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性科普單月小紅書漲粉90萬,為什麼在筆記裡帶上#寶寶輔食#?

2023-08-10     新榜

原標題:靠性科普單月小紅書漲粉90萬,為什麼在筆記裡帶上#寶寶輔食#?

科普性知識的「公主是用鮮花做的」,在小紅書火了。

她的內容專為女生而定製,教女生如何正確認知和理解「性」這件事,分享各種戀愛觀點。新紅數據顯示,「公主是用鮮花做的」小紅書帳號一個月漲粉超過90萬。

有意思的是,她的視頻文案中除了#女性#、#情感#、#戀愛#等相關標籤外,還打上了#寶寶輔食#這個看似沒有任何關聯的標籤。

如果點開#寶寶輔食#的話題,就能發現大部分筆記討論並不是真正的嬰兒輔食,而是像「公主是用鮮花做的」一樣分享各類女生向內容,比如穿搭、美妝、戀愛、日常,甚至一些私密話題。

坊間傳言,只要筆記帶上#寶寶輔食#這個標籤,就不會被小紅書上的男性用戶刷到,因此成為不少女性用戶用來「隔絕」男性用戶的一種方式,並逐漸流行開來。

新紅數據顯示,#寶寶輔食#的話題總瀏覽量現已超過81億次,有180萬小紅書用戶參與過這個話題,近一個月內瀏覽量增加了18億次。

我們好奇,#寶寶輔食#話題標籤是如何發展至如今規模的?帶上這個話題真的能避開男性用戶嗎?以及在小紅書為破圈不斷引入男性用戶的情況下,男女用戶之間的矛盾是否不可避免?

180萬人討論#寶寶輔食#,小紅書女性用戶建起「柏林圍牆」

讓所有女生都能看懂的情侶教育課」
#女生 #情侶 #寶寶輔食 #女孩子應該知道的事
……

這條面向女生的情侶性知識科普,是「公主是用鮮花做的」熱度最高的一條筆記,被點贊了近150萬次,有超過7萬人在評論區參與了話題討論,其中大部分都是女生。

她們「大膽」地分享自己的私密感受,也感慨著曾經的認知錯誤,還有人給出後續的科普話題建議。在某種程度上,「公主是用鮮花做的」視頻評論區就像女生們的樂園。

而這,其實就是帶上#寶寶輔食#話題標籤的目的。

「因為男的不帶孩子,他們才不會關心寶寶輔食」,很多小紅書上的女生堅信男性不會主動搜索「寶寶輔食」,帶上這個話題便不會被男性用戶找到。

最初是誰提出這個觀點已不可考,但一個事實是,#寶寶輔食#儼然成為小紅書女性用戶用來隔絕男生的「柏林圍牆」。

新紅數據顯示,#寶寶輔食#話題近30天參與者超過93%都是女性,且大多是粉絲數小於1000的素人。

這個話題下,被討論最多的是穿搭內容,比例達到28.82%,其次是美食、母嬰、興趣愛好、攝影攝像、生活等筆記內容。

而在抖音、B站、快手等其他內容平台上搜索「寶寶輔食」,相關話題累計播放量已經超過百億次,主角是真正的寶寶與輔食。

抖音、B站的寶寶輔食話題內容

以小紅書上最近一個月帶有#寶寶輔食#標籤的筆記為例,熱度最高的一條內容來自博主「潯yu」,她分享了如何將被子疊成屎的形狀。

筆記看似有點無厘頭,沒想到卻頗受歡迎,被點贊了超過13萬次,吸引了許多網友模仿疊出一個類似形狀的被子並曬出自己的作品。

「潯yu」的小紅書粉絲不過1600多個,筆記內容沒什麼固定主題,大多是日常生活里的小片段,但即使是拍一張晚霞圖,她也會加上#寶寶輔食#的標籤。

點贊數第二的筆記也是如此,來自小紅書穿搭博主「徐徐徐十八」,關於她吐槽自己的小腿粗,也有許多女生在評論區有了共鳴,並互相分享瘦小腿經驗。

從新紅數據的統計來看,近一個月內#寶寶輔食#標籤內容中,點贊數最高的前10條有8條與真正的寶寶輔食毫無關係,而是穿搭、愛好、科普教育等話題。

某種程度上來說,「寶寶輔食」已經成為許多小紅書女性用戶為自己圈出來的一片自留地。

無論是否真的能在實際流量算法中隔絕男性,但不少女性用戶通過打上這個話題標籤的行為,就有了一絲安全感。這也是為什麼寶寶輔食的話題熱度仍在持續走高。

小紅書拓展「他經濟」,男用戶卻不被社區原住民接受?

#寶寶輔食#走紅的背後,是女性用戶強烈的「不安全感」。

小紅書是一個很典型的以女性用戶主體的社區,早期它以美妝護膚品海淘起家,聚集了一批女性用戶作為社區基礎,到如今美妝、穿搭等類型的內容依舊是平台最為熱門的賽道。

有小紅書MCN機構運營表示,過去小紅書女性用戶比例可能超過90%,直到現在機構也仍在針對女性受眾策劃內容,而不會去考慮男性受眾內容,「因為不匹配」。

然而,作為平台,小紅書並不想只做女性的小紅書,而希望多元化發展。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要拓展男性用戶。

2021年,小紅書發起了對男性內容創作者的針對性扶持,運動、汽車、數碼、潮流等垂類內容也得到流量傾斜。在這些扶持動作之下,小紅書方面曾透露,男性用戶比例已經增加至30%。

但多元化卻讓一些女性用戶感到焦慮。

有人發現不少筆記評論區正在被男性用戶占領,極個別會發布猥瑣或者不友善的留言和私信,這讓一些喜歡分享個人日常、穿搭的女性感受到被「凝視」。如若涉及男女性別等話題,更會引發大規模爭論。

所以有女性用戶直接表態希望「男的能不能別逛小紅書」,或是喊話平台出個新功能,能夠「一鍵屏蔽所有男性用戶」。

#寶寶輔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併流行,成為女性用戶手動屏蔽男性用戶的一種方式。

不過,也不是所有男性用戶都被拒之門外。

如果能和女性用戶統一立場,成為「姐妹」,或是坦然接受來自女性用戶的「凝視」,那也會受到歡迎。

就像之前接受改造建議的「小艾同學」,他放出自己的照片虛心求問自己找不到對象的原因,得到不少小紅書女性用戶的建議和點評。

而小艾同學也根據這些建議去健身、減肥、學會收拾自己,用一年時間完成了蛻變,被評價為「全網最聽勸的男人」,目前粉絲數達到21萬,且新紅數據顯示超過82%粉絲都是女性。

出圈的「隔男牆」標籤,正在被人為分裂

很多圍觀群眾最為好奇的一點是,#寶寶輔食#真的能從算法上隔絕男性用戶嗎?

從實踐來看,大機率是不可以的,部分男性用戶反饋,即使沒有主動搜索,他們仍然可以在首頁信息流中刷到帶有#寶寶輔食#標籤的筆記。

與此同時,這個標籤背後的含義逐步出圈之後,一些反向操作也隨之而來。

在#寶寶輔食#的話題標籤中,不時能刷到一些不露臉、穿著緊身衣秀身材的照片,其中大多是胸大、腰細、腿長的風格,疑似有擦邊意味。

當#寶寶輔食#這個話題標籤因為隔絕男性用戶被關注後,反而引起一些男性用戶的好奇,這種好奇心被一部分人用來收割流量,奔向了另一個反面。

這也就意味著,#寶寶輔食#正在被人為分裂成兩個極端,一面極端排斥男性用戶,一面又在吸引男性用戶。是牆,也是橋樑。

而那些最早試圖通過#寶寶輔食#建立隔男牆的女性用戶們已經在找尋下一個陣地——

「要不帶#男性結紮#的話題吧,我不信有男的還會主動搜這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bbd5911e4e5efb3c4a2f66446dda7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