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的下半場:千億極兔狂飆

2023-10-31   市界

原標題:快遞業的下半場:千億極兔狂飆

中國消費者到底有多愛網購?

國家郵政局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快遞業務量超600億件,同比增長超17%;2022年全國快遞業務量更是高達1105.8億件,也就是說,平均每天會有約3億個包裹在全國各地流動。

隨著快遞業務成倍增長,在我國,民營快遞企業的數量也從2009年的4000多家增長到如今的2萬多家,市場份額提升至86%。

這其中,尤以一家叫做極兔速遞的快遞公司最受外界關注。因為最早極兔速遞只是為了確保OPPO手機在海外的運輸效率才誕生的。2015年,當時負責OPPO印尼業務的李傑為全面將手機品牌打入海外市場,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創辦了極兔快遞。

哪成想這隻「兔子」出道就追上了行業風口,在東南亞發展得順風順水,於是鼓起勇氣也想啃一啃國內快遞市場這塊「肥肉」。2019年,極兔花重金收購龍邦速運拿到了全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通過有機增長以及收購,極兔速遞在中國的包裹量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40.2%。2022年,極兔速遞的包裹量達到了120.25億件。在快遞企業林立的中國市場,這相當於全國平均每天發出去的10個包裹,就有1個是由極兔速遞派送。

極兔的速度快到讓人瞠目。進入中國市場不過短短四年時間,其已占據中國快遞市場約10.9%的市場份額。2023年10月27日,極兔速遞成功赴港上市的消息傳來,一舉刷新了快遞企業從創立到上市的速度,成為市值破千億港元的快遞公司。

在已經殺紅眼的中國快遞市場,任何一家快遞公司想要突圍都不容易。極兔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做到的,並成功登陸資本市場的呢?

瘋狂的兔子,3年狂飆900億

善於在存量市場中尋找增量的「兔子」,從不掩飾自己的商業野心。2022年11月,極兔速遞斥巨資拿下了足球運動員梅西的代言,讓全世界知道了它的存在。

那次官宣讓不少網友直呼震驚,除了因為這是國內快遞企業首次簽約足壇巨星,人們更多的是不敢相信,向來以便宜著稱,被稱為快遞界「拼多多」的極兔速遞,怎麼會跟梅西扯上關係。

但不管外界怎麼議論,極兔的目的達到了,這次合作給其帶來了極大的曝光量和討論度,同時改變了其以往在消費者心中的固有印象。2023年,極兔速遞登上了春節聯歡晚會,成為民營快遞里第一家亮相春晚的企業。

在投資人的眼裡,他們選擇極兔,看重的不僅是其在國內市場的發展前景,而是這家企業具有全球化的視野和前瞻性。他們甚至認為極兔有潛力對標全球三大快遞公司之一的UPS。

其實,從一開始,極兔速遞的布局就是全球化的。2022年1月,極兔啟動了阿聯和沙烏地阿拉伯兩國的快遞網絡;2月,極兔進入了拉丁美洲市場,在墨西哥、巴西等地起網;6月,極兔又跑去了埃及淘金。目前,極兔的快遞網絡已經覆蓋了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4個大洲的13個國家。

對於新興市場,極兔採取了跟在東南亞和中國市場類似的發展策略,通過集團統一管理,區域高度自治的模式,以此調動當地團隊的積極性。

儘管新市場還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目前還處於規模快速擴張期,但也為極兔帶來了一份可觀的收入。2023年上半年,包括跨境服務及新市場的國內快遞服務收入為5.81億美元。而未進入上述市場之前,2020年和2021年,該數據僅為0.1億美元和2.93億美元。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市界」,對起家于海外的極兔來說,國際業務及強大的商業模式複製力也是撐起極兔高估值的核心因素之一。

在2017年至2023年5月期間,極兔已經完成了7輪融資,融資總額約為56億美元。甚至在極兔遞交招股書的前一個月,該公司剛剛完成了D輪融資,以7.65美元/股融資了2億美元。如果按照16.97億股總股本計算,極兔的估值在當時就達到了1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超900億元。

而站在極兔速遞背後的投資人,不乏騰訊投資、紅杉中國、高瓴資本、順豐控股等多位知名的基石投資者。

極兔速遞的招股書顯示,隨著公司規模效應提高,其盈利能力顯著提升。2020年至2022年,極兔營收從15.35億美元翻了近5倍,增長至72.67億美元。2023年上半年,營收為40.30億美元。毛利率從2020那年的-17%進一步降至2022年的-3.7%,截至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已經大幅收窄並轉正至4.8%。

其實近年來,隨著快遞行業局部價格戰的持續,各家快遞公司都在聚焦成本精細化管理,而單票成本無疑是考核企業經營能力的重要指標。對於這個數據,極兔不敢馬虎,尤其是中國地區,其單票成本已經從2020年的0.51美元/件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0.34美元/件。

極兔速遞用了不到十年時間,搭建的網絡讓旗下的包裹流向了全球各地。自此,全球業務布局,市占率穩定、以及盈利向好等,都成為了資本市場給出極兔肯定一票的關鍵。

極兔為何成長這麼快?

坦白講,極兔的發展路徑可以說為整個快遞行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觀察樣本。

在集中度很高的中國快遞行業,新玩家想要站穩腳跟並不容易。因為快遞行業有一個共識:能在兩年內達到日單量2000萬,是衡量一個新玩家能否活下去的重要指標。

邁過這條「生死線」,中通用了16年,圓通用了18年,韻達用了19年,申通用了25年,而極兔只用了短短10個月。極兔為何成長這麼快?

踩准了國內電商行業的風口是天時,但實際上,極兔也是用真金白銀瘋狂砸錢補貼運費,給自己硬生生砸出了一條生路。

一位從事跨境電商的商家告訴「市界」,由於運費便宜,加上與電商平台的深度綁定,很多平台上的商家更願意選擇使用極兔的物流服務。

彼時的2019年,「通達系」開啟內卷模式,忙到都沒有注意到這個新玩家的到來。等他們反應過來時,曾對極兔發起過一次聯合反攻,但這個後來者還是用了短短10個月的時間,將日單量突破2000萬單。

雖然幾方的纏鬥很快被主管部門叫停,但極兔的出現讓快遞巨頭們倍感壓力。不過,這一戰卻讓極兔在國內市場站穩了腳跟,迅速成為了繼京東系、順豐系、菜鳥系之外,快遞江湖中不容小覷的一股新力量。

必須得承認的是,極兔這種以價換量的策略也讓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直到現在規模效應才顯現,盈利走向正軌。2023年上半年,在經調整EBITDA(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下,極兔終於扭虧為盈,凈利潤0.39億美元。這也讓其有了赴港上市的信心。

運費相比同行便宜實惠,是極兔的絕對「武器」,但該公司還有不同於其他快遞企業的發展模式。

相比於重資金投入的直營制度以及迅速拓網的加盟制度,極兔藉助在東南亞市場積累的海外市場運作能力以及此前OPPO、VIVO步步高體系的強大經銷網絡,通過區域代理模式在國內發展,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升擴張效率,運營手段更加靈活。

據悉,極兔賦予了區域代理商較大的權利,將網絡的關鍵部分交給了總部和區域代理共同的運營實體運營,而攬派件和服務站則由區域代理管理或者由網絡合作夥伴管理。

但光有戰術也不行,極兔能夠走到今天,也多虧了其將收購確立為企業增長和擴張的重要戰略。

2021年10月,極兔以68億元的價格收購了百世快遞,震驚業界。借著收購的機會,極兔名正言順地拿到了「淘系」電商平台的通行證。安信證券曾表示,此次收購能夠幫助極兔在短時間內獲得百世快遞的人力、市占率及淘系入口的流量。

經過一年半的兩網融合調整期後,2023年5月,極兔又以11.83億元拿下了順豐旗下加盟制網絡豐網100%的股權,這個被順豐視為累贅的存在,卻擴充了極兔的網絡。

這兩大收購動作,讓極兔的規模體量、網絡布局迅速倍增,完成了里程碑式的跨越。2022年,按照包裹量計算,極兔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10.9%,成為國內第六大快遞企業。2023年8月,極兔的市場份額進一步增加至12.4%。

從海外到國內的迂迴戰

當前,除了服務好國內的消費市場,不少快遞企業已經將觸角伸向海外,不僅持續完善境外樞紐、地面網絡,還加緊海外倉布局,建設新型外貿物流網絡體系。

相比於國內快遞公司來勢洶洶的出海行動,極兔速遞本身就是在海外誕生的。

東南亞,是極兔速遞的大本營。「市界」發現,與阿里組建菜鳥、京東成立京東物流極為相似,極兔速遞的成立也是遵循「解決問題」的邏輯。

2015年,OPPO成為了印尼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第二名,但由於當地物流基礎設施的落後,配送成為了最大的難題,極兔速遞應運而生。

但快遞業務的範圍不能僅僅局限於自家業務的配送,極兔迅速發展的另外一個機遇是趕上了東南亞電商爆發,新興電商平台shopee、阿里巴巴在東南亞地區的旗艦電商平台Lazada、印尼本地電商平台Tokopedia在東南亞地區發展得如火如荼。

而且極兔推出了「遲到必賠」的服務,網點逾期需要賠付的措施,一舉讓極兔在印尼市場贏得了口碑。此後,極兔開始進攻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柬埔寨以及新加坡等地區,短時間內成為了東南亞電商件量第一的快遞公司。

「在快遞企業出海方面,極兔可以說是引領者。」曾有物流行業分析師對「市界」表示。

而且再後來,極兔不僅覆蓋東南亞,還拓展到中東、巴西、墨西哥。前不久,在《花兒與少年·絲路季》綜藝節目中,嘉賓們到訪了極兔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的轉運中心,並體驗了極兔快遞員的一日工作。

據了解,該轉運中心占地1萬平方米,最大日處理能力20萬件包裹,是當前中東地區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物流中心。極兔速遞在推進當地物流技術、管理上的建設十分高效。

如果說在東南亞市場,極兔是因為本地化程度高,才發展得順風順水,那麼在更遙遠的市場,極兔是怎麼做到在最短的時間快速完成海外渠道的布局呢?

招股書顯示,極兔是目前東南亞及中國唯一一個成功大規模採用區域代理模式的快遞運營商。這也是極兔在海外跑出重圍的關鍵。

何為區域代理模式?

它源於步步高體系早期的代理商制度,不同的是,區域代理模式是普通加盟制的升級版。

具體是指,極兔與第三方合作夥伴合作,在特定區域內提供攬件和派件服務,同時由極兔總部制定每個市場的整體經營策略和執行計劃,包括轉運中心的密度和地理位置,幹線運輸路線規劃和網絡承載能力等。

這種模式不僅更靈活、能提高運營控制能力,最關鍵的是成本還很低。據了解,區域代理模式可以降低極兔在人力、車輛、租賃等方面的成本,同時也減少了其在建設物流網絡方面的資本投入。

縱觀極兔速遞這些年的發展軌跡,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張從「東南亞擴張至中國,再進軍全球」的藍圖。這種逆向發展的邏輯,讓極兔走出了差異化風格。

跳出企業視角,站在經濟全球化的角度看極兔國際化的軌跡,有行業人士認為,這也是中國快遞的經驗助力發展中國家在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網絡布局優化、產業協同等方面加快建設。

對極兔來說,登陸資本市場或許只是一切的開始。隨著物流行業風雲再起,極兔若想在全球化道路上繼續奔跑,這條通往新世界的橋樑必須要搭得再堅固一些。

作者 | 楊 俏

編輯 | 田晏林

運營 | 劉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