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第十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以下簡稱絲藝節)在西安開幕,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裡,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33台劇目、63場演出在藝術節期間集中「綻放」。其中,在《赳赳大秦》劇場舉行的開幕式上,超大型秦文化主題演藝《赳赳大秦》成為本次絲藝節上最為引人注目的亮點。該劇目通過豐富的歷史場景、精湛的表演藝術和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生動再現了秦朝的輝煌與壯麗,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和高度讚譽。《赳赳大秦》不僅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也為本次絲藝節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赳赳大秦》從全球公演至今,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收穫了如此廣泛的讚譽呢?
挖掘秦文化精髓
喚起觀眾對中華文明的文化認同
記者採訪了國內外文化界人士,他們一致認為,《赳赳大秦》不僅以其宏大的敘事格局、精湛的表演藝術和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吸引了觀眾的目光,更在於它深刻挖掘和呈現了秦朝的歷史文化精髓,喚起了觀眾對中華文明的深厚情感和文化認同。該劇目通過生動的歷史場景、感人至深的故事和高水平的藝術表現,成功地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充滿魅力的秦朝世界。
《赳赳大秦》的創作團隊用心感受歷史,用情講述故事,力求讓每一位觀眾都能感受到秦朝的輝煌與壯麗。秦文化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生命力,它奠定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堅實根基,也夯實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整體觀、系統觀、家國天下的思想根基。
《赳赳大秦》的劇情設計也極具秦文化的感染力。演出以歷史人物原型「黑夫」的故事為主線,從小人物的視角感受大秦王朝崛起的過程,通過細膩的情感刻畫和大氣磅礴的場景設置,重現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在觀演過程中,觀眾伴隨「黑夫」的奮鬥歷程,共同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輝煌。
正如網友所言,《赳赳大秦》的團隊配置、藝術理念、場館硬體讓我相信《赳赳大秦》就應該是這場講述秦朝故事的舞台劇代表作。偉大的故事+優秀的團隊+全身心的投入,相信《赳赳大秦》會成為西安乃至全國演藝市場的一張名片。
高標準 嚴要求
打磨出高質量的文藝作品
在《赳赳大秦》的創作過程中,劇組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力求打造一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優秀作品。從劇本創作到舞台設計,從音樂編排到演員表演,每一個環節都經過精心打磨,最終呈現出一部深受觀眾喜愛的舞台劇。
據悉,《赳赳大秦》彙集了中外頂尖藝術家和創作團隊,演出主創團隊包括總導演周莉亞和韓真,她們憑藉《只此青綠》《永不消逝的電波》《詠春》《杜甫》等作品多次獲得「文華獎」「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家級獎項,舞台視覺總設計由索契冬奧會開幕式聯合導演、國際舞台美術大師喬治·西平(美國)擔任,由美國百老匯托尼獎最佳燈光設計獲得者唐納德·霍德爾(美國)出任燈光總設計,多媒體總設計奧利維爾·古萊特(加拿大),歷史文學顧問李開元,台詞顧問蘆葦等國內外頂尖藝術家傾力加盟,使作品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總導演周莉亞和韓真認為,《赳赳大秦》是一部創作精良,有追求、有品格、有氣質的藝術精品,將舞台藝術、舞美特效藝術等多種藝術形式融合創新,成為新時代文旅融合發展的開創性演出。
另外,《赳赳大秦》在藝術形式上進行了大膽創新,將傳統的古典元素與現代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赳赳大秦》舞美布景裝飾燈具的總數超過3萬個。全隱蔽式動態舞台機械,跨45米飛行舞美技術,打造出亞洲室內最大的空中移動舞美裝置,精彩絕倫的演出背後是數字科技的創新驅動。全球首個貫穿行進式劇場,世界最長最快軌道式超大型移動觀眾座椅,亞洲室內最大空中移動舞美裝置等這些高科技創新技術的應用,打造出了獨樹一幟的觀演方式。
可以看出,《赳赳大秦》的成功上演,不僅是一次精品藝術盛宴,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不僅有利於增強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還為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提供了新的載體和平台。未來,《赳赳大秦》將繼續創新和優化,不斷提升藝術水準和觀賞體驗,為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增進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作出更大的貢獻。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楊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ac64b0824c99a2b4e731058a0e4b0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