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擬對中國電動汽車啟動反補貼調查,或提高關稅限制進口

2023-09-14     車訊網

原標題:歐盟擬對中國電動汽車啟動反補貼調查,或提高關稅限制進口

9月13日,歐盟委員會官網披露的信息顯示,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發表第四次「盟情咨文」時表示,歐盟委員會將啟動一項針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

據彭博社報道,馮德萊恩演講時稱,「全球電動車市場充斥著平價的中國汽車,它們的價格之所以低,是因為獲得了巨額的國家補貼,而這正在扭曲我們的市場。」同時,馮德萊恩還在講話中強調了電動汽車對歐盟雄心勃勃的環境目標的重要性,「電動汽車關係到我們的環保經濟,在歐洲有著巨大的潛力。因此,歐洲對電動車競爭持開放態度,但不接受『向下競爭』。」

此前,在2023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大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就曾表示:「我國汽車出口市場一定要高度重視,但不要盲目樂觀,我們最擔心的是國外對我國汽車出口的『反傾銷』,前兩年傳出消息了,歐盟下一步可能對我們會採取一定的措施。」

目前來看,無論是「反補貼」還是「反傾銷」,最終都會對中國汽車產品出口歐洲造成嚴重影響。公開資料顯示,當進口產品以傾銷價格或在接受出口國政府補貼的情況下低價進入國內市場,並對生產同類產品的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實質損害威脅的情況下,世界貿易組織(WTO)允許成員方使用反傾銷和反補貼等貿易救濟措施。其中,反傾銷的措施是對傾銷產品徵收反傾銷稅或進行價格承諾,反補貼的措施則是限制進口或徵收反補貼稅。

關於此次反補貼調查及相關措施的具體執行時間,歐盟委員會表示,反補貼調查必須在啟動後的13個月內實施措施。臨時措施必須在不遲於9個月內實施,如果法律允許,在隨後的4個月內將實施最終措施。

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在9月14日答記者問中指出:

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競爭力不斷提升,這是堅持不懈開展科技創新、構建完整產業鏈供應鏈的結果,是通過艱苦努力、憑藉自身實力贏得的競爭優勢,受到了包括歐盟消費者在內的全球用戶歡迎,同時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包括歐盟在內的綠色轉型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歐汽車產業有著廣泛的合作空間和共同利益,經過多年發展,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歐盟汽車企業在中國投資經營多年,中國市場已成為眾多歐盟車企最大的海外市場。中方始終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歡迎歐盟汽車企業進一步擴大對華投資,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投資。

中方敦促歐盟從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以及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大局出發,與中方開展對話磋商,為中歐電動汽車產業共同發展創造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共同致力於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中和的努力。中方將密切關注歐方保護主義傾向和後續行動,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a0d65b63880a028759d5a01c324de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