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波「嚮往」和「極限」的熱搜里,「生活」勝出第一局

2020-05-11     文娛頭版

原標題:在這波「嚮往」和「極限」的熱搜里,「生活」勝出第一局

有時候「變化嘗鮮」倒不如「守拙歸田」。

#黃磊叫周迅妞妞##彭昱暢是怎麼找到女朋友的##迪麗熱巴 鵬哥我沒有##賈乃亮雷佳音給鄧倫拔罐#……他們來了,他們帶著熱搜又來了。

上周五,《嚮往的生活》第四季開播;上周日,《極限挑戰》第六季回歸。

每每提到綜N代,這兩檔節目始終是不可忽視的存在。近來,走到第四季的《嚮往的生活》和第六季的《極限挑戰》,不僅未播先熱,播出當晚更是多個熱搜預定、討論霸屏……國產綜藝經過觀眾多年的捶打仍能保持熱度,著實不易。

都2020年了,這兩檔綜N代為何依然這麼「熱」?從新一季的首期開始,我們一個一個說。

0

1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在《嚮往的生活》第四季正式播出前,節目組以一封「道歉信」向觀眾宣告新福利:節目時長比以前更長了,並幽默地表示「如果耽誤大家睡覺也請多包涵」。

作為慢綜藝的代表,《嚮往的生活》已經做了四季,錄製地點也從北京、江南、湘西輾轉到西雙版納。雖然蘑菇屋駐地一直在變,但提到《嚮往的生活》,觀眾總能夠不自覺想到電話點菜、田間勞動、燒火做飯、圍桌而坐的輕鬆與愜意。

隨著逗孔雀和打椰子兩版預告放出,這種一家四口「採菊東籬下」般的美好景象,儼然再次加深了「蘑菇屋」之於「嚮往」這一符號,使其在開播前便擁有了足夠熱度。

每一檔慢綜藝都離不開一個問題:當我們看慢綜藝的時候在看什麼?《嚮往的生活》也不例外。

導演曾說, 《嚮往的生活》是拍給城裡人看的

而在《嚮往的生活》第四季中,節目對於「滿足城市居民對農村生活的想像」這一核心定位更加清晰。

首先是房子。第四季的蘑菇屋簡直就是「大戶人家」配置。

大廚房。節目開篇就展示出蘑菇屋史上最大廚房。大到什麼程度呢?四面通透,房梁掛鞦韆,連黃磊都不禁發出疑問:這難道是給我準備的臥室嗎?

大院子。除了正常居住範圍內的大院子,還有大片花田、水果地,相比前幾季多數需要成員親自栽種,成熟的菠蘿、甘蔗、香蕉、百香果、木瓜隨手可得,規模堪比小型農場。

妥妥的一個豪華大house。

看到了吧,《嚮往的生活》不是《變形計》中展示出來的巨大城鄉差異,也不是《爸爸去哪兒》的硬核式體驗農村生活,而是打造一個模擬的世外桃源,滿足城市人的隱居夢。

伸手摘百香果,爬樹摘椰子,彎腰拔菠蘿,順手拔甘蔗,全家出動割香蕉......一屋四人,三餐四季,守拙歸田園——這是繁忙焦慮的現代人難以沉澱的寧靜。

一家人雖溫馨,但總看這一家人難免無趣。因此,一群造訪不斷的老朋友成了讓這家人躁起來的催化劑。

第四季第一期,周迅的出現就足夠驚艷。自二十多年前合作《人間四月天》後成為老朋友,此番黃磊一看到周迅進門,上前捧著臉說「小妞,是你來了啊」。

就問,有誰能捧著周迅的臉叫「小妞」,還是專屬稱呼,一叫就是二十多年。滿屏都是老友間的親切與熟悉,擋都擋不住。

而在熟悉的基礎上,如果來的人還能搞笑,那就更絕了。

說到好笑,即使沒看過《嚮往的生活》全季,自帶喜劇劇本的徐崢造訪蘑菇屋稱得上「一絕」。

老友見面互懟不說,就連飯後活動也「不走尋常路」,「Tony小何」上線為徐崢洗頭,一秒入戲「碟中諜山(3)」讓觀眾笑出豬叫。

所以,首期節目裡郭麒麟的出現,讓蘑菇屋從周迅帶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的溫情中,一下子躁了起來。

現場表現單口相聲——

要想富還是得先修路,要不然上家串門都不好串

哎呀,好傢夥,這條路,早知道換個輕鬆點的(箱子)

田間地頭的,一點神秘感都沒有

夢寐以求的生活配置+談得來的三五好友,《嚮往的生活》滿足了觀眾關於生活的一切美好想像:一個其樂融融、生活富足、遠離城市喧囂的家。坐擁「水果銀行」的一家四口,過上了依山傍水,開門有大片花海,時常有老朋友拜訪的日子。

這樣的日子,正是身為觀眾的你我想擁有卻無法擁有的小日子。

慢綜藝就如一壺茶,泡得好便能解去這些膩味,但泡得不好只能是滿口的苦澀,讓人無法下咽。大多數人只能看到生活的苟且,《嚮往的生活》要做的就是讓觀眾感受到生活中別樣的清爽,讓他們看到那些「詩和遠方」。

儘管是一檔節目,《嚮往的生活》仍舊能夠讓觀眾在有朋自遠方來的淡泊和一蔬一飯的人間煙火氣中,短暫地脫離浮躁。

笑料與溫情兼具,這季更加找准自己位置的《嚮往的生活》,成了。

0

2

被偏愛的總有恃無恐

如果說《嚮往的生活》經過三季的復盤再思考,更加明確關於「生活」的延續,那麼走過六季的《極限挑戰》則讓「變化」充滿各種可能。其中,最直觀的變動就是核心成員大換血。

這一季的《極限挑戰》僅剩張藝興、王迅兩位老成員,除了上一季已經作為飛行嘉賓露臉的賈乃亮「坐正」之外,憑藉網劇《我是餘歡水》剛大火一把的郭京飛攜手鄧倫以新人身份加盟。

雖然從上一季開始,《極限挑戰》就因核心人員缺位引發不少爭議,但「雞條」老粉總是不甘心,也不忍心放棄。

第一期看下來,《極限挑戰》第六季好笑嗎?好笑。

當雷佳音和賈乃亮聯手整蠱鄧倫,用酸奶瓶給鄧倫拔罐時,一臉不情願,但轉身把後背交給雷佳音沒得說——

粉絲福利啊粉絲福利,額外贈送福利,看到就是賺到。

不論是「獻身」拔火罐的鄧倫喜提熱搜,節目中沒有偶像包袱地全力配合老玩家,還是徹底放下身段迪麗熱巴,大吼「鵬哥,我沒有」,亦或是雷佳音、賈乃亮張口就來「淡黃的頭髮,蓬鬆的裙子」……無論節目主MC怎麼變,關於「逗笑觀眾」這件事,《極限挑戰》依然信手拈來。

而在更新主MC之外,《極限挑戰》第六季的最大變化就是一切都變得顯而易見了:除了搞笑得顯而易見,還有尷尬得顯而易見。

結合時下熱點,聚焦社會問題,反應當下國民心態,首期節目從「心愿」出發,將市民心愿、新冠肺炎治癒者的心愿、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的心愿以及醫護人員的心愿匯聚在一起,向觀眾傳遞出面對困難時不要害怕,只要我們一起拼,就一定贏的堅定信念。

如果是新粉絲,看個熱鬧,《極限挑戰》第六季絕對完成了任務,但從網友和觀眾各方面的反饋來看,《極限挑戰》第六季的一系列變化都稱不上成功。

嘉賓身上的任務痕跡明顯到就怕別人不知道他是帶著任務來的:

岳雲鵬、王迅、張藝興、迪麗熱巴在桑拿房中用高溫挑戰和護目鏡挑戰感受抗疫醫護人員的艱辛;郭京飛成為「雲監工」在「心愿總部」監督成員們完成觀眾心愿;就連最後的致敬環節,也是用幾位醫護人員摘口罩的方式,強行拉回主題……

照本宣科式的拼湊和標榜,讓主題成為有利於節目內容外的附加形式。同時, 主題淪為了噱頭,掩蓋在看似有趣的遊戲表面之下,向英雄致敬的主題和節目環節之間總似有著一層隔閡,以至於不能很好地融合。

熟悉《極限挑戰》的觀眾都知道,這檔節目之所以能夠一度無差別圈粉,除了靠著接地氣的內容主題外,更多是靠節目組通過呈現社會百態從而挖掘出一系列具有新意的玩法。

但在第六季首期節目中,遊戲環節變得開始無聊毫無新意,不僅重複玩之前類似的舊梗,就連新遊戲也被指責抄襲。

最後就變成了——

為遊戲而遊戲,為煽情而煽情。

曾經的《極限挑戰》引國內眾多綜藝眼紅心跳,如今卻讓人「攤手搖頭無可奈何」,無論奔跑、街舞、王牌如何花枝招展,仍難敵「男人幫」在無套路出牌中把主題融入細微之中。

如果《極限挑戰》想要靠前幾季節目積攢下的口碑和人氣保持熱度,就不能拒絕與熱度無法匹配的質量帶來的反噬。

就像此時,情懷難以維繫,口碑一季不如一季。

但話說回來,如果拋開前幾季《極限挑戰》,把《極限挑戰》第六季當成一檔新節目看看依然有看頭, 當節目少了由「不確定性」帶來的意外驚喜時,節目看點更多來源於成員間磨合後的化學反應

但老粉心裡可能知道——

輪值主編:依梧

作者:四方

編輯:宓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OHCCnIBnkjnB-0zj2Y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