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堅固掩體,1319個巨型彈簧支撐,500米花崗岩核彈都炸不開

2019-07-05     大喵情報局

發生在上世紀的美蘇冷戰,將人類核武器的數量推上了巔峰,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當時美國擁有1.4萬枚戰略核彈頭,1.5萬枚戰役戰術核彈頭,總當量超過50億噸;與之針鋒相對的前蘇聯,擁有1.1萬枚戰略核彈頭,5400個戰役戰術核彈頭,總當量超過100億噸。這些核武器的數量,僅需其中的一小部分,便足以將人類文明摧毀殆盡,使地球滑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為了能應付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核大戰,以及隨之而來的核冬天,各國不得不做好最壞的打算,修築防護核武器的掩體。美國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秘密在全國各地修建大型避難所,前蘇聯、中國、印度、以色列、德國等國家也在國內修建了大量防護設施和地下掩體,沒有人願意看到核戰爭爆發,也沒有人敢保證不會爆發核戰爭。在這種背景下,1958年,美國和加拿大簽署了協定,北美防空司令部聯合防空機構正式成立,美國啟動了「延續政府計劃」,修建了一座可抵擋核攻擊的地下指揮中心。

美國軍方認為,作為美國總統的最後一道防線,地下指揮中心必須要遠離鬧市進而工業區,易於隱蔽而不易被發現,尤其要能抵禦核武器的攻擊。在美國軍方的物色下,科羅拉多州境內的夏延山就成為了修建大型掩體的理想場所。這裡海拔2400米,地勢險要,環境多山,天然岩洞密布,紅色砂岩地貌易於隱藏,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非常適用於設立軍事場所。

1961年5月,建造工程開始動工。在工程師團隊的策劃設計、2萬餘名施工人員的努力下,一個面積2萬平米、高25米的人工洞穴開鑿完成,另外三條500米長、15米高的隧道也完成修築,僅開挖洞穴和隧道就花費了2年之久。

隨後,軍方在洞穴內建起了15棟大樓,每座大樓底部均由近百個4.5噸的巨型彈簧做支撐,15座大樓共有1319個彈簧。與普通建築不同,這些大樓均使用鋼鐵焊接而成,在遭受核爆攻擊時,底部彈簧可以抵消劇烈的震動。隧道的進出口是兩道2米厚的大鐵門,一旦關閉後,可以和外界徹底隔離,核輻射和衝擊波均無法對洞穴內部造成影響。在洞穴上方,天然的花崗岩層厚度超過500米,堅硬無比,整個掩體可以承受1000萬噸當量核武器的直接轟擊,確保核彈炸不開。

除了隧道、洞穴和大樓外,掩體內部的系統完善而複雜,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各種複雜情況,整個工程歷時5年才正式交付。在這個掩體內,有發電系統、排水系統、通風系統,還準備有大量的飲用水、食物、醫療設施和藥品,足夠躲在掩體內的人員生存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此外,洞內還配有最安全可靠的通信系統,可在戰爭期間與美國的關鍵部門以及部署在全球的軍事基地取得聯繫,應對外界的突發事件。

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後,美國一些地下掩體年久失修,逐漸失去了作用,直到911事件爆發後,這些地下掩體又得以重新修繕。一旦核戰爆發,它們將繼續發揮作用,成為美國總統的最後最後一道防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_SDH2wBmyVoG_1ZNtD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