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旗一女子兼職網絡刷單被騙24000元!

2019-08-29     伊旗公安

藍色字體關注伊旗公安局官方微信

近日

伊旗有多人被騙

原因就是

招聘「兼職刷單員」的小廣告

其實天上不會掉餡餅

網絡刷單大多都是騙局

案例詳情

近日,家住伊旗阿鎮興蒙時代廣場附近的李女士在某網站投了簡歷找工作,一陌生電話主動聯繫了李女士,詢問李女士是否兼職網絡刷單,並添加了李女士的個人QQ。對方先發了一份刷單流程,要求李女士填寫個人信息及申請表,然後發送一條某網站購物連結給李女士,連結內容是一條價值358元的裙子,李女士直接支付了358元,隨後對方轉了370元到李女士的銀行卡上。

嘗到甜頭的李女士果斷接受繼續刷單的邀請, 之後又通過相同方式,先後掃碼支付了1200元、4800元、8000元和10000元,共計24000元。李女士刷完單後,返現遲遲不能兌現。此時,李女士才發現被騙,遂報警。

目前,伊旗公安正在全力偵辦此案。

如今網絡上

絕大部分的刷單兼職都是騙局

且聽民警為你揭開刷單詐騙的大坑

騙局類型一

循環反覆,變本加厲

這類型的刷單騙局最為常見。詐騙分子首先會給應聘者下發一兩個比較小額的刷單任務,有時還會「按照約定」返還本金和佣金,為的就是「放長線釣大魚」,充分贏得應聘者的信任。隨後,壞人會逐漸加大刷單任務的數量和金額,同時利用「必須刷滿3單以上才能結算」或者「卡單」等理由,來誘騙應聘者繼續投入本金。如此手法,周而復始,直至應聘者生疑不再接單。

騙局類型二

病毒釣魚,盜刷錢財

在這類型的騙局中,詐騙分子首先會要求應聘者提供銀行卡餘額截圖,以便摸透應聘者的經濟實力。那些餘額較多的應聘者會被要求安裝一個用於工作的軟體,這個軟體表面上是「刷單軟體」,實際上是帶有病毒的程序。待用戶中毒後,詐騙分子再通過釣魚的方式截獲銀行卡號、手機號、支付密碼等信息,將應聘者的卡內錢財盜刷而走。

為何騙子

能夠屢屢得手?

這種看起來並不高明的騙術為何會有人上當受騙?除了騙子承諾的「高回報」容易讓人鬼迷心竅外,詐騙團伙的「專業化」和「團伙化」也是人們受騙的原因之一。

為博取應聘者的信任,騙子通常會在線上給應聘者展示各種各樣的營業執照、企業註冊文件、後台系統頁面等等,來營造自己是誠信經營的假象。實際上,這些所謂的證件通過簡單的PS即能偽造出來。而企業名字、公司地址、工商註冊號在網上一搜一大把,詐騙分子可隨意竊用。

若不慎受騙

我們該怎麼辦?

「網絡刷單」因為簡單易行、能賺錢,吸引了不少「刷客」,這其中以空閒時間較多的人群為主。需要注意的是,「網上刷單」行為具有多重違法性,不僅破壞了誠信體系和市場的公平競爭,而且如果這種行為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還可能會構成刑事違法行為。

在此提醒廣大市民,不管是找工作還是兼職,一定要警惕,深思而後行,不要做違法的事,同時還要謹防上當受騙。

在應聘網絡兼職和工作過程中,切勿隨便透露個人信息,不要盲目相信高回報,應留意對方的信息,比如電話、名稱、地址或者是對方的銀行帳號,發現被騙儘快撥打「110」報警。

審核:劉樹林 丁 偉

編輯:王 慧

來源:札薩克派出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O8d3mwBJleJMoPMqbQ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