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翻拍金庸劇,這次輪到「小龍女」遭殃了。
近日,新版《神鵰俠侶》的劇照,又引起網友熱議,被掛在了熱搜上。
熱議的內容,多半集中在飾演「小龍女」的年輕演員毛曉慧身上。
大部分網友,對毛曉慧的形象氣質並不滿意。
有人覺得毛曉慧身上沒有「小龍女」的靈氣,一副氣血不足的樣子,完全是在毀經典。
也有網友評價這版「小龍女」是在濫竽充數。
少得可憐的誇讚聲下,也被網友調侃著追問:「收了多少錢?」
新版「小龍女」的口碑,可見一斑。
其實《新神鵰俠侶》在2018年就殺青了,一直沒播的原因是沒過審。如今劇組頻繁宣傳,看來該劇有望在今年播出。
但這部劇的選角,確實有點問題,尤其是經典小說人物「小龍女」,和毛曉慧的氣質毫不沾邊。
如今27歲的毛曉慧,16歲就開始當模特,2012年因為一組「小清新」照片在網絡走紅受到不小的關注,初嘗娛樂圈華麗她,決心當一名演員。
隨後她專注藝考,並於2015年考入「上戲」,成為了科班演員。還沒畢業就參演了電視劇《長相守》,然後就跑到《新神鵰俠侶》劇組,演起了「小龍女」。
定妝照中,毛曉慧的鼻子成為網友吐槽的對象,不知道是因為妝容不合適,還是因為「填充」導致,毛曉慧的鼻子,給人一種非常不自然的感覺,山根拔地而起,透著濃濃的網紅風。
有意思的是,毛曉慧自從出道以來,就被冠以「小劉亦菲」的稱號,而且她本人似乎也沉醉其中,總是有一搭沒一搭地往劉亦菲身上靠。
比如在《演員請就位》中,毛曉慧和祝旭丹、佟夢實一起,上演了舞台劇版的《仙劍奇俠傳》,而毛曉慧則挑選了「趙靈兒」這個劉亦菲曾經飾演過的角色。
結果三位演員人均演技尷尬,完全沒有默契各演各的,照本宣科般的舞台,如同小孩過家家一般。
郭敬明看了都眉頭緊鎖地直言道:你未婚夫都要「噶」了,你飾演的角色怎麼還在聊天,一點反應都沒有?
事實上,《演員請就位》中很多所謂的演員,都是來混臉熟蹭熱度的,毛曉慧就是其中之一。
但想複製劉亦菲,毛曉慧明顯是想多了。
2018年《新倚天屠龍記》殺青時,毛曉慧版的「小龍女」一亮相,就引起了網友的吐槽,別說和劉亦菲、李若彤版的「小龍女」相比了,就連陳妍希版的「小龍女」,也比毛曉慧強出不少。
也怪當時影視圈的審美水平實在太高,如果放在今天,陳妍希版的「小女龍」都是有過人之處的,起碼比毛曉慧飾演的「小女龍」,在氣質和顏值上高出一大截來。
近段時間,影視圈似乎開始流行翻拍經典武俠劇。
大導演徐克,拉著「頂流」肖戰,「關係戶」莊達菲拍攝了電影版的《射鵰英雄傳》。
其中莊達菲在電影中飾演「黃蓉」一角,然而這個女演員的氣質,完全無法體現黃蓉身上的靈性,偏「男相」的五官,讓觀眾看得一頭霧水。
還有5大導演聯合拍攝的《金庸武俠世界》,找了個網紅出身的演員包上恩來飾演「黃蓉」,不斷拉低著影視圈的審美下限。
該劇還魔改原著,洪七公在裡面談起了戀愛,而飾演洪七公的演員,是「油勺子」道明,更是火上澆油。
「梅超風」成了該劇的顏值擔當,導演找來了「網紅臉」孟子義來飾演。
孟子義作為只會展現臉蛋的「花瓶演員」,完全是把「梅超風」當成大女主戲來演的,光是「預告片」,就看得人索然無味。
從各種翻拍劇、古偶劇中能看出,如今影視圈的審美,已經出現了嚴重的降級。
出現這種情況,和背後的資本運作有很大關係。
看看內娛如今的「當紅花生」們,不是星二代就是富家子弟,這個圈子的人數就那麼點,顏值氣質出類拔萃的人就更少了。
但是在資本的包裝下,通過炒作和營銷人設,各種「顏值天花板」層出不窮,連虞書欣這樣來「娛樂圈逐夢」的富家女,都能被冠以「天花板」的名號,一部接一部出演偶像劇,就能看出娛樂圈的環境,已經變了模樣。
出演電影版《射鵰英雄傳》的莊達菲,更是業內有名的「關係戶」,她和李庚希、向涵之被戲稱為「三里屯三姐妹」,是「京圈小公主」之一。
這三個人家庭條件一個比一個強,背後的「推手」都是徐靜蕾。
莊達菲的母親在「京圈」混得很開,父親和香港娛樂圈有很深的生意合作,乾爹乾媽是姚晨夫婦,再加上背後推手徐靜蕾,所以她一出道就資源加身。
11歲就在電影《老人願》飾演了一個角色,該片的演員是張譯、王珞丹這樣的知名演員。
大學沒畢業就在《我的刺蝟女孩》《她和他的戀愛劇本》等偶像劇中飾演重要角色。
這種演員要是看上了那個角色,哪怕顏值氣質不符,也會有人願意捧她。
李庚希的背景更是不得了。
她父親一句話,就讓徐靜蕾將李庚希收為「入室弟子」,專門騰出10個月時間教她表演,還在各種節目中對李庚希大加讚賞。
看看李庚希這些年出演的影視劇就明白了,《小歡喜》《雪中悍刀行》《超越》都是「上星劇」,只有這種劇才有資格參選「白玉蘭獎」這種影視大獎。
而只有高中學歷的李庚希,甚至都沒接受過正規的表演培訓,就被捧成了「大女主」。
哪怕是背景稍弱的向涵之,也接到了《小敏家》這樣的熱播劇資源,還和肖戰合作了《驕陽伴我》。
至於觀眾是什麼感受,其實已經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了,本來如今很多影視劇,就不是給普通觀眾們看的。
都說「顏值不行演技來湊」,但問題是這些「星二代」和「富二代」們最大的短板,就是演技。
詮釋角色都是「高興時候哈哈哈,難過起來哇哇哇」的模樣,沒有演技的沉澱,演什麼角色都像是只會讀台詞的機器。
但這不礙事,通稿一發,粉絲尬吹就完事了。
內娛不是沒人了,而是裡面擠滿了這樣「追夢演藝圈」資源咖。
久而久之,影視圈的「遮羞布」,也快被這些演員和導演,扒得一乾二淨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