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買了高端小區就能享受高端純粹的業主圈層嗎?在群租房野蠻生長的現在,只有你想不到,沒有群租房做不到。最近,濟南南部雙井片區某高端小區,被媒體報道300平出租房被改成宿舍住48人!
據多家媒體的報道,9月17日,濟南。某小區業主發現,樓內兩套房屋被租賃出去改裝成了集體宿舍,一套不到300平的屋內竟然放了24張上下鋪。經了解,這兩套房屋是一個餐飲企業租下來用作員工宿舍的,多名業主已聯名要求其退租。
小區業主發現這個大宿舍的事情時,都懵逼了,因為房屋原油結構被破壞得亂七八糟。一共48張床(24個上下鋪)。主臥的衛生間被改成了7個蹲坑。西廚房改成了淋浴間……
這樣的房子,您見過嗎?您住過嗎?
事實上,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進入城市打拚,租房成為一大需求。群租房在很多城市已經成了監管難題。就濟南而言,隨著城市建設不斷推進,城中村逐漸消失,相對廉價的房源不斷萎縮。於是,一些人盯上了這一商機,他們為了博取更多經濟利益,擅自改變房屋結構、平面布局和使用功能,由此滋生出群租房亂象。
我們在網上搜索群租房關鍵詞,出現的新聞很多都是各種火災、擾民的新聞。而濟南最近幾年群租房發展也比較迅速,一般剛需盤是群租房的集中地,但現在來看越來越多的高檔小區也深受其擾。
某群租房實拍
多年來,全國各地都三令五申加強對群租房的管理,但該問題至今仍十分棘手。監管群租房涉及公安、房管、建設、市容等多個部門,各個部門都可以對法規中的內容按各自的理解或需要進行解釋,由此造成了「誰都可以管,誰都可以不管」的尷尬局面。
在今年6月底,濟南公安局曾經在官網公布了一份政協提案,《關於加強我市群租房整治的建議》。根據回復來看,濟南正在加大對群租房的監管力度。但是整治群租房,涉及住房保障、綜治、民政、公安、城管執法、工商、稅務等各部門,還應需要協調統籌。除了群租房,居民樓里辦公也是應該被重點監管的。
在其它城市,三合一場所,和群租房已經成為了重點監管的領域。
所謂「三合一」場所,是指住宿與生產、儲存、經營等一種或幾種用途混合設置在同一連通空間內的場所。因此,相對應的整治原則,就是將住宿部分與其他一種或幾種部分進行有效的防火分隔,並配以相應的獨立疏散通道、消防設施、器材及相關輔助設施。
建議內容:
近期,為全力保障火災重點防護期消防安全工作,北京、廣州、南京等地都有針對性地開展群租房專項整治行動。據了解,我市群租房現象在一些城鄉結合部也較為嚴重。一些出租屋多處於老舊民房內,建築年限長、耐火等級低、電線老化以及市民消防知識技能缺乏,一旦發生火災將造成人員財產損失。在我市東部的東城逸家、中鐵逸都國際等小區,群租房雖幾次被有關媒體曝光,但均未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清理,一套160多平米的房子,用簡易的板材分隔成大大小小五間房、一個公廁和一塊公共區域,整個房子看上去就是床床床。這樣的環境人雜衛生難免顯得髒亂差,不僅個人隱私無法保證,更是存在很多安全隱患。經過調研和與部分居民座談了解,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在全市開展出租房屋安全隱患集中整治活動。採取入戶走訪和建築信息採集相結合的方式,發動鎮街、基層派出所及城管網格員力量,開展摸底排查,找准轄區最突出的群租房、「三合一」區域,有針對性地開展集中整治。對排查發現的問題,將進行分類登記造冊、分類監管,逐一複查驗收。
二是抓好重點區域的檢查治理。緊盯全市「三小」場所、物流工業園區等容易出現違規住人的區域,加大檢查力度,堅決清理違規住人現場。同時,公安、消防、城管、住建等部門對建築天面彩鋼板、違章搭建清理,工地違章用電用火治理等工作,嚴厲查處消防違法行為,嚴格依法督促整改火災隱患。
三是出台相關群租房規定。借鑑南京市的有關規定,房屋改造不得破壞消防設施的完好有效,不得將一間原始設計為居住空間的房間分割、搭建後出租,或按床位出租;不得將原始設計為廚房、衛生間、陽台、地下儲藏室和車庫等非居住空間改造出租、供人員居住。原則上出租房間的人均建築面積不得低於15平方米,每個出租房間居住成年人數不得超過2人。
四是鼓勵民間資本進入群租房市場。可以通過增加供應的方法,比如提供更多公租房,來緩解群租房混亂的現象。另外,目前經營群租房的主要是散兵游勇,比較隱蔽。專業的運營房屋公寓的企業只占據市場5%左右的份額,而且租金較高。因此可以鼓勵專業的企業和民間資本來運營,這樣不僅利於政府部門監管,也能讓群租房的質量上一個台階。
五是鼓勵市民舉報。設立舉報電話,或者通過12345市民熱線,市民可以根據自己了解的實際情況,舉報群租房、地下室和車庫出租屋,一經查實,就可獲得不高於500元的獎勵,鼓勵市民提供相關線索,徹底整治群租房混亂擾民,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問題。
某群租房實拍
對「群租房」現象,公安機關主要工作是租賃房屋的社會用戶註冊、流動人口的信息申報和治安消防等方面的管理,但對一部分房主擅自改變房屋結構、違反規定改變房屋使用性質和不按規定登記備案的行為,公安機關無法做出相應處理。
根據2011年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頒布實施的《商品房屋租賃管理辦法》(住建部第6號令)規定,出租住房應當到當地房屋主管部門登記備案,並應當以原設計的房間為最小出租單位,人均租住建築面積不得低於當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標準。對於改變房屋結構及存在消防隱患的房屋規定不得用於出租。違反規定應當由房管部門進行處罰,可處以最高三萬元的罰款。因此對這一處罰行為的執行需要由住房保障、城管執法等多部門聯合執法才能有效。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組織開展廣泛宣傳。採取多種喜聞樂見、直觀易懂形式的宣傳,讓廣大流動人口和出租房主熟知我市關於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法規政策、基本權益和義務以及流動人口信息申報、登記辦證的各項流程,提高流動人口主動申報信息,申領居住證的積極性、主動性。二是落實「網格化」信息採集機制。進一步推進「實有人口、實有房屋」信息系統建設,不斷提升流動人口綜合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落實「以證管人、以房管人、以業管人、以社區管人」的屬地化服務管理措施,充分發揮強化流動管理在維護轄區治安秩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加強出租房屋信息登記。加強對「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等管理薄弱、服務缺失、隱患突出的流動人口聚居區,中小旅館、出租房屋、娛樂場所等流動人口容易落腳、犯罪分子容易藏身、治安問題比較集中的場所、部位進行滾動式的排查整治,最大限度減少治安隱患。同時,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組織好安全監管、安全教育,提高流動人口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
建議工作
針對日常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建議由政府統一領導,全市制定統一的工作方案,明確各部門職責任務,住房保障、綜治、民政、公安、城管執法、工商、稅務等各部門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加強協調積極推進出租房屋社會化、網格化管理,經常性開展多部門聯動的群租房集中清理整治行動。定期向社會發布通告,要求「群租房」出租人限期整改。特別是對「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的市內五區東城逸家、奧林逸城等20多個居民小區,組織多部門聯合的拉網式排查,徹底澄清底數,對有嚴重治安和消防隱患的堅決予以取締。
正是因為監管難,這給很多群租房機構可趁之機,助長了僥倖心理。在整治群租房方面,濟南可以借鑑一下其他城市的做法。
責令停租告知單
(針對群租房使用)
《責令停租告知單》上面對應的11條均為負面清單。對應解釋如下:
1.居住區域人均承租建築面積應大於12平方米。整個居住區域面積(去除生產、儲存區域面積以及房東自身使用面積)。
2.每個居室居住人數小於2人(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關係的除外)。3人及以上即為群。
3.每個居室居住人均使用面積大於4平方米。
4.居室外牆應設置窗戶(窗口高度大於1米,寬度大於0.8米,窗台下沿距室內地面高度小於1.2米)。
註:以上四條必須同時滿足。
5.外牆設置窗戶且門窗、陽台嚴禁設置影響逃生救援的障礙物(廣告牌等)或金屬柵欄(可改裝成內部可開啟,高度大於1.0米、寬度大於0.8米)。
6.三層及三層以上的居室(住人的房間)設置固定在牆體上的逃生軟梯(必須固定在實牆且確保放置到位);二層居室(住人的房間)設置固定在牆體上的逃生繩。
7.住宿10人以上按照標準安裝簡易噴淋系統,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或獨立式煙感探測器等消防設施,並明確專人負責消防管理。
8.疏散樓梯、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必須保持暢通。電動自行車嚴禁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樓梯間內停放或充電。
9.電氣線路嚴禁私拉亂接。
10.嚴禁違規使用液化氣灶、酒精爐、煤油爐等明火灶具。包含居室(住人的房間)內嚴禁存放使用液化石油氣鋼瓶。
11.其他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定的情形。
據濟南樓市參考了解,濟南存在群租房的小區有很多很多,僅僅是東城逸家、奧林逸城、中鐵逸都國際這些漢峪金谷周邊的小區,就十分嚴重,其他片區群租房同樣嚴重。
很多群租房的機構,自恃監管困難,有恃無恐,對於前來勸說整改的業主,不予理會,希望這條推送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客觀樓盤測評,專業買房推薦,
樓盤業主維權爆料,通通都可以找我們!
請關注「濟南樓市參考」,下面有二維碼!
歡迎加入濟南樓市QQ群,群號:77176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