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碩果纍纍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
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中國第二大傳統節日
這一天家家吃團圓飯,品月餅,賞明月
寓意著團團圓圓
異鄉的人們也在這一天祈願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小時候,中秋節是圓的,
圓圓的月亮,圓圓的月餅,圓圓的笑臉,
總是勾起那遙遠的囑咐與思緒,
蒼穹中繁星點點像千萬盞孔明燈,
像一眨一眨暗送秋波的明眸,
熠熠生輝。
長大後,中秋節是思念,
因為開始有了距離,
終想做一個普通人,
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和一起賞月的人,
闔家團圓。
來源:視覺赤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a-SNm0BJleJMoPMYEs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