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萎縮一定會導致老年痴呆嗎?這樣看腦萎縮的情況,不一定相關

2020-01-02     胡洋

今年比較火熱的電視劇《都挺好》中,令觀眾生厭的蘇大強最後竟然患上了老年痴呆。不過結局中比較感人的一點是,他忘記了很多事,卻唯獨記得藏私房錢,為了給女兒明玉買學習材料。

很多老年人去醫院檢查,一旦發現腦CT結果有「腦萎縮」便認為自己患了「老年性痴呆」,便會過度的緊張、焦慮、抑鬱,盲目求醫,亂服藥物。其實腦萎縮與老年性痴呆是不能完全劃等號的。


腦萎縮是一個影像學的診斷,頭顱CT或者磁共振檢查時,發現腦灰質減少,腦溝變深,影像科醫生出報告的時候會報「腦萎縮」。病理上表現為腦組織體積縮小,細胞數目減少,腦室和蛛網膜下腔擴大。腦萎縮包括生理性的腦萎縮和病理性的腦萎縮。

1.生理性腦萎縮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的人的腦子都會出現萎縮,表現為腦溝的變深、腦回的變窄;但這是人的正常老化的一種表現,通常智力或者記憶力、計算能力等等並沒有特別的減退。


2.病理性萎縮 病理性腦萎縮通常發生於60歲以下,見於以下情況1.過量飲酒;2.阿爾茨海默病、額顳葉痴呆、亨廷頓氏病、皮質基底節變性、多系統萎縮、進行性核上性麻痹等神經退行性疾病引起的萎縮;3.中風、腦外傷、顱內感染引起的腦萎縮。

老年痴呆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俗稱,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隨著年紀的增長,逐漸出現和生理現象不相符的認知功能下降的表現,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空間結構的障礙、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能力或者計算能力等總體腦功能的下降。表現為不認識自己子女、出門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記得剛剛發生的事,甚至吃喝拉撒這些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等等。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隨著時間推移症狀會表現得逐漸加重。老年痴呆症的病因並不是特別的清晰,和多種因素都有著密切的關係,比如遺傳基因、生活環境、個人性格、既往頭部外傷、中毒、心腦血管慢性疾病、不良生活習慣等。


腦萎縮並不一定會發展為老年痴呆,尤其是年齡因素引起的生理性腦萎縮,可以沒有任何症狀,也不需要使用任何藥物。而病理性腦萎縮則需要針對不同病因進行治療。很多老年痴呆,可能會有一些腦萎縮的改變,但也有一部分病人腦萎縮並不明顯,相比較而言,腦萎縮得比較嚴重者,發生老年性痴呆機率要高一些。老年人如果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多鍛鍊身體,多用腦,多一些社交,戒煙酒,均衡飲食,可以減輕腦萎縮和老年痴呆發生的機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EcZam8BMH2_cNUgivau.html