參展企業800多家,參會經銷商5000多家,五糧液、杏花村、蒙牛、伊利、康師傅、王老吉等國內企業雲集。江蘇宿遷,湖北荊州,河南漯河、許昌、鶴壁、駐馬店等地組團參展。
2016年 鄭徐高鐵開通運營 商丘邁入高鐵時代
2016年9月10日,鄭徐高鐵正式通車,早晨6時20分,隨著G6605次列車從商丘站始發開往鄭州東站,我市大步邁入了高鐵時代。據了解,鄭徐高鐵是國家「四縱四橫」鐵路客運專線網中徐蘭客運專線東段的組成部分,途經河南、安徽、江蘇三個省份,鐵路全長361.937公里,自西向東依次設有鄭州東站、開封北站、蘭考南站、民權北站、商丘站、碭山南站、永城北站、蕭縣北站、徐州東站9個車站。鄭徐高鐵在我市設有三站,分別是民權北站、商丘站、永城北站。
2017年 商丘編制全國首部樞紐經濟發展規劃
2017年7月,我國第一部城市樞紐經濟規劃——《商丘市樞紐經濟發展規劃》於編制完成,並通過終審程序。《商丘市樞紐經濟發展規劃》共包括10個部分,2.2萬餘字,提出了商丘樞紐經濟發展內涵,剖析了商丘樞紐經濟發展環境條件;明確提出了打造「一帶一路」重要節點、中原地區綜合樞紐、區域性產業組織中心等商丘樞紐經濟發展定位與目標;提出了商丘樞紐經濟發展核心要構建設施網絡、服務體系和創新平台;提出了培育樞紐產業集群和樞紐經濟區,實現樞紐經濟規模化擴張;提出了發展商丘樞紐經濟的路徑與政策措施。
2018年 商丘出台高質量發展「一方案十專案」
2018年1月11日開幕的商丘市人大、政協兩會,凝聚推動商丘高質量發展的廣泛共識,聚焦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明確提出認真落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十個專項工作方案,強力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大攻堅戰。之後,《關於推動商丘高質量發展的方案(試行)》及《商丘市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專案》《商丘市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和人才強市工作實施專案》《關於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實施專案》《商丘市2018年開放招商實施專案》《商丘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專案》《美麗商丘生態體系建設實施專案》《商丘市綜合交通樞紐中心城市、百城提質、文明城市創建實施專案》《推進商丘古都城文化傳承創新發展實施專案》等「一方案十專案」相繼出台印發並通過《商丘日報》發布。
2019年 商丘市六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2019年5月9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傳來喜訊:商丘市民權縣、柘城縣、睢縣、寧陵縣、虞城縣等5個國定貧困縣和省定貧困縣夏邑縣,經省級專項評估檢查,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商丘市所有貧困縣都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通過三年的脫貧攻堅,商丘市黨群、幹群關係更加緊密,農村面貌變化深刻,貧困戶和貧困人口、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內生動力更加強勁,商丘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堅實。
2020年 商丘市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2020年11月10日,中央文明辦公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商丘市、柘城縣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永城市為確認保留榮譽稱號的前五屆全國文明城市。近年來,商丘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持續堅持「全域創建、全面提升、全民共享」的創建原則,以「長征精神」「繡花功夫」,使城市功能和品質明顯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2021年 市六次黨代會提出「打造七個強市」發展目標
2021年9月26日,在中國共產黨商丘市第六次代表大會上,市委書記李國勝代表中國共產黨商丘市第五屆委員會向大會作了《在「兩個確保」大局中奮勇爭先更加出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商丘而不懈奮鬥》的報告,描繪了未來五年的藍圖:打造「七個強市」,即打造經濟發展強市、科技創新強市、城鄉融合強市、幸福宜居強市、文化發展強市、平安建設強市、黨建引領強市,實現商丘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創建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把商丘打造成具有廣泛影響力、重要競爭力的全國一流省轄市。
2022年 豫商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拉開帷幕
2022年12月13日,豫商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指揮部召開第一次會議,正式啟動豫商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致力打造對外開放橋頭堡、樞紐經濟新高地,加快推進現代化商丘建設。會議提出,堅持規劃先行,圍繞產城一體、商虞一體、產城融合、城鄉融合、產業新城、城市新區做好整體規劃,力爭「十四五」時期進入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序列。堅持項目為王、致力產業倍增,紮實推進「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打造一流的產業生態、創新生態,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要素鏈、制度鏈共生耦合,全力構建「3+4+N」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現代產業體系,不斷提升產業聚集度和競爭力。加快建設進程,按照「管委會+公司」的模式設立管理機構,實施「三化三制」改革,推進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與豫商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機構套合,儘快建立健全豫商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體制機制,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2023年 第九屆中國·商丘國際華商節舉行
2023年10月23日,農曆九月初九,第九屆中國·商丘國際華商節開幕式暨商祖王亥拜謁大典在華商文化廣場隆重舉行。海內外華商代表禮拜華商始祖,傳承商業文明,共謀發展宏圖。第九屆中國·商丘國際華商節由政協河南省委員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商丘市人民政府、中國僑商聯合會、河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河南省工商業聯合會承辦。本屆節會的主題是:「天下華商 同根同源」,突出「一節一會一展」,「一節」即舉辦第九屆中國·商丘國際華商節開幕式暨商祖王亥拜謁大典,「一會」即舉行第九屆國際華商投資(商丘)大會,「一展」即舉辦殷商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展、高質量發展現代產業展、首屆「殷商之源·大美商丘」中國古城主題攝影展等系列展。
來源:商丘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